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洞仙歌·冰肌玉骨


  (僕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矣,人無知此詞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是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注釋】

  ⑴洞仙歌:詞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仙詞」「洞中仙」等。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後段七句三仄韻。

  ⑵眉州:今在四川眉山境內。

  ⑶孟昶:五代時蜀國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後國亡降宋,深知音律,善填詞。

  ⑷花蕊夫人:孟昶的妃子,別號花蕊夫人;摩訶池:故址在今成都昭覺寺,建于隋代,到蜀國時曾改成宣華池。

  ⑸具:同「俱」,全,都。

  ⑹足:補足。

  ⑺冰肌:肌膚潔白如冰雪。《莊子·逍遙遊》: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⑻水殿:建在摩訶池上的宮殿。

  ⑼欹:斜靠。

  ⑽河漢:銀河。

  ⑾金波:指月光;玉繩:星名,位於北斗星附近。

  ⑿玉繩:星名。《太平御覽·天部五》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兩星為玉繩。玉之為言溝,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傷。」宋均注曰:「繩能直物,故名玉繩。溝,謂作器。」玉衡,北斗第五星也。秋夜半,玉繩漸自西北轉,冉冉而降,時為夜深或近曉也。

  ⒀流年:流逝之歲月;年華。

  【創作背景】

  蘇軾在小序中交代了寫此詞之緣由,詞人在七歲之時曾聽過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而四十年後,只能隱約記住首兩句,詞人便發揮他豐富的想像力,運用他的文思才力,補足剩餘部分。朱孝臧校注《東坡樂府》:「公生丙子,七歲為壬午,又四十年為壬戌也。」他定此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時作者正謫居黃州。此詞雖於小序約略交代了寫作背景,其實自隱杼機,讓人睹神龍之形而不能察神龍其身,從而為自己逸興走筆、暗寓情懷創造了條件。

  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九記載了此詞之本事:東坡作長短句《洞仙歌》,所謂「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者,公自敘雲:「予幼時見一老人,能言孟蜀主時事雲:『蜀主嘗與花蕊夫人夜起納涼于摩訶池上,作《洞仙歌令》。』老人能歌之。予但記其首兩句,乃為足之。」近見李公彥季成詩話,乃雲:「楊元素作本事曲,記《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錢唐有老尼能誦後主詩首章兩句,後人為足其意,以填此詞。」其說不同。予友陳興祖德昭雲:「頃見一詩話,亦題雲:『李季成作。』乃全載孟蜀主一詩:『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攲枕釵橫雲鬢亂。三更庭院悄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雲:『東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處景色暗相似,故檃括稍協律以贈之也。』予以謂此說乃近之。」據此,乃詩耳,而東坡自敘乃雲「是《洞仙歌令》」,蓋公以此敘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國初未之有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