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
清平樂·秋詞 |
|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注釋】 ①清平樂:詞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東風》、《憶蘿月》。雙調小令,平仄韻轉換格。 ②秋詞:傅本詞題作「送述古赴南都」可從。南都:今河南商丘市。《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應天府為南京。」 ③清淮濁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為古代四瀆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入安徽,注入洪澤湖,下游自淮陰縣與大運河會合。古汴,汴河故道有兩條,這裡是指隋以後汴河故道,由河南的舊鄭州、開封至商邱縣治南,改東南流經安徽的宿縣、靈璧、泗縣入淮河。現在已荒廢,只有泗縣尚有汴水斷渠。 ④江西:古時泛稱長江以南為江東或江左,長江以北為江西或江右。 ⑤紅旆(pèi):紅旗。此指太守的儀仗。 ⑥梁王故苑:漢代梁孝王劉武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修治的宮室園林。參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⑦攜壺:帶著酒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這裡有遊賞的意思。 ⑧停驂(cān):停住車馬。驂,一車駕三馬或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 ⑨踟躕(chí chú):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⑩雙廟: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雎陽(今河南商丘),最後都壯烈犧牲,後人立二祠,稱為雙廟。事見《新唐書·忠義傳》。 ⑾漆園傲吏:指莊周。莊周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經做過漆園吏,抱有傲視王侯,不為名利所動的人生態度。事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郭璞《遊仙詩》:「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 【創作背景】 該詞應寫于宋神宗熙寧七年甲寅(1074年),當時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陳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詞中預計陳襄到時已「黃葉亂」,有「霜」,該詞大約作于初秋,陳襄即將離杭州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