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曼殊 > 蘇曼殊散文集 | 上頁 下頁 |
《文學因緣》自序 |
|
先是在香江讀Candlin師所譯《葬花詩》,詞氣湊泊,語無增減。若法譯《離騷經》、《琵琶行》諸篇,雅麗遠遜原作。 夫文章構造,各自含英,有如吾粵木綿、素馨,遷地弗為良。況歌詩之美,在乎節族長短之間,慮非譯意所能盡也。 衲謂文詞簡麗相俱者,莫若梵文,漢文次之,歐洲番書,瞠乎後矣!漢譯經文,若《輸盧迦》,均自然綴合,無失彼此。蓋梵、漢字體,俱甚茂密,而梵文「八轉」「十羅」,微妙傀琦,斯梵章所以為天書也。今吾漢土末世昌披,文事弛淪久矣,大漢天聲,其真絕耶? 比隨慈母至逗子海濱,山谷幽寂,時見殘英辭樹。偶錄是編,閩江諸友,願為之刊行,得毋靈府有難塵泊者哉? 曩見James Legge博士譯述《詩經》全部,其《靜女》、《雄雉》、《漢廣》數篇,與「Middle Kingdom」所載不同;《穀風》、《鵲巢》兩篇,又與Francis Davis所譯少異。今各錄數篇,以證同異。伯夷、叔齊《采薇歌》、《懿氏謠》、《擊壤歌》、《飯牛歌》,百里奚妻《琴歌》,箕子《麥秀歌》、《箜篌引》、《宋城者謳》,古詩《行行重行行》,及杜詩《國破山河在》等,亦系Legge所譯。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子夜吳歌》,杜甫《佳人行》,班固《怨歌行》,王昌齡《閨怨》,張籍《節婦吟》,文文山《正氣歌》等,系Giles所譯。《採茶詞》亦見Williams所著「The Middle Kingdom」,系Mercer學士所譯。其餘散見群籍,都無傳譯者名。尚有《山中問答》、《玉階怨》、《贈汪倫》數首,今俱不復記憶。 畏友仲子嘗論「不知心恨誰」句,英譯微嫌薄弱。衲謂第以此土人譯作英語,恐彌不逮。是猶倭人之漢譯,其蹇澀殊出意表也。又如「長安一片月」,尤屬難譯,今英譯亦略得意趣。友人君武譯拜倫《哀希臘》詩,亦宛轉不離原意,惟稍遜《新小說》所載二章,蓋稍失粗豪耳。顧歐人譯李白詩不可多得,猶此土之於Byron也。其《留別雅典女郎》四章,則故友譯自《Byron集》中。沙恭達羅(Sakoontala)者,印度先聖毗舍密多羅(Viswamitra)女,莊豔絕倫。後此詩聖迦梨陀娑(Kalidasa)作「Sakoontala」劇曲,紀無能勝王(Dusyanta)與沙恭達羅慕戀事,百靈光怪。千七百八十九年,William Jones(威林,留印度十二年,歐人習梵文之先登者)始譯以英文。傳至德,Goethe見之,驚歎難為譬說,遂為之頌,則《沙恭達綸》一章是也。Eastwick譯為英文,衲重移譯,感慨系之。印度為哲學文物源淵,俯視希臘,誠後進耳。其《摩訶婆羅多》(「Mahabrata」)、《羅摩衍那》(「Ramayana」)二章,衲謂中土名著,雖《孔雀東南飛》、《北征》、《南山》諸什,亦遜彼閎美。而今極目五天,荒丘殘照,憶昔舟經錫蘭,憑弔斷塔頹垣,淒然淚下。有「恒河落日千山碧,王舍號風萬木煙」句,不亦重可哀耶! 曼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