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邵雍 > 皇極經世書 | 上頁 下頁
觀物篇三十一


  以運經世之七
  經元之甲一
  經會之午七
  經運之巳一百八十六

▼經世之子二千二百二十一
  甲子:周威烈王九年,魏城少梁。
  乙丑:秦靈公卒,季父立,是謂簡公。
  丙寅
  丁卯:魏伐秦。韓伐鄭。
  戊辰:齊伐晉。魏伐中山。
  己巳
  庚午:齊田莊子卒,子太公和繼。趙城平城。
  辛未;魯元公卒,子顯繼,是謂穆公。
  壬申:晉韓武子卒,子景侯度繼。趙獻子卒,子烈侯藉繼。魏伐秦。
  癸酉:韓伐鄭,取雍丘。魏滅中山。楚簡王卒,子當繼,是謂聲王。
  甲戌:鄭伐韓,取負黍。
  乙亥:宋昭公卒,子悼公購繼。趙以白公仲為相
  丙子:齊宣公卒,子康公貸繼。田會以廩丘叛
  丁醜
  戊寅:晉韓、趙、魏求為諸侯于周。
  己卯:周威烈王崩,太子驕嗣位,是謂安王。楚聲王遇盜卒,子疑立,是謂悼王。
  庚辰:秦攻魏陽狐。
  辛巳:秦簡公卒,子惠公繼。韓景侯卒,子烈侯繼。趙烈侯卒,弟武侯立。魏文侯以卜子夏、段幹木為師,西門豹為將守鄴,吳起為將守西河,魏成子為相,樂羊為將,同韓、趙伐楚,至於乘丘。
  壬午
  癸未
  甲申:韓盜殺相俠累。
  乙酉
  丙戌:晉烈公卒,子孝公繼。
  丁亥
  戊子:魏伐鄭,城酸棗。又敗秦軍於注。楚伐韓,取負黍。
  己醜
  庚寅:齊田和徙其君康公於海上,食一城。秦伐韓宜陽,取六邑。韓、趙大敗楚師于大樑。
  辛卯:魯伐齊于平陸。齊伐魏,取襄陵。
  壬辰:秦伐魏陰晉。
  癸巳:齊田和會魏文侯於濁澤,求為諸侯。魏請于周及諸侯,皆許之。

▼經世之醜二千二百二十二
  甲午:周安王十五年。秦惠公卒,子出子繼。韓烈侯卒,子文侯繼。魏文侯卒,子武侯繼。
  趙武侯卒,子敬侯繼。
  乙未:田和稱諸侯于齊,列于周紀。魏攻趙邯鄂。
  丙申: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于彭城。魏城安邑及王垣。趙破齊師於靈丘。齊太公和卒,子桓公午繼。秦庶長改殺出子及其母;迎靈公之子於河西立之,是謂獻公。
  丁酉:趙破齊師於廩丘。
  戊戌:魏敗趙師於兔台。
  己亥:齊、魏以衛伐趙,取剛平。
  庚子:趙會楚伐魏,取棘蒲。楚悼王卒,宗室作亂,殺吳起。王子繼,是謂肅王。誅害吳起者七十餘家
  辛醜:齊伐燕,取桑丘。
  壬寅:齊康公死於海上。齊桓侯卒,子因齊立,是謂威王。
  癸卯:晉孝公卒,子靜公俱酒繼。韓、趙、魏伐齊,至於靈丘。
  甲辰:韓文侯卒,子哀侯繼。趙攻中山,戰于房子。魯穆公卒,子共公繼。
  乙巳:周安王崩,太子喜嗣位,是謂烈王。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同滅晉,而三分其地。以靜公為家人,食端氏一城。
  丙午:韓滅鄭,徙都之。趙敬侯卒,子成侯繼。宋休公卒,子辟公繼。
  丁未
  戊申:魯伐齊,入陽關。趙伐齊,至博陵。
  己酉:魏拔齊薛陵,攻趙北藺。趙拔魏鄉邑七十三。宋辟公卒,子剔成繼。
  庚戌:韓嚴弒其君哀侯,立其子懿侯。魏武侯卒,公子爭國。趙伐魏,立公子罃,是謂惠王。趙敗秦軍于鄗安。
  辛亥:趙伐齊,取甄。魏敗趙師于覃懷。齊威王烹阿大夫,封即墨大夫萬家。楚肅王卒,弟良夫繼,是謂宣王。
  壬子:周烈王崩,弟扁嗣位,是謂顯王。齊西敗趙、魏之師於濁澤。趙輸長城,魏入觀。齊、魏敗韓師于馬陵。
  癸醜:韓、魏攻周。
  甲寅:趙、韓分周為二。
  乙卯:魏會趙攻秦,不利於宅陽。
  丙辰:齊攻秦,不利於石門。魏伐宋,取儀台。
  丁巳:周顯王西賀秦獻公。魏與秦會于杜平。
  戊午
  己未:秦獻公卒,子孝公繼,敗魏師于少梁。魏敗韓師於澮。
  庚申:魏拔趙皮牢。
  辛酉:周致文武胙于秦孝公。東周君惠公卒,子傑繼。韓、趙、魏伐齊。
  壬戌:秦用衛鞅。韓懿侯卒,子昭侯繼。
  癸亥

▼經世之寅二千二百二十三
  甲子:周顯王十二年。宋取韓黃池。齊封驪忌為成侯。
  乙丑:趙會燕於河上,會齊于平陸。魯、衛、宋、鄭朝魏。
  丙寅:魯共公卒,子康公繼。齊會趙於郊,會魏于平陸,會秦于杜平。
  丁卯:秦敗魏師於元裡,取少梁。魏圍趙邯鄲。
  戊辰:韓攻東周君,取陵觀及邢丘。齊田忌、孫臏救趙,敗魏師于桂陵。是年,齊始稱王。
  己巳:秦大良造、衛鞅會韓、趙之師圍魏襄陵。
  庚午:韓用申不害為相。秦、趙伐魏,魏歸趙邯鄲,盟于漳水之上。
  辛未:趙成侯卒,世子繼,是謂肅侯。秦開阡陌,大築冀室於咸陽,自雍徙都之。
  壬申
  癸酉:趙奪晉君端氏,徙之屯留。秦初為賦。
  甲戌
  乙亥:魯康公卒,子景公繼。
  丙子
  丁醜
  戊寅:周顯王錫秦孝公,命為伯。齊威王卒,子宣王辟強繼。
  己卯:諸侯西賀秦。
  庚辰:齊救韓、趙,田忌、田嬰、孫臏大敗魏師于馬陵,獲將龐涓及世子申。
  辛巳:楚宣王卒,子威王繼。秦奪魏河西七百里。魏去安邑,徙都大樑。
  壬午
  癸未:秦孝公卒,子惠文君繼,是謂惠王。商鞅奔魏,魏不受,複入于秦。
  甲申:秦惠文君夷商鞅族。蘇秦入秦,不受。
  乙酉:周顯王西賀秦。孟軻為魏卿。
  丙戌:秦拔韓宜陽。魏惠王卒,子襄王繼。齊宣王會魏襄王於鄄。
  丁亥:蘇秦會趙、燕、韓、魏、齊、楚六國之師盟于洹水之上,以攻秦,至於函穀。韓作高門。是年,楚滅越,獲其王無強,盡取其地,東開地至浙江。魏始稱王。齊田嬰為相。
  戊子:燕文公卒,子易王立。韓昭侯卒,子惠王立。楚敗齊師於徐州。齊田嬰詐楚,故不利。
  己醜:齊會魏伐趙,又伐燕,取十城。
  庚寅:秦伐魏。
  辛卯:宋亂,公弟偃弒其君代立,是謂元王。
  壬辰:楚威王卒,子懷王槐繼。魏伐楚,取陘山。秦伐魏,取汾陰。
  癸巳:秦用張儀為相。陳軫適楚。楚滅蜀。魏輸秦上郡。

▼經世之卯二千二百二十四
  甲午:周顯王四十二年。齊會魏攻韓之桑丘。
  乙未:趙肅候卒,子定繼,是謂武靈王。齊用孟軻為上卿。
  丙申:孟軻去齊。
  丁酉:秦始稱王。齊宣王卒,子湣王地繼。秦築上郡塞。
  戊戌:韓、燕稱王。楚破魏襄陵八城,移兵攻齊。秦張儀會齊、楚執政于齧桑。
  己亥:秦張儀出相魏。燕會韓、魏二君于區鼠。
  庚子:周顯王崩,子定嗣位,是謂慎靚王。是年,趙始稱王。齊封田嬰于薛。盜殺蘇秦于齊。蘇代複相燕。燕易王卒,子噲繼。子之專國。蘇代使齊。
  辛醜:宋伐楚,取地三百里,始稱王。秦、齊交婚。
  壬寅:魏襄王卒,子哀王繼。張儀複相。
  癸卯:楚會齊、趙、韓、魏、燕攻秦,不利。齊獨後。秦樗裡疾大敗六國之師,獲將申差及韓、魏二公子。
  甲辰:齊敗魏師於觀津,與秦爭雄雌。魯景公卒,子平公繼。秦敗韓師於濁澤,韓請割名都一以助伐楚;既而背之,秦又伐韓,敗韓師於岸門。楚救不至。燕王噲以國屬子之。
  乙巳:齊伐燕。秦伐趙,拔中都及西陽。
  丙午:周慎說王崩,子延繼,是謂赧王,稱西周君。秦拔義渠二十五城,又取韓之石章。
  丁未:楚、齊和親。燕亂,將市被攻子之,不克,反攻世子,又不克,死。
  戊申:楚攻秦,不利。秦伐齊,楚救不至。秦張儀結楚樗裡疾攻趙。
  己酉:楚懷王大伐秦,不利。又伐,又不利。秦庶長魏章會齊、韓之師,大敗楚師于藍田,又敗之于丹水之陽,獲其將屈丐,遂取漢中地,置黔中郡。韓宣王卒,世子蒼繼,是謂襄王。齊以五都兵攻燕。燕亂,國人立太子平,是謂昭王。
  庚戌:楚屈原使齊。秦張儀使楚,會楚、齊、韓、趙、魏、燕六國西事秦,至咸陽。而秦惠王卒,世子武王繼。燕起金台以禮郭隗。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至,劇辛自趙至。
  辛亥:秦會魏于臨晉。張儀、魏章適魏。樗裡疾、甘茂為相。
  壬子:楚合齊以善韓。
  癸醜:秦武王會魏哀王于應,會韓襄王于臨晉。
  甲寅:東、西二周君相攻。楚圍韓之雍丘。秦甘茂拔韓之宜陽。武王舉周鼎,絕臏而死,國人迎母弟稷于趙而立之,是謂昭襄王太后臨朝稱制,魏冉專政。趙武靈王改用胡服。
  乙卯:秦複韓武遂。嚴君疾、向壽為相。甘茂適魏。
  丙辰:楚絕齊以善秦。
  丁巳:秦昭襄王會楚懷王于黃棘,複之上庸。
  戊午:齊、韓、魏攻楚。楚求救于秦。魯平公卒,子文公賈繼。秦取韓武遂,拔魏蒲阪。
  己未:秦複魏蒲阪,會韓于武遂。
  庚申:楚伐秦,不利。秦昭襄王會齊、韓、魏伐楚,敗之於重丘。
  辛酉:齊孟嘗君入秦為質。
  壬戌:楚懷王放大夫屈原于江濱,與秦昭襄王會于武關,不復。國人迎太子橫于齊而立之,是謂頃襄王。其弟子蘭為令尹。齊歸秦涇陽君。孟嘗君自秦逃歸。秦會齊、魏伐楚,取八城。趙拔燕、中山,攘地北至代,西至九原。
  癸亥:齊會韓、魏伐秦,至於函穀。秦伐楚,取十六城。趙武靈王稱主父,會群臣於東宮,廢太子章,而授庶子何位,是謂惠文王。以肥義為之相。北略地,南入秦,稱使者。

▼經世之辰二千二百二十五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楚懷王于秦逃歸,不克。
  乙丑:楚懷王死于秦,楚遂絕秦。魏哀王卒,子昭.王繼。齊會韓、魏、趙、宋五國之兵攻秦,至盥氏而還。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韓襄王卒,子厘王繼。趙主父滅中山,徙其王于膚施,封廢太子章于代,號安陽君。使田不禮為之相。
  丙寅:秦免樓緩相,穰侯魏冉複相,率師攻魏。趙安陽君及田不禮作難,公子成及大夫李兌平之。主父死于沙丘宮。
  丁卯:秦向壽伐韓,拔武始。
  戊辰:楚與秦複和。韓伐秦,不利。秦左庶長白起大敗韓及諸侯之師于伊闕,取城五,坑軍二十四萬,獲將公孫喜。
  己巳:楚逆婦于秦。秦魏冉免相。大良造、白起伐魏取垣,攻楚拔宛。
  庚午:秦魏冉複相,封陶邑。司馬錯伐韓軹及鄧。
  辛未:齊有田甲之難,免孟嘗君相。魏獻河東地方四百里入秦,韓獻武遂二百里入秦。趙會齊伐韓。
  壬申:齊複孟嘗君相。秦伐韓,拔六十一城。
  癸酉:齊、秦約稱東、西帝,複罷。
  甲戌:齊孟嘗君謝病。秦昭襄王巡漢中及上郡、河北,拔魏新垣及曲陽。
  乙亥:齊滅宋,至於泗上。十二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南取楚之淮北,西侵韓、趙、魏。魏獻秦安邑。秦伐魏之河內,攻韓之夏山。
  丙子:齊孟嘗君以薛屬魏。秦昭襄王會楚頃襄王于宛,會趙惠文王于中陽,伐齊,拔九城。
  丁醜:燕樂毅會秦、楚、韓、趙、魏五國之師伐齊,大敗齊師於濟西。遂入臨菑,拔城七十。拜樂毅上卿,封昌國君。留圍齊即墨及莒。齊湣王保莒。楚使潭齒救齊,殺齊湣王於莒。莒人立其子法章,是謂襄王。荀卿行祭酒。
  戊寅:楚頃襄王會秦昭襄王于鄢。秦穰侯代魏,至於國。
  己卯:秦昭襄王會韓厘王於新城,會魏昭王於新明,伐趙,拔二城,伐韓,取六邑。
  庚辰:楚會魏、趙伐秦。秦伐楚。魏冉複相。趙使蘭相如入秦獻璧。
  辛巳:楚割上庸及漢中,請和于秦。秦白起拔趙二城,司馬錯拔楚上庸。燕昭王卒,子惠王繼,以騎劫代樂毅將。樂毅奔趙。趙惠文王與秦昭襄王會于澠池。藺相如相。
  壬午:齊田單大破燕軍於即墨,獲將騎劫,複城七十,迎襄王自莒入臨菑。封田單安平君。秦白起拔楚西陵。
  癸未:楚頃襄王出奔陳。郢陷於秦。大良造、白起破楚入郢,燒夷陵,以郢為南郡。封起武安君。
  甲申:秦拔楚巫及黔中,作黔中郡。魏昭王卒,子安厘王繼。
  乙酉:楚東收江旁十五邑以扞秦。魏拔秦二城,封無忌信陵君。
  丙戌:秦兵圍大樑。魏入溫請和。秦以穰侯為相國。韓暴□救魏,不利。趙廉頗拔魏房子、安陽。
  丁亥:魏芒卯攻韓,不利。秦師救韓,敗趙、魏之師十五萬于華陽。魏入南陽請和,以其地為南陽郡。
  戊子:韓厘王卒,子桓惠王繼。趙取東胡地。
  己醜:楚黃歇奉太子完入秦為質,求平。又助韓、魏伐燕。齊田單拔燕中陽。秦會楚、韓、趙、魏伐燕。燕惠王卒,子武成王繼。趙藺相如伐齊。
  庚寅:秦穰侯伐齊,取剛壽以廣陶邑。范睢自魏入秦。
  辛卯:秦師伐韓,以逼周。
  壬辰:秦中更胡傷攻趙閼與,趙奢擊之有功,封馬服君。與廉頗同位。秦人為之少懼。
  癸巳:秦拔魏懷城。

▼經世之巳二千二百二十六
  甲午:周赧王四十八年。秦太子卒于魏。
  乙未:秦拔魏郪丘,罷穰侯相國及宣太后權。以客卿範雎為相,封應侯。魏冉就國。趙惠文王卒,子丹繼,是謂孝成王。太后專政。
  丙申:齊襄王卒,子建繼。田單救趙。秦以安國君為太子。宣太后卒。拔趙三城,進圍邯鄲。趙出長安君為質于齊求救。趙勝為相,封平原君。
  丁酉:齊用田單為相。秦白起攻韓,拔九城。
  戊戌:楚頃襄王卒,太子完自秦亡歸繼,是謂考烈王。以左徒黃歇為令尹,號春申君,封于吳,食淮北地。秦白起拔韓南郡。
  己亥:楚獻地于秦乞和。秦五大夫賁伐韓,拔五十城,以斷太行路。韓馮亭以上党入于趙。趙受韓上黨。廉頗軍長平。
  庚子:楚伐魯,取徐州。秦白起攻趙長平。
  辛醜:秦武安君大敗趙軍于長平,進圍邯鄲。趙以趙括代廉頗將,長平遂陷,兵四十萬為秦所坑。
  壬寅:秦分軍為三,罷武安君白起將,以王齕代。攻趙,拔趙武安及皮牢。司馬梗北定上黨。趙使蘇代使秦。
  癸卯:秦加范雎相國。王齕圍邯鄲。張唐攻魏。燕武成王卒,子孝王繼。趙平原君求救于楚、魏。
  甲辰: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救趙。秦起武安君白起,不克,殺之于杜郵。
  乙巳:周赧王會齊、韓、趙、魏兵出伊闕攻秦,不利,西奔秦。秦昭王滅周,盡入其地三十六城,徙其王於憚狐。楚滅魯,以齊荀卿為蘭陵令。
  丙午:秦徙周民及九鼎於咸陽。蔡澤自燕入秦,代範雎相。燕孝王卒,子喜繼。
  丁未:楚、齊、韓、燕、趙皆服命于秦,魏獨後,秦使將軍樛伐之,取吳城。
  戊申:秦郊上帝於雍丘。趙徙都巨鹿。
  己酉:趙平原君卒。
  庚戌:秦昭襄王卒,太子安國繼,是謂孝文王。立三日,又卒。子楚立,是謂莊襄王。以華陽夫人為後,子政為太子。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十萬戶。楚春申君入吊于秦。燕將栗腹攻趙,不利。趙廉頗破燕軍于鄗,封頗信平侯。
  辛亥:東周君會諸侯攻秦,不利,沒于秦。秦丞相呂不韋平東周,盡入其地,置三川郡,徙其君于陽人。趙廉頗伐燕,圍其國。
  壬子:秦蒙驚拔趙太原,拔韓榮陽及成皋。
  癸醜:秦蒙驚拔魏高都,又舉趙三十城。楚、齊、魏、韓、燕、趙攻秦,不利。
  甲寅: 秦莊襄王卒,太子政繼,是謂始皇帝。以呂不韋為相國,號仲父,同太后專政。李斯為舍人。齊田單屠聊城。魏無忌自趙歸國,率楚、齊、韓、趙、燕五國之師攻秦軍於河外,走蒙驚,追至函穀。
  乙卯:秦蒙驚平晉陽。
  丙辰:趙孝成王卒,子偃繼,是謂悼襄王。以樂乘代廉頗將,頗奔魏。
  丁巳:秦蒙驚攻魏,拔二城。攻韓,拔十二城。
  戊午:魏安厘王卒,子景湣王繼。信陵君亦卒。趙將李牧拔燕二城。
  己未:秦拔魏二十城,置東郡。趙伐燕,獲將劇辛。
  庚申:楚考烈王會齊、韓、趙、魏、燕五國之兵伐秦,至於函穀,不利。東徙都壽春。春申君就國于吳。
  辛酉:秦拔魏之汲。趙拔魏之鄴。
  壬戌:秦封嫪毒長信侯,關政於內。韓桓惠王卒,子安繼。
  癸亥:長信侯嫪毒作難,政蘄年宮,不克,伏誅。徙太后于雍,流蜀者四千家。楚考烈王卒,子幽王悍繼。

▼經世之午二千二百二十七
  甲子:秦始皇帝十年。呂不韋坐嫪毒事免相。李斯為相。齊、趙來置酒,複華陽太后于甘泉宮。
  乙丑:秦王萬、桓齮拔趙九城。趙悼襄王卒,子遷繼。秦兵攻鄴。
  丙寅:秦會魏伐楚及韓。文信侯呂不韋自殺。
  丁卯:秦桓齮大敗趙軍十萬於平陽。韓公子非使秦不還。
  戊辰:秦桓齮破趙宜安及赤麗。韓王安朝秦。
  己巳:秦伐趙,一軍攻鄴,一軍攻狼孟。燕太子丹自秦逃歸。趙李牧抒秦有功。
  庚午:魏獻秦麗邑。
  辛未:秦內史騰滅韓,獲其王,以其地為穎川郡。
  壬申:秦王翦下井陘,大破趙軍,進圍巨鹿。趙以趙蔥代李牧、顏聚代司馬尚將。
  癸酉:秦王翦滅趙,獲其王,以其地為趙郡。楚幽王卒,母弟猶立。庶兄負芻殺猶代立。魏景湣王卒,子假繼。趙亡太子喜稱王於代,會燕軍于上穀。
  甲戌:秦王翦破燕軍于易水。為一刻軻使秦,不還。
  乙亥:秦王翦、王賁滅燕,獲其太子丹。剪謝病還,拔楚十城。
  丙子:秦王賁滅魏,決河灌大樑,獲其王。
  丁醜:秦王翦破楚,殺其將項燕。楚喪師於薪,走壽春。
  戊寅:秦王翦、蒙武滅楚,獲其王,以其地為楚郡。
  己卯:秦王賁平遼東,獲燕王。平代,獲趙太子。王翦定越,以其地為會稽郡。
  庚辰:秦王翦滅齊,獲其王,以其地為齊郡。東至海及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至陰山遼東,分天下地為三十六郡,罷侯置守。鑄天下兵為十二金人。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於咸陽。大建宮室,作阿房。為萬世業,稱始皇帝。更以建亥月為歲首。
  辛巳:西巡狩,至於隴右北地及回中乃複。
  壬午:東巡狩,至於鄒峰,封太山,禪梁甫,南登琅琊。丞相院林王綰,卿士李斯,王戊五大夫趙嬰,將軍楊樛及九侯勒帝功于金石,表於海上,遂南至於衡山,浮江自南郡,由武關乃複。
  癸未:東巡狩,至於博浪沙中,遇盜。遂登之罘,刻石紀功,北由上黨乃複。
  甲申
  乙酉
  丙戌:北巡狩,至於碣石,由上郡乃複。使蒙恬擊胡取河南地。
  丁亥:南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又北斥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山北、假中,以築亭障。
  戊子:置酒咸陽宮,聚天下書焚之。
  己醜:聚天下學士于驪山,坑之。廣阿房宮,自咸陽達于渭南。
  庚寅
  辛卯:南巡狩,至於雲夢。左丞相馮去疾留守,右丞相李斯從行。少子胡亥請行。至九疑,浮江東至於會稽,又北至於琅琊,由平原達沙丘,崩。左丞相李斯、宦氏趙高矯帝書,更立少子胡亥,賜上郡太子、將軍蒙恬死,遂還咸陽。胡亥立,是謂二世皇帝。葬始皇帝于驪山。
  壬辰:宦氏趙高為中郎令,專政。東巡狩,至於會稽,北又至於遼東乃複。大殺王族及群臣。複廣阿房,征天下材士,以五萬人為屯尉,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穀。戍卒陳勝稱王于楚,關東郡邑皆殺其令長以應陳勝,而西攻秦。陳勝將武臣稱王于趙,魏咎稱王於魏,狄人田簷稱王于齊,楚人項梁稱兵會稽,徐人劉季稱兵豐沛。陳勝兵西攻秦,至於戲。
  癸巳:秦殺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及囚左丞相李斯,諫罷阿房故也。將軍章邯滅陳勝於城父,破項梁于定陶,平田儋於臨濟,渡河北攻趙。田儋死,其弟榮立儋子市為王。陳勝將秦嘉立勝子景駒為王。項梁殺景駒,求楚懷王孫心立之,保盱眙。項梁死,其侄羽軍彭城,其將劉季軍碭山。楚王心收項梁軍,自盱眙徙彭城。以劉季為碭郡長,封武安侯,俾南略地而西攻秦。以項羽為魯國公,封長安侯,俾北救趙而西攻秦。約先入關者王。

▼經世之未二千二百二十八
  甲午:秦二世三年。中郎令趙高稱丞相,殺李斯及弒其君胡亥于望夷宮,代立,不克,立二世兄之子子嬰為王。子嬰立,夷趙高三族。沛公兵十萬由武關入至咸陽,秦子嬰降於軹道。收圖籍,封宮室府庫,示秦人以約法三章,還軍灞上,以待東諸侯。項羽北救趙,殺大將軍宋義。至巨鹿,大敗章邯軍于洹水。秦軍降者二十萬,悉坑之於新安。合齊、趙、魏、韓、燕五國之兵四十萬,由函穀而入,會沛公於戲,而屠咸陽,殺子嬰,收子女玉帛,焚宮室府庫。
  乙未:項羽渝約,自主封建,立楚王心為義帝,徙之江南,都郴。封沛公季為漢王,遷之漢中,都南鄭。分秦關中為三,一封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一封降將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一封降將董翳為翟王,都高奴。分齊為三,一封齊將田都為臨菑王,都臨菑。一封齊將田安為濟北王,都博陽。一封齊王田市為膠東王,徙即墨。分楚為三,一封楚將英布為九江王,都六。一封楚將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一封蕃
  君吳茵為衡山王,徙邾。分趙為二,一封楚將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一封趙王歇為代王,徙雁門。分韓為二,一封楚將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一封韓將韓成為韓王,都陽翟。分魏為二,一封趙將司馬印為殷王,都朝歌。一封魏王豹為魏王,徙平陽。分燕為二,一封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一封燕王韓廣為遼東王,徙無終。封吳芮將梅鋗十萬戶侯,趙歇將陳餘環三縣,田市將田榮不及封。羽自稱西楚霸王,王梁地九郡,都彭城。諸王之在戲下者,鹹遣罷兵就國。羽亦東出,使人殺義帝于江上,殺韓王成,以鄭昌代之。臧荼殺韓廣于燕,並有其地。田榮殺田都、田安、田市于齊,並有其地,稱齊王。彭越受榮符以覆梁地,陳余受榮兵以破常山。趙王歇自代遷都巨鹿。張耳走漢。項羽北破田榮于齊,榮死,弟橫立榮子廣,複保城陽。
  丙申:漢王自南鄭東收三秦、二韓,五諸侯兵合三河,士五十六萬東伐楚,入彭城,取重寶美女,為置酒高會。項羽至自伐齊,大破漢軍于雎水,殺十余萬,並獲漢王父母妻子。漢王退保榮陽,築甬道,以通敖倉粟,使將韓信、張耳攻魏、趙,丞相蕭何兵至自關中,自此日戰于京索間。
  丁酉:楚圍漢于榮陽,拔之。紀信、周苛摐公死之。漢退師保成皋。九江王英布降於漢。彭越破楚軍於下邳。韓信、張耳平魏、趙還軍修武。漢王自成皋北渡河至修武,使張耳收兵趙地。韓信伐齊,盧綰、劉賈南渡白馬津,會彭越攻楚。楚又拔漢成皋。
  戊戌:漢複取成皋,與楚對兵廣武。韓信平齊,乞封假王。項羽請和,約分天下於鴻溝,歸漢父母妻子,還軍至陽夏。漢軍複至,楚覆敗漢軍。漢又大會韓信、彭越、英布及諸侯兵于垓下。
  己亥:漢滅楚,項羽死於東城。漢王以魯國公禮葬羽於穀城。楚之諸侯而王者並降封侯。封齊王韓信為楚王,治下邳。建成侯彭越為梁王,治定陶。九江王英布為淮南王,治廣陵。韓王信為韓王,治陽翟。衡山王昊茵為長沙王,治臨湘。肇帝位于汜水之陽,西都長安,大建宮室。燕王臧荼不恭,命攻下代郡,往平之,獲臧荼。以太尉盧綰為燕王。齊王田廣卒,叔橫立,入於海。
  庚子:帝游雲夢,會諸侯于陳,執楚王韓信歸,降為淮陰侯。分其地為二,一封劉賈為刑王,治淮東。一封弟交為楚王,治淮西。別封子肥為齊王,徙韓王信為太原王。匈奴寇馬邑,韓王信以眾叛。帝尊父太公為太上皇。
  辛醜:帝北征韓王信於銅鞮,信走匈奴,遂征匈奴,至於平城。匈奴圍帝于平城七日。樊噲北定代,以兄仲為代王。
  壬寅:建未央宮。代王劉仲自雁門逃歸,廢為合陽侯。以陳豨為代王。
  癸卯:大朝諸侯于未央宮。趙相貫高事覺。
  甲辰:太上皇及太上後崩。陳豨以雁門叛,帝北征。誅淮陰侯韓信,並夷三族。蕭何為相國。
  乙巳:梁王彭越以定陶叛,平之,夷三族。淮南王英布以廣陵叛,兼有淮東、西地。
  丙午:帝征淮南,平之,夷英布三族。周勃平代,獲陳稀於當城。帝崩,太子盈踐位,是謂惠帝。太后呂氏臨朝稱制。蕭何、曹參、陳平、周勃輔政。葬高祖于長陵。盧綰以燕叛。
  丁未:太后殺趙王如意及母夫人戚氏。齊王肥獻陽城為魯元公主湯沐邑。
  戊申:相國蕭何卒,曹參為相國。
  己酉:城長安。
  庚戌:除挾書律。
  辛亥:相國曹參卒,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壬子:太尉樊噲卒,周勃為太尉。
  癸醜:惠帝崩,立無名子為帝。葬惠帝于安陵。封呂氏四人為王,六人為侯。罷王陵相。進陳平右丞相,以審食其為左丞相。關政于內 ,于太后專制,名雉。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幽無名子於永巷,殺之。立恒山王義為帝。
  戊午:尉它稱帝南越。
  己未:匈奴寇狄道。
  庚申:太后殺趙王友,以梁王呂產為相國,趙王呂祿為上將軍,分統南、北軍。
  辛酉:太后呂氏崩。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曲周侯酈商及子寄誅呂祿、呂產;獲南、北軍,夷呂氏三族。廢恒山王義,迎高祖中子代王恒於雁門,立之,是謂文帝。以宋昌為衛將軍,專南、北軍,丞相陳平讓周勃右丞相,而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張武為中郎。
  壬戌:以皇子啟為皇太子。周勃免相,陳平兼左右丞相。
  癸亥:丞相陳平卒,周勃複相。始作銅虎符。

▼經世之申二千二百二十九
  甲子:漢孝文皇帝三年。免周勃相,以灌嬰為相。王興居以濟北叛,平之。匈奴寇北地。
  乙丑:絳侯周勃下廷尉。
  丙寅
  丁卯:王長以淮南叛,徙之蜀。放賈誼于長沙。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除肉刑。
  乙亥
  丙子:祀上帝。
  丁醜
  戊寅:改稱元年,是謂後元。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匈奴寇雲中、上郡,命六將屯備,周亞夫軍細柳。
  甲申:文帝崩,太子啟踐位,是謂孝景皇帝。葬太宗於灞陵。
  乙酉:與匈奴約和親。
  丙戌
  丁亥:吳王濞、膠西王印、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七國連叛,誅御史大夫晁錯。七國平,梁孝王霸有東土。
  戊子:以皇子榮為皇太子
  己醜:以公主嬪于匈奴
  庚寅
  辛卯:廢皇太子榮,以膠東王徹為皇太子。太尉周亞夫為丞相。
  壬辰:改稱元年,是謂中元。
  癸巳

▼經世之酉二千二百三十
  甲午:漢孝景皇帝十年。周亞夫免相。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載改元年,是謂後元。周亞夫下獄死。
  己亥
  庚子:景帝崩,皇太子徹踐位,是謂孝武皇帝。葬景帝于陽陵。
  辛醜:改建元元年。
  壬寅:竇嬰免相,田鼢免太尉。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改元元光,始令郡國貢。孝廉董仲舒起焉。
  戊申:命將五兵三十萬大伐匈奴,不利。
  己酉
  庚戌:竇嬰棄市,田鼢卒。
  辛亥:廢皇后陳氏,以衛子夫為皇后,弟青為將軍。
  壬子:命將四大伐匈奴,無功。
  癸醜:改元元朔。
  甲寅:衛青伐匈奴有功,收河南,置朔方、五原郡。
  乙卯
  丙辰:匈奴寇上郡。
  丁巳:匈奴寇雁門,衛青伐之有功,拜大將軍。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
  戊午:衛青征匈奴大有功。霍去病為嫖姚校尉。張騫通西域有功,封博望侯。
  己未:改元元狩,獲白麟故也。淮南王安、衡山王賜二國叛,平之。冊據為皇太子。
  庚申:霍去病徵匈奴,至於居延,拜驃騎將軍。李廣征匈奴,無功,謫為庶人。
  辛酉
  壬戌:衛青、霍去病、李廣大伐匈奴,李廣自殺。
  癸亥:丞相李蔡自殺。

▼經世之戌二千二百三十一
  甲子:漢孝武皇帝二十四年。大司馬霍去病卒。
  乙丑:改元元鼎。
  丙寅:丞相翟青下獄死。
  丁卯:徙函谷關於新安。
  戊辰:封方士樂大為樂通侯。
  己巳:南越王相呂嘉叛,諸侯坐酎金輕,奪爵者一百六十人。丞相趙周下獄死。樂通侯樂大坐誣罔,棄市。西羌及匈奴寇五原。
  庚午:南寇平。東越王餘善叛。卜式為御史大夫。
  辛未:改元元封。帝征匈奴,至於北海。東越殺餘善降。有事于東西中三岳及禪梁甫。東巡狩,至於碣石,西曆九原,歸於甘泉。
  壬申:複巡太山,作瓠子堤。朝鮮寇遼東。
  癸酉:朝鮮殺其王右渠以降。祀是汾陰後土。
  甲戌
  乙亥:南巡狩,至於盛唐。大司馬衛青卒。
  丙子:西幸回中及祀汾陰後土。
  丁醜:改元太初。東巡太山。更以建寅月為歲首。西伐大宛。起建章。
  戊寅:北幸河東,祀後土。騎二萬征匈奴,不復。
  己卯:東巡海上。匈奴寇張掖、酒泉。
  庚辰:李廣利平大宛,獲其王及汗血馬。
  辛巳:改元天漢,中郎將蘇武使匈奴;北幸河東。
  壬午:東巡至於海上,又西幸回中,將軍李陵征匈奴不還。
  癸未:東巡太山,又北幸常山。匈奴寇雁門。
  甲申:大伐匈奴,不利。朝諸侯于甘泉宮。
  乙酉:改元太始。
  丙戌:西幸回中。
  丁亥:東巡海上。
  戊子:東巡太山。
  己醜:改元征和。巫蠱事起。
  庚寅:太子殺江充。相劉屈騖攻太子,戰于長安。太子敗死,皇后自殺,諸邑公主皆坐巫蠱死。
  辛卯:大伐匈奴。巫蠱事覺,誅丞相劉屈犛。
  壬辰:東巡海上。天下疲於兵革。
  癸巳:改元後元。重合侯馬通叛。

▼經世之亥二千二百三十二
  甲午:漢孝武皇帝五十四年。冊皇子弗陵為皇,太子。帝幸益座五柞宮,崩。大司馬霍光顧命,太子弗陵嗣皇帝位,是謂昭帝。葬世宗於茂陵。大將軍霍光專政。
  乙未:改元始元。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改元元鳳。誅鄂邑長公主及燕王旦,左將軍上官桀謀害霍光事覺故也。
  壬寅
  癸卯
  甲辰:丞相田千秋卒。
  乙巳:丞相王欣卒。
  丙午
  丁未:改元元平。帝崩,昌邑王賀立。葬世宗于平陵。賀立,不明。大將軍霍光廢之,迎戾太子孫詢立之,是謂孝宣皇帝。邴吉為相。
  戊申:改元本始。
  己酉:命將五兵十五萬大伐匈奴。
  庚戌
  辛亥:皇后許氏遇毒,崩。霍光以女上皇后。
  壬子:改元地節。
  癸醜: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卒,子禹繼事。
  甲寅:冊皇子奭為皇太子。
  乙卯:大司馬霍禹謀逆事覺,夷三族,廢皇后霍氏。
  丙辰:改元元康。
  丁巳:冊王氏為皇后。
  戊午:太子太傅疏廣、太子少傅疏受謝病,歸東海。
  己未
  庚申:改元神雀。趙充國伐西羌。
  辛酉
  壬戌:蕭望之為御史大夫。
  癸亥:穎川太守黃霸賜爵關內侯。河南太守嚴延年棄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