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錢謙益 > 有學集 | 上頁 下頁 |
跋 |
|
《有學集》五十卷本,康熙甲辰第一刻也。鄒跋雲:出牧翁手編遺稿。蓋皆入清前後所作。集中行文仍奉明朔,有弘光紀元而無順治年號。內明外清,顯觸時忌,觀此知此老臨文不屈,降志可哀。其不死也,實以遺山、太樸自負,欲完有明一代史稿耳。絳雲一炬,悒悒逃禪,卒與吳梅村草間苟活,同一飲恨。後世因文見志,略跡原心,未嘗不深惜之,此鄒氏當日所以不顧一切為之毅然刊行也。板成遠禍,始漸刊落。後二十年,流綺子弟複有金匱山房五十一卷定本之刻,「弘光」、「大明」字面抹削殆盡。墓誌類標題,凡初刻大書明代封階者,鹹冠「明」字。清故碑誌,舊題故某官者,悉易皇清字,盡失牧翁原本之真。他若四十七卷《題紀伯紫詩》引用放翁「家祭必告」語,暗寓恢復中原之旨,初板已剜者,重定本轉複補完。明順暗犯,或者當時以滿人不諳漢文,校者故作狡獪歟?此其兩刻得失大概也。 書重初刻,猶之獄貴初情,無他,真而已矣。清初《違礙書目》,凡有錢氏一序即在禁毀之列,於此可覘一代文字慘獄之因果。禁網燼余,讀者著眼有在,此《四部叢刊》所以有取乎初刻五十卷本也。原有抄配五卷,不若刻本之可信。初印因以金匱本代之,自視忞然,終思一睹真面。張菊生先生頻年搜訪,昨冬始于東京靜嘉爵邸見之,手校所易五卷異同以歸。歸過吳門,複從潘君博山所獲。睹其書,乃滂喜齋世守之秘也。因請借印,屬餘互勘,補完前闕。今重印觀成,獲彌此憾,可謂歷盡求書之甘苦已。 或謂金匱山房本增訂詩文多所是正,爰有校補之輯,俾讀者兼收兩本之長。書有不盡以多為貴者,此類是也。前輯書錄於板本取捨略而未及,恐閱者得魚忘筌,轉昧纂錄者收印初刻之真際,敢不憚辭費而書其後? 己巳霜降,吳縣 薑殿揚。 (己巳:1929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