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錢謙益 > 錢謙益文集6 | 上頁 下頁 |
唐人新集金剛般若經石刻跋 |
|
唐弘農楊䫧取《金剛經》六譯排纂刪綴,命曰《新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成于太和元年,經文五千一百六十七字,今本僅四千四百五十六字。翰林諸學士鄭覃、王源中、許康佐、路群、宋申錫、李讓夷、柳公權為之贊,太和四年四月,奉宣上進,新刻碑本署特進,行右威衛上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弘農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臣楊承和狀進。 其略雲:「披諸異義,一貫群宗,為粗愚卻妄之程,豈上達不刊之法,臣慚為小善,遂刻私名,伏奉恩華,不敢追改。」據狀,則楊䫧即承和之私名也。其年八月,敕並示左右街功德,使令編入藏經目錄。其石經在上都興唐寺安立。初刻是八分書,難讀。右衛倉曹參軍唐玄度翻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刻石,太和六年春畢功。趙明誠《金石錄》標目:「王右軍六譯《金剛》,今新安程穆倩所寶藏也。」有唐君臣於此碑刻,崇重莊嚴如此。䫧之自敘謂《金剛》前後六譯貝葉,皆自西來而五天音韻非一,如小失佛心,即大訛秘典。今為合諸家之譯,擇其言寡而理長,語近而意遠者。 其狀又曰:「鳩摩最上美冠後來,然不舍菁華,猶疑圭璧恐絕,編隱耀匣,智鏡于闕文;蠹軸韜明,鎖心燈於墜典。」蓋唐人宗慈恩之說,料揀秦譯,有由然矣。予觀宋有孫知縣及龍舒王日休,皆以己意刊定《金剛經》文,大慧杲禪師及宋學士景濂後先彈駁,有招因帶果、譭謗聖教之呵,不謂唐人已先有此。柳誠懸之贊曰:「揣摩一經,前後六譯,今之而七,畢竟斯獲,殆明謂六譯,不容有七而稍讔其詞耳。」穆倩少多病骨,立,從其父游天目,遇異人于陰林席箭之間,顧穆倩曰:「兒骨峭而方,終朝壽且昌。」又曰:「記取一人口千人,六譯七譯,三晉王三十餘年。」穆倩貧病益甚,感異夢,購得是刻於新安故家,病不藥而愈,數腴如壯盛時,連舉四丈夫子,始悟異人讖記云云。所謂一人口千人者,即太和年號也。此經冥祥感應,聳動幽明。以叢殘石本,猶能於千載之下現此靈異,安知穆倩非有唐諸人宿世信持,乘彼願輪,重來開顯者歟?餘竊謂是刻在今已為絕編蠹軸,而師心刪略之文又不可以行遠,穆倩工二王書,當鉤榻此碑書法,依秦譯經文摹而刻之,不獨右軍之書得仗法寶,以柱灰劫而昔人刊削聖教之過愆,亦隱然代為懺除,斯或如來護念付囑之遺意也。穆倩當謹思吾言毋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