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陸遊 > 入蜀記 | 上頁 下頁
六月上


  【乾道六年(1170年)】

  六月一日。早,移舟出閘,幾盡一日,始能出三閘。船舫櫛比。熱甚,午後小雨,熱不解。泊糴場前。

  *

  二日。禺中解舟。鄉僕來言,鄉中閔雨,村落家家車水。比連三年頗稔,今春父老言,占歲可憂,不知終何如也。過赤岸班荊館,小休前亭。班荊者,北使宿頓及賜燕之地,距臨安三十六裡。

  晚,急雨,頗涼。宿臨平,臨平者,太師蔡京葬其父准于此,以錢塘江為水,會稽山為案,山形如駱駝,葬於駝之耳,而築塔於駝之峰。蓋葬師雲:「駝負重則行遠也。」然東坡先生樂府固已雲:「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則臨平有塔亦久矣。當是蔡氏葬後增築,或遷之耳。京《責太子少保制》雲「托祝聖而飾臨平之山」是也。

  夜半解舟。

  *

  三日。黎明,至長河堰,亦小市也,魚蟹甚富。

  午後,至秀州崇德縣,縣令右從政郎吳道夫、丞右承直郎李植、監秀州都稅務右從政郎章湜來。

  舊聞戴子微雲:「崇德有市人吳隱,忽棄家寓旅邸,終日默坐一室。室中惟一臥榻,客至,共坐榻上。或載酒過之,亦不拒,清談竟日。隱初不學問,至是間與人言《易》數,皆造精微,亦能先知人吉凶壽夭,見者莫能測也。」因見吳令問之,雲皆信然,今徙居村落間矣。

  是晚行十八裡,宿石門,火雲如山,明日之熱可知也。

  *

  四日。熱甚,午後始稍有風。晚泊本覺寺前。寺故神霄宮也,廢於兵火,建炎後再修,今猶甚草創。寺西廡有蓮池十餘畝,飛橋小亭,頗華潔。池中龜無數,聞人聲,皆集,駢首仰視,兒曹驚之不去。亭中有小碑,乃郭功甫元祐中所作《醉翁操》,後自跋雲:「見子瞻所作未工,故賦之。」亦可異也。

  *

  五日。早,抵秀州,見通判權郡事右通直郎朱自求、員外通判右承事郎直秘閣趙師夔、方務德侍郎滋。務德留飯。

  飯罷,還舟小憩,極熱。謁樊自強主管、樊自牧教授、廣、抑皆茂實吏部子。聞人伯卿教授。阜民、茂德刪定子。二樊居城外,居第頗壯,茂實晚歲所築,尚未成也。隔水有小園,竹樹脩茂,荷池渺彌可喜。池上有堂曰讀書堂。

  游寶華尼寺,拜宣公祠堂,有碑,缺壞磨滅之餘,時時可讀,蘇州刺史于頔書。大略言秘書監陸公齊望,始作尼寺於此,其後灞、滻、澧兄弟又新之。後又有賢妹字意者,陸氏嘗有女子為尼雲。然不言宣公所以有祠者。家譜灃作澧,賴此證誤,諱灞者則宣公之父也。老尼妙濟、大師法淳及其弟子居白留啜茶,且言方新祠堂也。移舟北門宣化亭,晚複過務德飯。

  *

  六日。右奉議郎通判荊南呂援來,援字彥能。進士聞人綱來,綱字伯紀,方務德館客,自言識毛德昭。德昭名文,衢州江山縣人,居於秀,予兒時從之甚久。德昭極苦學,中年不幸病盲而卒,無子。綱言其盲後,猶終日危坐,默誦六經,至數千言不已。可哀也!赴郡集於倅廨中。坐花月亭,有小碑,乃張先子野「雲破月來花弄影」樂章,雲得句於此亭也。

  晚赴方夷吾導之集于陳大光縣丞家,二樊、呂倅皆在。大光字子充,瑩中諫議孫,居第潔雅,末利花盛開。

  *

  七日。早,遍辭諸人,赴方務德素飯。晚,移舟出城,泊禾興館前。館亦頗閎壯,終日大雨不止,招姜醫視家人及綯。

  *

  八日。雨霽,極涼如深秋。遇順風,舟人始張帆。過合路,居人繁夥,賣鮓者尤眾。道旁多軍中牧馬。運河水泛溢,高於近村地至數尺。兩岸皆車出積水,婦人兒童竭作,亦或用牛。婦人足踏水車,手猶績麻不置。

  過平望,遇大雨暴風,舟中盡濕。少頃,霽。止宿八尺,聞行舟有覆溺者。小舟叩舷賣魚,頗賤。蚊如蜂蠆可畏。

  *

  九日。晴而風,舟人懲昨夕狼狽,不敢解舟,日高方行。自至崇德,行大澤中,至此,始望見震澤遠山。

  午間,至吳江縣。渡松江,風極靜。臒庵竹樹益茂,而主人死矣。知縣右承議郎管鈗、尉右迪功郎周郔來。縣治有石刻曾文清公《漁具圖詩》,前知縣事柳楹所刻也。《漁具》比《松陵倡和集》所載,又增十事雲。托周尉招醫鄭端誠,為統、綯診脈,皆病暑也。市中賣魚鮓頗珍。

  晚解舟中流,回望長橋層塔,煙波渺然,真若圖畫。宿尹橋,登橋觀月。

  *

  十日,至平江,以疾不入。沿城過盤門,望武丘樓塔,正如吾鄉寶林,為之慨然。宿楓橋寺前,唐人所謂「半夜鐘聲到客船」者。

  *

  十一日。五更,發楓橋,曉過許市,居人極多。至望亭小憩,自是夾河皆長岡高壟,多陸種菽粟,或灌木叢筱,氣象窘隘,非楓橋以東比也。近無錫縣,始稍平曠。

  夜泊縣驛。近邑有錫山,出錫。漢末讖記雲:「有錫天下兵,無錫天下清。有錫天下爭,無錫天下寧。」至今錫見輒揜之,莫敢取者。

  *

  十二日。早,謁喻子材郎中樗。子材來謝,以兩夫荷轎,不持胡床,手自授謁雲。知縣右奉議郎吳澧來。晚行,夜四鼓,至常州城外。

  *

  十三日。早,入常州,泊荊谿館。夜月如晝,與家人步月驛外。綯始小愈。

  *

  十四日。早,見知州右朝奉大夫李安國、通判右朝奉郎蔣誼、員外倅左朝散郎張堅。堅,文定公綱之子。教授左文林郎陳伯達、員外教授左從政郎沈瀛、司戶右從政郎許伯虎來。伯達字兼善,瀛字子壽,皆未識。子壽仍出近文一卷。伯虎字子威,余兒時筆硯之舊也。

  至東嶽廟觀古檜,數百年物也。又小憩崇勝寺納涼,遂解舟。甲夜,過奔牛閘。宋明帝遣沈懷明擊孔覬,至奔牛築壘,即此也。閘水湍激,有聲甚壯。遂抵呂城閘。自祖宗以來,天下置堰軍止四處,而呂城及京口二閘在焉。

  *

  十五日。早,過呂城閘,始見獨轅小車。過陵口,見大石獸,偃僕道傍,已殘缺,蓋南朝陵墓。齊明帝時,王敬則反,至陵口,慟哭而過,是也。余頃嘗至宋文帝陵,道路猶極廣,石柱承露盤及麒麟、辟邪之類皆在,柱上刻「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又至梁文帝陵。文帝,武帝父也,亦有二辟邪尚存。其一為藤蔓所纏,若縶縛者。然陵已不可識矣。其旁有皇業寺,蓋史所謂皇基寺也,疑避唐諱所改。二陵皆在丹陽,距縣三十餘裡。郡士蔣元龍子雲謂予曰:「毛達可作守時,有賣黃金石榴來禽者,疑其盜,捕得之,果發梁陵所得。」

  夜抵丹陽,古所謂曲阿,或曰雲陽。謝康樂詩雲:「朝日發雲陽,落日到朱方。」蓋謂此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