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陸士諤 > 士諤醫話 | 上頁 下頁 |
醫藥問答一 |
|
花××君函:士諤先生大鑒:削浮直陳者,敝人有孫日花屏如,任棲霞縣政府第四科長,于去年本省黃災時間,各縣派有災民工作,工作浩繁。操勞過甚,九月間,忽一日午後發熱,晚間用姜湯發汗,未愈。該處良醫無多,寒熱雜投,以致發熱、盜汗綿綿不已,臘月初,自按歸家,身體虛弱,六脈虛數無力,盜汗之症略愈,而腹疼泄瀉,服二加龍牡湯及健脾和胃藥,盜汗泄利均有大效。後又添加咳嗽、發熱,服黃芪建中湯加芩杏橘桔等藥,而咳嗽不愈,但過午發熱及脈數之證仍舊,而盜汗之症又作,退熱止汗之藥,服之不少,至令未愈。現服酸棗仁湯,初服有效,三四劑後即無效。發熱在過午六點至八九點,熱時嘔惡或水或食,味酸,盜汗在先睡時即盜,刻下准在黎明,他時不盜,小便紅色而濁有渣滓,胸前左邊臍上皮膚略厚如手掌,按之不痛,六脈輕按虛數無力,左寸晚間短澀,右寸寬散。時已數越月,身體虛弱,臥床不起,惟胃氣尚好。 久仰先生醫學深湛,望重寰宇,而尤心存濟世,有求必應,茲照潤例奉上郵票四元。祈展國手,賜方施治,則感佩無極。花××上。 復函:此伏暑證也,初秋酷熱,暑氣猶重,因公勞頓,感邪實深,天之氣為暑,地之氣為濕,北地高燥,素鮮濕邪,因黃災而濁流氾濫,受日炙而濕氣薰蒸,災民結隊而來,難免不挾有暑濕,指揮其間,口鼻能毋觸冒?北醫不解濕邪治法。難免錯誤,暑病類虛,最忌補澀,盜汗為應有之證,咳嗽乃新加之病,與暑濕無涉,脈數身熱,伏暑顯然,溲短赤濁,尤為鐵證,所幸胃氣尚存,猶能措手,總之此病治法,當注意其脈數身熱,不當注意其盜汗。 宋半夏三錢焦枳實一錢陳皮一錢竹二青(當指竹茹)三錢赤茯苓三錢飛滑石(包)四錢青蒿梗三錢黃芩錢半生甘草五分加枇杷葉(去毛,包)三錢鮮竹葉三錢此方煎成藥去渣,在身熱前一小時服。 外治法,五倍子一枚,研細末,用童女口津和丸,如彈子大,夜臥時塞臍中,外覆薄貼(即淡膏藥之最薄者)可止盜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