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劉基 > 劉伯溫文集4 | 上頁 下頁
大勇齊記


  (為張生作)

  勇,天下之達德也,而聖人有時乎弗德。夫人之于道,知足以知之而行弗逮者,無勇也。弗能擇乎中庸而冥行焉者,鮮有不惑於其近似,而淪於六蔽,君子實深病之。故勇者,仁知之卒徒也。仁知帥乎中堅,挺乎其不曰,於是選鋒勁騎,聽指麾而疾馳,如雷如霆,不可遏也,夫是之謂勇。蓋仁知不能自行,而駕勇以行,及其成功,則勇亦得參乎仁知,同為達德。苟不周於仁知,昧乎不辨其是非,茫乎不計其公私,惟其情之所狥而果行焉,曰吾天下之勇也。知有勇而不知有其身,而不知其違乎仁。既違乎仁,不得謂之知。遂則為專諸、聶政,不遂則為荊軻、要離,獲書於《春秋》而名日盜,豈不害哉!故德之蔽,惟勇為多。故六言之中,曰直,曰剛,皆勇之屬也。故曰:勇,天下之達德。而聖人有時乎弗德,擇理而不精必害,故德之害,惟勇為大。卞莊子之剌虎也,伺其鬥而傷且死,然後舉而兼取之,可謂知矣。虎,毒人之獸也,以是施之可也,而槩以加諸人,則恐其未仁也。是故夫子語成人取其勇矣,而必曰「文之以禮樂」,則卞莊子之勇,亦未得為無蔽。擇勇之難也如是哉!

  廬陵張生名其室曰「大勇。」大勇之雲,蓋出自《孟子》。其一則對齊宣王之問,而勸之以周文王、武王之蓋事。當是時,周德衰矣,周命替矣,天下之民困於虐政極矣。齊以萬乘之國七九有之一,苟有志於斯民,則文武之事,反掌可為,勇之時義,豈不大哉!然非所以為眾人言也。其一則引曾子謂子襄之言曰:「自反而不直,雖揭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直,雖千萬人,吾往矣。」其意帷在論北宮黝、孟施捨之勇,非聖人之徒之勇而已。使曾子而有此言,必亦有為而非教子襄之恒訓也。不然,則曾子之學,務在成已,何切切於褐寬博之不惴,與千萬人之不畏哉?曾子,傳孔子之道者也。

  孔子論行三軍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則必不怙恃其直,而以一身當千萬人也必矣。且直不直在我,于人乎何與?雖千萬人,吾往矣,抑亦何所用其直哉?曾子之雅言,稱「吾友犯而不校」,子思之作《中庸》,得之于曾子也。及其語勇,則引孔子告子路之言曰:「袵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而君子居之。」則子路之勇,孔子未之取也,曾子亦未之取也。然則如之何?曰: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己,人人之所難,而顏子躍然任之,君子之大勇蓋如是。曾子曰:「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又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曾子之大勇蓋如是。生也好勇,盍求諸孔子之訓,而服膺乎顏子之事、曾子之言,則其為勇也,庶幾乎無蔽矣。於是乎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