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劉基 > 劉伯溫文集2 | 上頁 下頁
雜解


  言之中於人也,慘於兵。故其為身害也,甚於殺人。夫言之傷人,未至於殺也,而志在是焉,則人之防之,烏得而不嚴?《書》曰:「惟口出好興戎。」

  君子之所以慎其言也,畏其興戎也。

  非所馮而馮焉,昧也;非所篤而篤焉,悔也。昧而悔,禍其至矣,雖憂何及哉?《詩》曰:「肅肅鴇翼,集於苞棘。」

  傷之而已矣。

  君子之所以守其身者,禮與樂也。禮不及則失其威,其敝也侮;樂不及則失其惠,其敝也殘。侮則人陵之,殘則人疾之。《詩》曰:「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君德也。

  人各有所能也,物各有所庸也。非所任而任之,事必蹶;非所施而施之,功必圮。是故有天下,未嘗無人也,有人未嘗無用也。用得其當,謂之得人;用失其當,謂之失人。《詩》曰:「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古之人所以立而不頓者,不失人而已矣。

  禁民之為不善,善也,非善之善者也;化不善使之為善,善也,善之善者也,非人之所及也。天下無不可化之民也,政不至於化,不可謂之善也。《中庸》曰:「夫政也者,蒲盧也;蒲盧也者,果蠃是也。」

  《詩》曰:「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喻民之無不可化也。

  人有不交而求者,必其有所謀也;有不約而至者,必其有所為也。故惟禮可以沮暴,惟誠可以破詐。《易》曰:「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君子之所以不自失者,豫定而不躁也。

  人之為觀美者,將奚事乎哉?型土以為器而髤之,知不可以利吾用;及其敗也,秪足以委吾盛,而猶有樂為之者,何也?《詩》曰:「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鄙之也。

  虎之在山也,隱隱然微振其頰領,人與獸莫不駭也。縶而檻之,雖咆莫之畏矣。《易》曰:「困亨有言不信。」

  夫既困矣,雖默,猶恐其及也,而有言焉,人誰聽之?秪重其疑而已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