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李紳 | 上頁 下頁
李紳簡介


  李紳(772-846),字公垂,唐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

  李紳生於唐大曆七年(772),曾祖父李敬玄,祖父李守一籍安徽亳州。父李晤,歷任金壇、烏程(今浙江吳興)、晉陵(今江蘇常州)等縣令,攜家來無錫,定居梅裡抵陀裡(今江蘇無錫東亭長大廈村)。

  李紳六歲時,死了父親,由母親教育經義之書。他長得形狀眇小,但是很精悍,能為歌詩。

  15歲時讀書于惠山。

  元和元年(806)進士,補國子監助教。潤州觀察使李錡聘為從事,不隨其叛亂,拜右拾遺。

  元和七年擔任校書郎。曆官翰林學士,轉任右補闕,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後捲入牛李黨爭。

  長慶元年(821)三月,改為司勳員外郎、知制誥。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書舍人,入中書省。

  長慶四年(824)李黨失勢,受李逢吉排擠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

  寶曆元年(825)改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不久遷滁州、壽州刺史,又改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大和七年,李德裕拜相,任李紳為浙東觀察使。

  開成元年(836)任河南尹,歷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穎觀察使。

  開成五年(840)任淮南節度使。不久入京拜相,官至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

  李紳為官有政績,但處於牛李黨爭之下,建樹不大,會昌四年(844)因中風辭職,又出任淮南節度使,「以舊宰相鎮一方,恣威權」,百姓「懼罹不測,渡江淮者眾矣」。

  李紳在揚州時還經手「江都尉吳湘冤案」,李紳誤信揚州都虞侯劉群之言,將江都縣尉吳湘逮捕下獄,以貪污、強娶民女罪,判處死刑。後來朝廷命禦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發現吳湘貪贓屬實,強娶民女罪不實,奏稱吳湘罪不至死。李德裕袒護李紳,無故貶斥崔元藻,最後吳湘仍被處以死刑。

  會昌六年(846)七月病逝揚州。

  李紳短小精悍,于詩最有名,時號「短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

  《全唐詩》錄《追昔遊詩》3卷、《雜詩》1卷,合為4卷。詩作中以《憫農二首》最為著名。

  《全唐文》存其文12篇。

  ***

  大曆七年(772),李紳生於湖州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當時其父在烏程縣任職,李紳即生於烏程縣署。

  大曆八年(773),李紳乳病暴作,七日之後痊癒。

  大曆十二年(777),父親去世,由母盧氏教以經義。

  貞元二年(786)前後,十五六歲時在無錫惠山寺讀書。

  貞元七年(791),李紳再游烏程縣。

  貞元十年(794),此年或稍後以詩受知于蘇州刺史韋夏卿。

  貞元十四年(798),此年或稍前,赴長安應進士試,逢呂溫,其詩《憫農二首》受到呂溫賞識。

  貞元十六年(800),東遊天臺,識僧人修真。有詩《華頂》《題北峰黃道士草堂》《題龍宮寺淨院四上人》。

  貞元十七年(801),秋,赴長安應試,遇韓愈。

  貞元十八年(802),韓愈舉薦李紳于陸傪。李紳落第,返回江南,游江浙。與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試而相識。

  貞元十九年(803),李紳客居蘇州,作《蘇州畫龍記》。

  貞元二十年(804),九月在長安,與元稹宿靖安裡第,語及崔鶯鶯事,作《鶯鶯歌》,元稹作《鶯鶯傳》。

  元和元年(806),李紳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離京至金陵,入節度使李錡幕府。因不滿李錡謀叛而下獄。李錡被殺後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

  元和四年(809),赴長安任校書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作有《樂府新題》二十首。

  元和十四年(819),升為右拾遺。

  元和十五年(820),任翰林學士,捲入牛李黨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禦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與李德裕、元稹被譽為「三俊」。

  長慶四年(824),李党失勢,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放逐期間,李紳寫了不少描繪路途艱險、發洩心中怨氣的詩文。

  自寶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歷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壽州刺史。

  太和七年(833),李德裕為相,起用李紳任浙東觀察使。

  開成元年(836),任河南尹(管理東都洛陽的長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穎觀察使。

  開成三年(838)八月,編《追昔遊詩》三卷,並作序。詩序曆述從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經歷。

  開成五年(840),李紳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四年。會昌四年(844),因中風辭位。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

  會昌六年(846),病逝于揚州,終年七十五歲。贈太尉,諡文肅。

  李紳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作品流傳至今的有《追昔遊詩》三卷、《雜詩》一卷,合為四卷,收錄于《全唐詩》。散文現存十多篇,存于《全唐文》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