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李賀 | 上頁 下頁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注釋】

  1.李憑:當時的梨園藝人,善彈奏箜篌。

  2.箜篌引: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箜篌:古代絃樂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狀有多種。據詩中「二十三絲」,可知李憑彈的是豎箜篌。引:一種古代詩歌體裁,篇幅較長,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3.吳地之絲,蜀地之桐。此指製作箜篌的材料。

  4.張:調好弦,準備調奏。

  5.高秋:指彈奏時間。這句說在深秋天氣彈奏起箜篌。

  6.空山:《列子·湯問》:「秦青撫節悲歌,響遏行雲」。此句言山中的行雲因聽到李憑彈奏的箜篌聲而凝定不動了。

  7.湘娥:李衎《竹譜詳錄》卷六:「淚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異記》雲:『舜南巡,葬於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一名湘妃竹。」

  8.素女:傳說中的神女。《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這句說樂聲使湘娥、素女都感動了。

  9.中國:即國之中央,意謂在京城。

  10.昆山玉碎鳳凰叫:昆侖玉碎,形容樂音清脆。昆山,即昆侖山。鳳凰叫,形容樂音和緩。

  11.芙蓉泣露、香蘭笑:形容樂聲時而低回,時而輕快。

  12.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門,共十二門,故言。這句是說清冷的樂聲使人覺得長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13.二十三絲:《通典》卷一百四十四:「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豎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

  14.紫皇:道教稱天上最尊的神為「紫皇」。這裡用來指皇帝。

  15.女媧:中華上古之神,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風姓。《淮南子·覽冥訓》和《列子·湯問》載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故事。

  16.石破天驚逗秋雨:補天的五色石(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逗,引。

  17.神嫗(yù):《搜神記》卷四:「永嘉中,有神現兗州,自稱樊道基。有嫗號成夫人。夫人好音樂,能彈箜篌,聞人弦歌,輒便起舞。」所謂「神嫗」,疑用此典。從這句以下寫李憑在夢中將他的絕藝教給神仙,驚動了仙界。

  18.老魚跳波:魚隨著樂聲跳躍。源自《列子·湯問》:「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

  19.即吳剛。《酉陽雜俎》卷一:「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20.露珠下滴的形象說法。

  21.寒兔:指秋月,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稱。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811-813),當時李賀任職于長安,官奉禮郎(執掌祭祀,九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