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遵憲 > 日本國志 | 上頁 下頁
卷七 鄰交志下一(4)


  七月,外國長崎、箱館諸奉行亦會魯、英、蘭、佛四使定約署印,皆准墨例,五國從同其條,日永相和親。日自明年六月始互市,至七月開神奈川以代下田。曰自今後四十月而置市場于江戶,五十月而開武庫,置場于大阪,苟新渴不便則別開西州港,居武庫、神奈川、箱館地各十裡。但武庫之十裡內不許入京畿,長崎限公有地。日禁糶米麥,缺乏乃給。日貨幣互行國內。日銅錢不許出口,日嚴禁鴉片煙。第一款,英國君主、日本國大君議定:兩國及兩國屬民永敦友誼,世世勿替。第二款,英國君主可派欽差大員或秉權大員駐劄日本國京城,並派領事官並署領事官駐劄日本國。現今所定通商各口所有英國欽差、領事等員,可任意到日本國內地各處。日本國大君亦可照派欽差大員駐劄英國京城,並派領事官或署領事官駐劄英國各口,所有日本國欽差、領事亦可任意到英國內地各處。第三款,日本國箱館、神奈川、長崎三口,議於一千八百五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准英屬通商,新漏一口,議於一千八百六十年正月初一日起准英屬通商,倘此口船澳不便,即改換西洲海濱一口,武庫一口,議於一千八百六十三年正月初一日起准英屬通商。以上各口,英屬人民皆可永遠居住,亦可租地買屋並起造棧房,但不准設立炮臺以及一切武備。凡英人起造房屋,日本國官盡可常往查看。所有各口英人住居之處以及船澳章程,應由各處地方宮會同領事商議,若有不合,稟請英國欽差與日本國王家核辦。凡有英人住居之處,日本人不准在周圍築牆砌壁以阻英入出入,英屬人民可任意在以下所定界內來往:如在神奈川至六鄉川止,周圍以十裡為界;在箱館周圍以十裡為界;武庫亦以十裡為界,惟西京不在界內,此城相去十裡之處不准來往。凡有英國水手船隻不准過豬名川,此河在武庫、大阪之間出口。以上裡數皆自各口官地量起,每裡以四千二百七十五英碼為准。在長崎英屬人民可任意在鄰近各處官地來往,在新漏或改換之處其界當由英國欽差會同日本國王家酌定。江戶、京城議於一千八百六十二年正月初一日起任英人居住,大阪城議於一千八百六十三年正月初一日起任英人居住,但為通商而已,二城之內英人租屋之處以及往來界限,當由英國欽差會同日本國王家酌定。第四款,凡有英屬人民在日本通商各口居住,其身家悉歸英國王家管轄。第五款,凡日本國人民得罪英屬人民,當由日本國王家拿獲,照日本國律例嚴辦。凡英屬人民得罪日本國人民或他國人民。悉由英國領事官或其他秉權大臣照英國律例究辦。兩國務須秉公了結,毋得稍涉偏私。第六款,凡英屬人民欲控日本國人,應先稟明英國領事,領事應得從中勸息。若日本人欲控英人,英領事亦當聽其訴明,從中勸患,若必不能息訟,須會同日本官秉公判斷。第七款,凡日本國人拖欠英人銀錢無力歸還,以致逃避,日本官務須盡力查拿追還欠項。如英人欠日本人銀錢逃避者,英官亦當盡力查拿追還欠項。但兩造所欠之項,官可代追,卻與官不涉。第八款,凡英人雇日本人為一切不犯法之事,日本國王家不得阻止。第九款,凡英屬人民住于日本者應聽行教,並准於無礙之處起造教堂。第十款,外國各色銀錢皆可在日本通用,以日本國分兩為准。凡英國屬民經商,兩國銀錢皆可交易,但外國銀錢用於日本國須俟多年方知貴賤,故日本國每從新開通商一口,日本國官先將銀錢照輕重與英人兌換,外國銀錢不照銀色高低,亦不得扣折。以開口後一年為限,所有日本國金銀銀錢皆准出口、惟銅錢不准。第十一款,凡英國兵船所用雜物,准進神奈川、箱館、長崎等口起岸,收入棧房,歸英官掌管,並准免稅。若在日本國發賣,買主應照稅則納稅。第十二款,凡英國船隻在日本沿海地方碰壞擱淺,船上人等逃至日本,無論是否通商地方,地方官查知立即設法妥為照料護送,交就近領事官查收。第十三款,凡英國商船欲進日本國通商各口,可任意雇引水船帶入。若船在口內已經完清稅餉,亦可雇引水船帶其出口。第十四款,所有日本國通商各口,皆任恁英人由本國裝運各色無例禁之貨進口銷售,並可在日本各口買日本無例禁之貨完清稅餉裝運出口,惟軍械等貨只准賣與日本王家及西洋人。凡洋人與日本人交易各貨,日本官不得與聞,日本人與英人買賣貨物收棧皆聽自便。第十五款,凡英人在日本海關報貨,倘以所報價值不合,該貨可由海關照值定價。貨主若不肯照海關所定之價售賣,即當照海關所定之價納稅,若肯賣,關上應即買入立即付價,不得扣折。第十六款,凡英人運貨進日本國,通商各口已照則完清稅餉,任恁日本國人轉送日本內地各處銷售,不得再加捐稅及內地等捐。第十七款,凡英船載貨進日本通商各口已經完清稅餉,日本海關應給恁單,注明某貨已經完稅字樣,若原貨載往他口,無須再行納稅。第十八款,日本官應在通商各口設法查究漏稅走私之弊。第十九款,凡條約中所定一切罰款以及入官之貨,應歸日本國王家任意辦理。第二十款,《條約》後所定《通商章程》,兩國官民當與《條約》一律遵守。倘《章程》未臻全備,當由英國欽差會同日本國王家隨時酌議,以便永行勿替。

  第二十一款,現在所定《條約》皆以英文、日本文、荷蘭文書寫,彼此一意,但以荷蘭文為准。嗣後凡有英國欽差、領事官與日本官檔俱用英字書寫,暫以荷蘭文或日本文配送,五年後即免配送。第二十二款,兩國大員議明,將來若要修改《條約》,須至一千八百七十二年七月初一日方可舉行,並須於一年前知照。第二十三款,今後若日本大君與他國一切利益之事,英國官民無不同獲其美。第二十四款,此條俟英國君主、日本大君批准之後以一年為期,在江戶京城對換,現下兩國大員先行畫押並蓋用關防,以昭信守。英國降生後一千八百五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日本國安政五年七月十八日,訂于江戶京城。水野築後守永井玄、蕃頭井上、信濃守堀織部正、岩瀨肥後守津田豐三郎。英國公使葉留燕押。所附《通商章程》內載:英船輸入鴉片如逾三廳之數即取以充公,若有設法密謀輸入者每一斤罰十五元。輸入各貨如造船、修船各器具,漁鯨各物,鹽漬各料,烏獸食物又鉛錫石炭及造屋之材料,蒸氣之機器暨棉布毛織,均值百取五。一切酒類值百取三十五。其他均值百取二十。

  嗣以朝議紛紜,諸藩齟齬,各國游士方且倡尊王以攘夷之說,內外交訌,幕府不得已,遣下野守竹內、石見守松平、能登守京極使英,覆議鎖港。英不納,惟許新溻、兵庫、江戶、大阪開港之期遲延五年,而嚴禁日本人阻擾外交者,仍減輕洋酒、玻璃各器之輸入稅,于文久二年五月即一千八百六十二年六月。定約於倫敦。約曰:日本大君因國內阻擾外交,各黨一時未能鎮定,甚難如期開港。屢商之駐劄日本英使,茲複遣使詳陳於英國政府。英國念日本大君內治之難,曲意承諾,允將前訂約章第三款:「新漏、兵庫開港互市」及:「江戶、大阪許其居住」所定期限,均自西曆一千八百六十三年一月一日起算延期五年。而長崎、箱館、神奈川三處業已開港,應遵約妥辦。嚴禁各節:一,稅關干預商民買賣者;二,禁止外商雇用工匠、教習、僕役者;三,官吏拒止各藩搬運貨物於通商口岸者;四,司稅官役干涉商務從中漁利者;五,止遏一切齊民貿易者;六,杜絕與外商往來親密者。以上各弊如日本大君不為革除,無論何時英國得仍照前約促令開港。日本使臣回國,應請將對馬島通商,並許減輕酒稅,又玻璃各器照值百取五稅則。叉幹長蹄、糙潼設靠存借栲屠{屆婆申專管腳侮林商在醬鹽稅,複出者僅納棧租,以表明日本拓充商務之意云云。日本使臣竹內、松平、京極,英國外部大臣伊爾路塞押。

  又遣築後守池田、伊豆守河津、相摸守河田使法,法亦拒其說,仍責償長門轟擊法船償款,複減輕各種機器及鐘錶珍異之品、裝飾家用之物之輸入稅。于元始元年五月即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六月。定約於巴黎。第一款,西曆一千八百六十二年七月間日本長州藩轟擊法船,日本許賠洋銀十四萬圓,十萬圓由日本政府,四萬圓由長州藩支給。第二款,日本政府應設法鎮壓,俾法船經過下關海峽不再滋事。如不得已須用兵力,法國水師願為襄助。第三款,兩國在江戶所訂約章,凡懸掛法旗之一切運進物,應遵最後所訂減定稅則而行,凡包裝茶葉所用各品許其免稅。又片鉛、鉛蠟、地毯、石炭藤及畫繪所用油藍,照值百取五稅。又酒精、白糖、鐵、鐵片、各種機器、機器所用各件、麻布、鐘錶、袖珍表、表鎖、玻璃器件、藥材及玻璃鏡、陶器、玉飾各具、香料、肥皂、兵器、小刀、書籍、紙張、雕刻物件、畫繪,均按值百取六收稅。第四款,此款應附一千八百五十六年十月九日兩國所訂約章而行,無庸俟本國批准,即時施行。日本使臣池田、河津、河田,法國外部大臣杜爾灣路易押。

  逮因長藩毛利氏力主攘夷,屢炮擊外船,英、法、荷、美遂糾合四國之師以圖報復。長人大敗,既於下關訂約,償金三百萬圓,四國複聯衡要脅幕府,同訂減稅約,于慶應二年五月即一千八六十六年六月,定約于江戶。約曰:據日本國安政五年即西曆一千八五十八年,日本政府與英、法、美、荷四國訂立約章,內附《通商章程》第七款所載,四國公使各奉本國諭旨,求更定日本國輸入輸出稅項。又因日本慶應元年十月,西曆一千八百六十五年十一月,四國公使至大阪時日本政府准按價每百抽五改定稅則,今政府特簡水野和泉守與英、法、美、荷四國公使訂定十二款:第一款,此次新訂稅則應附約照行,將舊則更易,神奈川港應從日本慶應二年五月十九日,西曆一千八六十六年七月一日起,長崎、箱館二港從是年六月二十一日,即西曆八月一日起辦。第二款,新定稅則應俟六年後方許更議,惟絲、茶二項可准三年間平均貨價每百抽五課稅,於二年後更議。又木料稅可於鈐約六個月後隨時商改。第三款,原約附載《通商章程》第六款所雲,准單費應行免征。第四款,日本政府應蓋造棧房於通商各口,以便外商存貨。如輸入之貨照則徵稅,若將貨運往他處勿庸繳輸入稅,但收棧租。第五款,日本貨物從內地運至通商口岸,應繳陸路或水路卡稅外,不得苛求。第六款,前訂約章載明:凡外國貨幣應照日本同種貨幣同量通用,墨銀一百元,即抵日本一分銀幣三百十一個。現值日本國自鑄貨幣以省交換之弊,擬收取各項未鑄銀塊改鑄,此項應徵雜費,彼此俟後商定。第七款,現因各口稅署辦理稅務及起卸化物、傭使工役時時涉訟,各口地主官應與外國領事官妥酌章程,以便遵守。第八款,凡日本人民均得在通商各口及外國購買各項載客運貨各式風帆船、火輪船,但兵船非日本政府允准,不許代購。第九款,日本商民得在通商口岸與外商貿易,或遵該約第十款出洋貿易,各任其便,毋庸官吏檢察。且日本商民遵章繳稅外無庸繳納別項稅目。又各藩所屬人等除定章繳稅外,無庸政府官吏檢驗,任便在各口與外國貿易。第十款,日本民人得稟明政府請領准單,前赴外國通商或學習工藝,又得在訂約各國船隻內幫執各種職藝。外國人傭雇日本人前往外國,應呈稟通商口岸地方官乞政府准單。第十一款,日本政府應設燈檯、浮標、木標等,以便行船。第十二款,該約既經全權大臣訂定,無庸兩國政府批准,應從日本慶應二年五月十九日,西曆一千八百六十六年七月一日起辦。日本使臣水野和泉守,英國特派全權公使巴克斯,法國全權公使路塞斯,合眾國代署公使葡路度滿,荷蘭公使兼署總領事葡路士布路克押。此皆幕府末年所定之約。當美約定議時,但以城下之盟隱忍曲從,期暫紆目前之禍以待後舉,而治絲愈紛,燎原愈烈。每改約一次,則外人愈得利,日本愈受損。而當時君臣上下挾全力以爭約者固未之知也。

  外史氏曰:泰西諸國互相往來,凡此國商民寓彼國者悉歸彼國地方官管轄,其領事官不過約束之照料之而已。唯在亞細亞,理事得以己國法審斷己民,西人謂之:「治外法權」,謂所治之地之外而有行法之權也。治外法權始於土耳其,當回都全盛時,西滅羅馬,劃其邊境,與歐人通商,徒以厭外政紛紜,遂令各國理事自理己民,固非由威逼勢劫與之立約者也,故其弊猶小。而今日治外法權之毒乃遍及於亞細亞。余考南京舊約,猶不過日設領事官管理商賈事宜與地方官公文往來而已,未嘗日有犯事者歸彼懲辦也。蓋歐西之人皆知治外法權為天下不均不平之政,故立約之始猶不敢遽施之我。迨戊午歲與日本定約,遂因而及我,載在盟府,至於今而橫恣之狀有不忍言者。當日本立約時幕府官吏未諳外情,任其鼓弄,而美國公使為定約稿,猶諄諄告之曰:「此治外法權兩國皆有所不便,而今日不能不爾,願貴國數年後急改之」。其後岩倉、大久保出使,深知其弊,亟亟議改,而他國皆謂日本法律不可治外人,遷延以至於今。夫天下萬國,無論強弱,無論小大,苟為自主,則踐我之土即應守我之令。今乃舉十數國之法律並行於開港市場一隅之地,明明為我管轄之土,有化外之民干犯禁令,掉臂遊行,是豈徒臥榻之側容人鼾睡乎!條約之言曰:「領事與地方官會同公平訊斷」,無論其徇情偏縱也,即日執法如山,假如以外國人鬥毆殺吾民,各交付其國領事,則英律禁獄三年;佛律禁錮百日、罰佛狼百;美律徒刑八十日;俄律徒刑一年;蘭律徒刑三十日;而我國殺外國人則論抵命且責償金矣。同罪異罰,何謂公平?假又華商、英商同設一銀場,負債甚钜,閉店歇業。彼英商者以一紙書告其領事曰:「家產盡絕」,彼即置身事外。而華商則監獄追逋,或且逮其妻孥及其兄弟矣。同事異處,又何謂公平?既已許之不由地方官管轄,刑罰固有彼輕此重之分,禁令又有彼無此有之異,利益又有彼得此失之殊,彼外人者蓋便利極矣。而我之不肖奸民冒禁貪利,圖脫刑網,輒往往依附影射,假借外人以遂其欲,彼南洋諸島寄寓之華人不日英籍則日蘭籍,更何異于為叢驅爵乎?此誠我之大不便者也。不公不平之事積日愈多,則吾民之怨憤日深。通商以來三十餘年,耦俱相依,猜嫌不泯,而士大夫細民論外事輒張目裂眥,若爭欲剿刃于外人之腹而後快心者,雖由教士之橫,煙毒之深,亦未始非治外法權有以招之也。此亦似非外國之利也,雖然明知其不便,今欲改而更張之,彼外人者習于便利,狃于故常,必有所不願。且以各國人情、風俗、宗教、政治之不同,一旦強使就我,其勢又甚難。而現行條約隱忍不改,流毒之深,安有窮期。竊以為今日之勢不能強彼以就我,先當移我以就彼,舉各國通行之律譯采其書,別設一詞訟交涉之條,凡彼以是施,我以是報,我采彼法以治吾民,彼雖橫恣,何容置喙。而行之一二年,彼必囂然以為不便,然後與之共商。略仿理藩院蒙古各盟案件,以圈禁罰贖代徒流笞杖,定一公例,彼此照辦,或庶幾其有成乎?若待吾國勢既強,則仿泰西通行之例,援南京初立之約,悉使商民歸地方官管轄,又不待言矣。至於近日租界之案有華人與華人交訟,彼領事亦匾見然面目並坐堂皇參議聽斷者,有煙館賭博我方厲禁,而租界為逋逃主萃淵藪肆無忌憚者,斯又法外用法,權外縱權,為條約之所未聞,章程之所不及。我總理衙門與英、法公使議有洋涇濱設官《章程》十條。是皆由於地方官吏巽懦瞻徇,一若舉租界之地方人民亦與別國領事共治之,吾恐各國外部且不料領事之縱恣如此也。莫急之務,尤亟當告之公使,達之外部,掃除而更張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