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亭林文集 | 上頁 下頁
楊氏祠堂記


  天下之事,盛衰之形,眾寡之數,不可以一定,而君子則有以待之。所以撫盛而合眾者,中人以上之所能,若夫為盛於衰,治眾於寡,孑然一身之日,而有萬人百世之規,非大心之君子莫克為之矣。古之君子,慮先人之德久而弗昭,於是為之祠堂以守之,其盛者及于始祖。古之君子,慮宗人之渙而無統,於是歲合子姓於祠而教之孝;奠爵獻俎,畢而餕食,以教之禮。其子孫之眾,或至於數千百人,此祠堂之所由興,而祭法之所由傳也。常熟楊子常先生,通經之士。於先朝之末,由訓導除都昌知縣,未任,以疾歸,而遭國變,至於今,先生年七十有二矣。先有一子,年二十餘以卒,晚得一子又殤,而其兄子亦中歲夭折。今其族孫之在者,不過二十餘人。

  其先世自關中來,祖、父並為農,風尚樸質。高祖以上,不能舉其諱字。自遷常熟以來,複無顯者,及先生始仕宦。今白首老矣,無親子孫。夫人之情,於身且若此,遑恤其後乎?而先生曰:「不然。吾父雖農,在裡中頗能言民疾苦,以達於縣吏,而除其菑,當不至於無嗣。以五服之間,得一二十人,以合其歡而教之以孝以禮;豈必其中無能學以大其宗者。以吾之年雖老且獨,而幸有薄田之入,為先祖父所遺,可以舉先人未行之事而傳之其後人。」

  於是即祖墓之旁,建屋三楹,為祠堂,以奉其先人並諸父兄子姓之亡者。其下為田若干畝,以供歲時之祭。定其儀,秩其品,簡而文,約而不陋。曰:「及吾身存,與諸孫行禮其中,使諸孫之繼我,如今日焉,先德其毋墜已。」

  又於其墓之旁植木開河通水,凡世俗所為安死利生之法無不備,此非所謂衰而有盛之心,寡而能眾之事者乎?易曰:「可大則賢人之業。」

  傳曰:「人定能勝天。」

  吾以卜楊氏之昌於其後,必也。承先生之命而為之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