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月食


  日食,月掩日也;月食,地掩月也。今西洋天文說如此。自其法未入中國而已有此論,陸文裕《金台紀聞》曰:「嘗聞西域人算日月食者,謂日月與地同大,若地體正俺日輪上,則月為之食。」南城萬實《月食辨》曰:「凡黃道平分各一百八十二度半強,對沖處必為地所隔,望時月行適當黃道交處,與日正相對,則地隔日光,而月為之食矣。」

  按其說亦不始於近代,漢張衡《靈憲》曰:「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星微月過則食。」載《續漢·天文志》中。俗本「地」字有誤作「他」者,遂疑別有所謂暗虛,而致紛紛之說。靜樂李鱸習西洋之學,述其言曰:「月本無光,借日之照以為光曜。至望日,與地日為一線,月見地不見日,不得借光,是以無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時,當在日沒後,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東月初升,西日未沒,人兩見之,則地固未嘗遮日月也,何以雲見地不見日乎?」答曰:「於所見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嘗出地也。何以驗之?今試以一文錢置虛器中,前之卻之,不見錢形矣,卻貯水令滿而錢見,則知所見者非錢也。乃錢之影也。日將落時,東方蒼蒼涼涼,海氣升騰,猶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東方之月為真月。則是以水面之錢為真錢也,然乎?否乎?又如漁者見魚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於魚,乃能得魚,其浮於水面者。魚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視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則月之受隔於地,又何疑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