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漢王子侯


  漢王子侯之盛,無過哀、平之間。《王莽傳》:五威將帥七十二人,還奏事,漢諸侯王為公者悉上璽緩為民。《後漢·光武紀》:「建武二年十二月戊午,詔曰: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憫之,其並複故國。若侯身已沒,屬所上其子孫,見名尚書封拜。」是皆絕於莽而複封于光武之時。

  然《漢書》表、傳中往往言「王莽篡位,絕」,而《表》言安眾侯崇,居攝元年舉兵,為王莽所滅。侯寵,建武二年,以崇從父弟紹封。十三年,侯松嗣,今見。」師古曰:「作《表》時見為侯也。」《表》言「今見」者止此一人,是光武之時侯身已沒者,其子孫亦但隨宜封拜而已。惟安眾之以故國紹封者,褒崇之忠,非通例也。又《莽傳》雲:「嘉新公國師,以符命力予四輔。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寇,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王。唯國師公以女配莽子,故不賜姓。」《武五子傳》:「廣陽王嘉以獻符命,封扶美侯,賜姓王氏,」《諸侯王表》:「魯王閔獻神書,言莽德封列侯,賜姓王。」「中山王成都獻書,言莽德,封列侯,賜姓王。」《王子侯表》:「新鄉侯佟,元始五年,上書言莽宜居攝,莽篡位,賜姓王。」若此之類,光武豈得而複封之乎?又《王子侯表》序曰:「元始之際,王莽攝朝,偽褒宗室侯及王之孫焉。居攝而愈多,非其正,故弗錄,旋踵亦絕。」又可見莽攝位之所封者,光武皆不紹封也。夫惟於親親之中而寓褒忠之意,則于安眾之封見之。史文雖略,千載之下可以情測也。此一代之大典,不可不論。

  《武五子傳》:「昌邑王賀,廢封為海昏侯,薨。元帝複封賀子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今見為侯。」《表》雲:「賀以神爵三年薨,坐故行淫辟,不得置後,初元三年,厘侯代宗,以賀子紹封,傳至孫原侯保世嗣,傳至曾孫侯會邑嗣,免,建武複封。」是光武之複封有此二人,安眾以褒忠,海昏以嘗居尊位故與?

  《功臣表》:「蕭何九世孫禹,王莽始建國元年更為蕭鄉侯。莽敗,絕。」「曹參十世孫宏,舉兵佐軍,詔封平陽侯,十一世侯曠嗣,今見。」非光武之薄于酇侯而厚於平陽也,非有功不侯,高帝法也。

  紅陽侯王泓,以與諸劉結恩,父丹降為將軍,戰死。富平侯張純,以先來詣闕,皆得紹封,而杜憲、趙牧並以先降梁王,不得嗣,光武命功之典如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