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
禁錮奸臣子孫 |
|
唐太宗詔禁錮字文化及、司馬德戡、裴虔通等子孫,不令齒敘。武后令楊素子孫不得任京官及侍衛。至德中,兩京平,大赦,惟祿山支党及李林甫、楊國忠、王鉷子孫不原。宋高宗即位,詔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梁師成、譚稹皆誤國害民之人,子孫更不收敘,而章惇子孫亦不得仕於朝。明太祖有天下,詔宋未蒲壽庚、黃萬石子孫不得仕宦。饕餮之象周鼎、檮杌之名楚書,古人蓋有之矣。竊謂宜令按察司各擇其地之奸臣一二人,王法之所未加,或加而未盡者,刻其名於獄門之石,以為世戒。而禁其後人之人仕,九刑不忘,百世難改,亦先王樹之風聲之意乎? 《舊唐書·太宗紀》:貞觀二年六月辛卯,詔曰:「天地定位,君臣之義以彰;卑高既陳,人論之道斯著。是用篤厚風俗,化成天下。雖複時經治亂,主或昏明,疾風勁草,芬芳無絕,剖心焚體。赴蹈如歸。夫豈不愛七尺之軀,重百年之命?諒由君臣義重。名教所先,故能明大節於當時,立清風於身後。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鳩弘農,人神所疾,異代同憤。況凡庸小豎,有懷凶悖,遐觀典策,罔不誅夷。辰州刺史長蛇縣男裴虔通,昔在隋代,委質晉藩,煬帝以舊邸之情,特相愛幸。遂乃忘蔑君親,潛圖拭逆,密伺間隙,招結群醜。長戟流矢,一朝竊發,天下之惡,孰雲可忍?宜其夷宗焚首,以彰大戮,但年代異時,累逢赦令。可特免極刑,投之四裔,除名削爵,遷配驩州,」 《冊府元龜》:「權萬紀為治書待禦史。貞觀四年正月,奏宇文智及受隋厚恩,而蔑棄君親,首為弑逆,人臣之所同疾,萬代之所不原。今其子乃任千牛,侍衛左右,請從屏黜,以為懲戒。制可。」 《楊元禧傳》載,武后制曰:「隋尚書令楊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稟凶邪之德,懷諂佞之才,惑亂君上,離間骨肉。搖動塚嫡,寧惟掘蠱之禍;誘扇後主,卒成請蹯之釁。生為不忠之人,死為不義之鬼,身雖倖免,子竟族誅。斯則奸逆之謀是其庭訓,險薄之行遂成門風。刑戮雖加,枝胤仍在,豈可複肩隨近侍,齒跡朝行。朕接統百王,恭臨四海,上嘉賢佐,下惡賊臣,常欲從容于萬機之餘,褒貶於千載之外,況年代未遠,耳目所存者乎?其楊素及兄弟子孫,並不得令任京官及待衛。」 宋末蒲壽庚叛逆之事,皆出於其兄壽峸之畫。是時壽峸佯著黃冠野服,歸隱山中,自稱處士,以示不臣二姓。而密為壽庚作降表,令人自水門潛出,送款於唆都。其後壽庚以功授平章,富貴冠一時,而壽峸亦居甲第。有投詩者雲:「劍戟紛紜扶主日,山林寂寞閉門時。水聲禽語皆時事,莫道山翁總不知。」嗚呼,今之身為戎首而外托高名者,亦未嘗無其人也。或欲蓋而彌章,則無逃於三叛之筆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