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三以天下讓


  《皇矣》之詩曰:「帝作邦作對,自太伯王季。」則泰伯之時,周日以強大矣。乃托之采藥,往而不反。當其時,以國讓也;而當其時,讓王季也;而自後日言之,則讓于文王、武王也。有天下者在三世之後而讓之者;在三世之前,宗祧不記其功,彝鼎不銘其跡,此所謂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者也。《路史》曰:「方太王時,以與王季,而王季以與文王,文王以與武王,皆泰伯啟之也,故曰三讓。」

  泰伯去而王季立,王季立而文、武興,雖謂以天下讓可矣。太史公序《吳世家》雲:「太伯避曆,江蠻是適。文武攸興,古公王跡。」甚當。

  高泰伯之讓國者,不妨王季,《詩》之言「因心則友」是也。述文王之事君者,不害武王,《詩》之言「上帝臨女」是也。古人之能言如此。今將稱泰伯之德,而行色奔、操之志加諸太王,豈夫子立言之意哉。朱子作《論語或問》,不取翦商之說,而蔡鐘默傳《書·武成》曰:「太王雖未始有翦商之志,而始得民心,王業之成實基於此。」仲默,朱子之門人,可謂善於匡朱子之失者矣。

  或問曰:「太王有廢長立少之意,非禮也。泰伯又控其邪志而成之,至於父死不赴,傷毀髮膚,皆非賢者之事。就使必于讓國而為之,則亦過而不合於中庸之德矣。其為至德何邪?」

  曰:「太王之欲立賢子聖孫,為其道足以濟天下,而非有愛憎之間,利欲之私也。是以泰伯去之,而不為狷;王秀受之,而不為貪;父死不赴,傷毀髮膚,而不為不孝。蓋處君臣、父子之變,而不失乎中庸,此所以為至德也,其與魯隱公、吳季子之事蓋不同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