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歸有光 > 歸有光文集 | 上頁 下頁 |
周書行狀 |
|
封中憲大夫興化府知府周公行狀 公姓周氏,諱書,字存中。其先汴人。宋靖康末,扈蹕臨安。至貴一公,始家昆山之吳家橋。貴一生思聰;思聰生士賢;士賢生顯;顯生明,是為耕樂翁,有行誼,學士吳文定公銘其墓曰「剛直君子」。生四子:長諱璿,是為樂清翁;次諱璣,諱玉,諱衡。衡,太學生。家世孝弟力田,至太學,始用儒雅登上舍。然兄弟並以貲雄鄉里。吳家橋在邑南千墩浦上。直橋並小溪以東,獨周氏兄弟居之;殆成聚落,無他族。其南惟有晏翁雲。 樂清生四子,公其季也。母張氏。公甫冠,為晏翁壻。雖在賓館,猶東西家也。每入定省,父母以其出壻,憐愛之,至則喜見顏色。少有志于學,為博士弟子,益自砥礪。以病,不克卒業。其病痰喘,竟歲不愈。即愈,月複繼作。然性孝友恭謹,不以病廢禮。居母張碩人之憂,號毀骨立;諸兒為之勸解,哭愈哀。惟見相隨擗踴,則稍慰,曰:「兒能助吾哀。」自是病日益深。樂清晚得末疾,不能行,又時時欲行。公旦夕扶掖,令諸兒讀書于傍,以更代。樂清謂能將迎其意,喜曰:「吾有子有孫,死不恨矣。」兄弟友愛甚篤,不忍一日相離。仲兄嘗病脹,輿舁至家,晨夕不去側,湯藥必躬調以進。其它內外宗黨,待之曲有恩禮。見耆年,特如敬讓。人有犯,輒自反,曰:「吾其有以召之也?」置不與較。自為博士弟子不遂,居常悒悒。故尤勤於教子,延師禮費不少靳;而規範之嚴,諸子循循,未嘗識人間佻宕之習。仲子憲副君,自束髮至於貴顯,所至必與天下知名之士遊。而居官律已,當世士大夫稱之。繄公之教也。其為興化知府,政成上計,得貤封如其官。金緋輝煌,然惴惴不敢當。自憲副君起進士,出守郡,至持憲節,專制海南,積官十餘年,依然故廬,無一瓦一椽之增焉。仲兄之歿也,公已步,力疾往哭甚哀,公自是遂不復起矣。 恭人性晏氏,父諱安,母趙氏。性端重,寡言笑。與公伉儷五十年,相敬如一日。公自壯歲嬰病,迄于壽考,左右調護之功為多。諸子自幼學時,公出外,即為標識書額,自督課之。其勤儉出於天性,至貴,紡績未嘗釋手。宴翁蚤世,諸孤累累皆庶出,恭人相其母,撫之極有恩。晏家業日圮,趙母生養死葬,悉出恭人。又與公謀,置田守翁夫婦家,春秋祀焉。公生於成化壬寅六月六日,卒于嘉靖丁未十二月十七日,得年六十六。恭人生於成化甲辰六月二十七日,卒于嘉靖丁未閏九月十一日,得年六十四。子男四:大倫,太學生;大禮,即憲副君;大賓,大器。女二,適姚舜卿、淩天惠。孫男女十五人。 初,憲副君之在興化也,數遣人迎養。公與恭人相謂曰:「居官以潔己愛民為本,至彼,有甘旨之累。且往來輿馬,皆民力也。魚羹脫粟,田中獨不能自具耶?」遂堅卻不往。及誥封命下,憲副君即馳疏於朝,乞恩歸養。其略雲:「自守郡以來,感激聖恩,未嘗不矢心勵行,以圖報效于萬一。不意構成疾病,雖勉強備位,而精神消耗,日不能支。伏念臣之父母,皆年踰六十,亦時患病。相去二千餘裡,山海阻隔,音問不通。誠恐旦暮客死,重貽無窮之恨。臣嘗以是具達,而巡按禦史等仰體朝廷用人之意,慰留調治,遷延至今。臣憂思愈甚,乃不得已昧死哀鳴于闕下。臣竊惟為國忘家,人臣之道,而亦臣生平之所自誓也。然病廢無用于時,則聽其偃仰于父母之旁,以親旦夕之養,皆國家教人以孝之道。況若臣病即死,則鞠躬盡瘁,臣之分願已畢。若乃反復淹綿,坐靡廩餼,臣罪盆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伏望陛下俯祭微臣,敕下吏部,容臣致仕。幸不即填溝壑,則扶杖進履之年,皆歌詠太平之日也。」疏奏,朝廷勉留之。尋有廣南之命,不欲行,公與恭人強之上道。甫視事,而恭人之訃至。蓋三月之間,再涉鯨波望國,而公之訃又至,憲副君以是自傷雲。 有光之先妣,與公同祖,不幸蚤逝。嘗念少時之母家,群從諸舅,每見輒哀憐慰藉,為談先妣生平,相與淚下。至今使人有戚戚渭陽之感。而憲副君又同學相知愛,故以公、恭人之遺事,使予論次。因謂憲副君既以卓然有立於世,而推周氏之淳德,淵源蓋有所本,以附之家乘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