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太真玉鏡臺,簡稱《玉鏡臺》,四折,末本,關漢卿撰。據《世說新語·假譎》「溫公娶婦」敷演。 溫嶠拜望從姑,見姑女劉倩英年輕姿美,十分鍾情。適姑延嶠教倩英習琴、字,行拜師禮。嶠借彈琴練字之便,挑逗倩英,遭女斥責。姑又托嶠為女覓婿,嶠暗存自婚意,詭稱有一翰林學士,才學、文章、年齡、相貌與己相侔,以玉鏡臺為定。後官媒至,姑始知鏡臺乃嶠物。成婚之日,倩英以老夫少妻故,拒不同房。 兩月後,王府尹設宴為之調合。約學士為詩,有詩則學士飲金鐘酒,夫人插鳳釵;無詩則瓦盆飲水,戴草花,墨烏面皮。倩英好強恐罰,始稱嶠為夫,催嶠做詩。夫婦遂和好相歡。有《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元曲選》、《柳枝集》、王驥德《古雜劇》本。南戲《溫太真》已佚。明朱鼎有同名雜劇和傳奇。範文若《花筵賺》、盧楠《玉鏡臺》等傳奇,均據關劇改編。 (2024-11-17,獨孤氏整理,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