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關漢卿 >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 上頁 下頁 |
第一折 |
|
(沖末魯肅上,雲) 三尺龍泉萬卷書,皇天生我意何如? 山東宰相山西將,彼丈夫兮我丈夫。 小官姓魯,名肅,字子敬。見在吳王麾下為中大夫之職。想當日俺主公孫仲謀占了江東,魏王曹操占了中原,蜀王劉備占了西川。有我荊州,乃四沖用武之地,保守無虞,分天下為鼎足之形。想當日周瑜死於江陵,小官為保,勸主公以荊州借與劉備,共拒曹操。主公又以妹妻劉備。不料此人外親內疏,挾詐而取益州,遂並漢中,有霸業興隆之志。我今欲索取荊州,料關公在那裡鎮守,必不肯還我。今差守將黃文,先設下三計,啟過主公,說:關公韜略過人,有兼併之心,且居國之上游,不如索取荊州。今據長江形勢,第一計:趁今日孫、劉結親,已為唇齒,就江下排宴設樂,修一書以賀近退曹兵,玄德稱主於漢中,贊其功美,邀請關公江下赴會為慶,此人必無所疑;若渡江赴宴,就于飲酒席中間,以禮索取荊州。如還,此為萬全之計;倘若不還,第二計:將江上應有戰船,盡行拘收,不放關公渡江回去。淹留日久。自知中計,默然有悔,誠心獻還;更不與呵,第三計:壁衣內暗藏甲士!酒酣之際,擊金鐘為號,伏兵盡舉,擒住關公,囚于江下。此人是劉備股肱之臣,若將荊州複還江東,則放關公還益州;如其不然,主將既失,孤兵必亂,乘勢大舉,覷荊州一鼓而下,有何難哉!雖則三計已定,先交黃文請的喬公來商議則個。 (正末喬公上,雲)老夫喬公是也。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孫仲謀占了江東;劉玄德占了西蜀。想玄德未濟時,曾問俺東吳家借荊州為本,至今未還。魯子敬常有索取之心,沉疑未發;今日令人來請老夫,不知有甚事,須索走一遭去。我想漢家天下,誰想變亂到此也呵!(唱) 〖仙呂〗 〖點絳唇〗俺本是漢國臣僚。漢皇軟弱;興心鬧,惹起那五處兵刀,並董卓,誅袁紹。 〖混江龍〗止留下孫、劉、曹操,平分一國作三朝。不付能河清海晏,雨順風調;兵器改為農器用,征旗不動酒旗搖;軍罷戰,馬添膘;殺氣散,陣雲消;為將帥,作臣僚;脫金甲,著羅袍;則他這帳前旗卷虎潛竿,腰間劍插龍歸鞘。人強馬壯,將老兵驕。 (雲)可早來到也。左右報復去,道喬公來了也。 (卒子報雲)報的大夫得知:有喬公來到了也。 (魯雲)道有請。 (卒雲)老相公,有請! (末見魯,雲)大夫,今日請老夫來,有何事幹? (魯雲)今日請老相公,別無甚事,商量索取荊州之事。 (末雲)這荊州斷然不可取!想關雲長好生勇猛,你索荊州呵,他弟兄怎肯和你甘罷? (魯雲)他弟兄雖多,兵微將寡。 (末唱) 〖油葫蘆〗你道「他弟兄雖多兵將少」,(雲)大夫、你知博望燒屯那一事麼?(魯雲)小官不知,老相公試說則。(末唱)赤緊的將夏侯惇先困了。(雲)這隔江鬥智你知麼?(魯雲)隔江鬥智,小官知便知道,不得詳細,老相公試說則。(末唱)則他那周瑜、蔣幹是布衣交,那一個股肱臣諸葛施韜略,虧殺那苦肉計黃蓋添糧草。(雲)赤壁鏖兵,那場好廝殺也!(魯雲)小官知道。老相公再說一遍者。(末雲)燒折弓駑如殘葦,燎盡旗幡似亂柴。半明半暗花腔鼓,橫著撲著伏獸牌。帶鞍帶轡燒死馬,有袍有鎧死屍骸。哀哉百萬曹軍敗,個個難逃水火災!(唱)那軍多半向火內燒,三停在水上漂。若不是天交有道伐無道,這其間吳國盡屬曹。 (魯雲)曹操英雄智略高,削平僭竊篡劉朝。永安宮裡擒劉備,銅雀春深鎖二喬。(唱) 〖天下樂〗你道是「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三朝、恰定交,不爭咱一日錯便是一世錯……(魯雲)俺這裡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量他到的那裡!(末唱)你則待要行霸道,你待要起戰討。(魯雲)我料關雲長年邁,雖勇無能。(末唱)你休欺負關雲長年紀老。 (雲)收西川一事,我說與你聽。 (魯雲)收西川一事,我不得知。你試說一遍。 (末唱) 〖那吒令〗收西川白帝城,將周瑜來送了。漢江邊張翼德,將屍骸來當著。船頭上魯大夫,幾乎間唬倒。你待將荊州地面來爭,關雲長聽的鬧,他可便亂下風雹。 (魯雲)他便有甚本事? (末唱) 〖鵲踏枝〗他誅文醜逞粗躁,刺顏良顯英豪。他去那百萬軍中,他將那首級輕梟。(魯雲)想赤壁之戰,我與劉備有恩來。(末唱)那時間相看的是好,他可便喜孜孜笑裡藏刀。 (魯雲)他若與我荊州,萬事罷論;若不與荊州呵,我將他一鼓而下。 (末雲)不爭你舉兵呵,(唱) 〖寄生草〗幸然是天無禍,是咱這人自招。全不肯施恩布德行王道,怎比那多謀足智雄曹操?你須知南陽諸葛應難料!(魯雲)他若不與呵,我大勢軍馬,好歹奪了荊州。(末唱)你則待千軍萬馬惡相持,全不想生靈百萬遭殘暴! (魯雲)小官不曾與此人相會;老相公,你細說關公威猛如何? (末雲)想關雲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唱) 〖金盞兒〗他上陣處赤力力三綹美髯飄,雄赳赳一丈虎軀搖,恰便似六了神簇捧定一個活神道。那敵軍若是見了,唬的他七魄散、五魂消。(雲)你若和他廝殺呵。(唱)你則索多披上幾副甲,剩穿上幾層袍。便有百萬軍,擋不住他不刺刺千里追風騎;你便有千員將,閃不過明明偃月三停刀。 (魯雲)老相公不知,我有三條妙計索取荊州。 (末雲)是那三條妙計? (魯雲)第一計:趁今日孫、劉結親,以為唇齒,就于江下排宴設樂,作書一封,以賀近退曹兵,玄德稱主於漢中,贊其功美,邀請關公江下赴會為慶,此人必無所疑;若渡江赴宴,就於飲酒中間,以禮索取荊州。如還,此為萬全之計;如不還,第二計:將江上應有戰船,盡行拘收,不放關公回還。淹留日久,自知中計,默然有悔,誠心獻還;更不與呵,第三條計:壁衣內暗藏甲士,酒酣之際,擊金鐘為號,伏兵盡舉,擒住關公,囚于江下。此人乃是劉備股肱之臣,若將荊州複還江東,則放關公歸益州;如其不然,主將既失,孤兵必亂,領兵大舉,乘機而行,覷荊州一鼓而下,有何難哉!這三條計決難逃。 (末雲)休道是三條計,就是千條計,亦近不的他。(唱) 〖金盞兒〗你道是「三條計決難逃」;一句話不相饒,使不的武官粗懆文官狡。(魯雲)關公酒性如何?(末唱)那漢酒中劣性顯英豪,圪塔的揪住寶帶,沒揣的舉起鋼刀。(魯雲)我把岸邊戰船拘了。(末唱)你道是岸邊廂拘了戰船,(雲)他若要回去呵,(唱)你則索水面上搭座浮橋! (魯雲)老相公不必轉轉議論,小官自有妙策神機。乘此機會,荊州不可不取也。 (末雲)大夫,你這三條計,比當日曹公在灞陵橋上三條計如何?到了出不的關雲長之手。 (魯雲)小官不知。老相公試說一遍我聽咱。 (末唱) 〖尾聲〗曹丞相將送路酒手中擎,餞行禮盤中托,沒亂煞侄兒和嫂嫂。曹孟德心多能做小,關雲長善與人交。早來到灞陵橋,險唬殺許褚、張遼;他勒著追風騎,輕輪動偃月刀。曹操有千般計較,則落的一場談笑。(雲)關雲長道:「丞相勿罪!某不下馬了也。」(唱)他把那刀尖兒斜挑錦征袍。(下) (魯雲)黃文,你見喬公說關公如此威風,未可深信。俺這江下,有一賢士,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此人與關公有一面之交,就請司馬先生為伴客,就問關公平昔智勇謀略,酒中德性如何。黃文,就跟著我去司馬庵中相訪一遭去。(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