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馮夢龍 > 醒世恒言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5) |
|
同鄉有個進士,叫做盧珪,因慕他美貌,要求為妻。王家推辭啞的,不好相許。盧珪道:「與我做媳婦,只要有容有德,豈在說話?便是啞,不強似長舌的!」卻便下了財禮,迎取過門,夫妻甚是相得。早生下兒子,已經兩歲,生得眉清目秀,紅的是唇,白的是齒,真個可愛!忽一日盧珪抱著撫弄,卻問王氏道:「你看這樣兒子,生得好麼?」王氏笑而不答。盧珪怒道:「我與你結髮三載,未嘗肯出一聲。這是明明鄙賤著我,還說甚恩情那裡,總要兒子何用?」到提著兩隻腳,向石塊上只一撲,可憐掌上明珠,撲做一團肉醬。 子春卻忘記了王家啞女兒,就是他的前身。看見兒子被丈夫活活撲死了,不勝愛惜,剛叫得一個「噫」字,豈知藥灶裡迸出一道火光,連這所大堂險些燒了。其時天已將明,那老者忙忙向前提著子春的頭髮,將他浸在水甕裡,良久方才火息。老者跌腳歎道:「人有七情,乃是喜、怒、憂、懼、愛、惡、欲。我看你六情都盡,惟有愛情未除。若再忍得一刻,我的丹藥已成,和你都升仙了,難得如此!」 子春懊悔無地,走到堂上,看那藥灶時,只見中間貫著手臂大一根鐵柱,不知仙藥都飛在那裡去了。老者脫了衣服,跳入灶中,把刀在鐵柱上,刮得些藥末下來,教子春吃了,遂打發下山。子春伏地謝罪,說道:「我杜子春不才,有負老師囑付,如今情願跟著老師出家,只望哀憐弟子,收留在山上罷!」老者搖手道:「我這所在,如何留得你?可速回去,不必多言!」 子春道:「既然老師不允,容弟子改過自新,三年之後,再來效用。」老者道:「你若修得心盡時,就在家裡也好成道。若修心不盡,便來隨我,亦有何益。慎之!勉之!」 子春領命,拜別下山。不則一日,已至揚州。韋氏接著,問道:「那老者要你去,有何用處?」子春道:「不要說起,是我不才,負了這老翁一片美情!」 韋氏問其緣故,子春道:「他是個得道之人,教我看守丹灶,囑付不許開言。豈知我一時見識不定,失口叫了一個『噫』字,把他數十年辛勤修命的丹藥,都弄走了。他道我再忍得一刻,他的丹藥成就,連我也做了神仙。這不是壞了他的事,連我的事也壞了?以此歸來,重加修省。」韋氏道:「你為甚卻道這『噫』字?」 子春將所見之事,細細說出,夫妻不勝嗟歎。自此之後,子春把天大家私,丟在腦後,日夕焚香打坐,滌慮凝神,一心思想神仙路上。但遇孤孀貧苦之人,便動千動百的舍與他,雖不比當初敗廢,卻也漸漸的十不存一。 倏忽之間,又是三年。一日對韋氏說道:「如今待要再往雲台求見那老者,超脫塵凡。所余家私,盡著勾你用度,譬如我已死,不必更想念了!」那韋氏也是有根器的,聽見子春要去,絕無半點留念,只說道:「那老者為何肯舍這許多銀子送你,明明是看你有神仙之分,故來點化,怎麼還不省得?」明早要與子春餞行。豈知子春這晚題下一詩,留別韋氏,已潛自往雲台去了。詩雲: 驟興驟敗人皆笑,旋死旋生我自驚。 從今撒手離塵網,長嘯一聲歸白雲! 你道子春為何不與韋氏面別?只因三年齋戒,一片誠心,要從揚州步行到彼,恐怕韋氏差撥伴當跟隨,整備車馬送他,故此悄地出了門去。兩隻腳上,都走起繭子來,方才到得華州地面。上了華山,徑奔老君祠下,但見兩株檜樹,比前越加蔥翠。堂中絕無人影,連那藥灶也沒些蹤跡。 子春歎道:「一定我杜子春不該做神仙,師父不來點化我了!雖然如此,我發了這等一個願心,難道不見師父就去了不成?今日死也死在這裡,斷然不回去了!」便住在祠內,草衣木食,整整過了三年。守那老者不見,只得跪在仙像前叩頭祈告雲:「竊惟弟子杜子春,下土愚民,塵凡濁骨。奔逐貨利之場,迷戀身色之內。蒙本師慨發慈悲,指皈大道,奈弟子未斷愛情,難成正果。遣歸修省,三載如初。再叩丹台,一誠不二。洗心滌慮,六根淨清無為;養性修真,萬緣去除都盡。伏願道緣早啟,仙馭速臨。拔凡骨於塵埃,開迷蹤于覺路。云云。」 子春正在神前禱祝,忽然祠後走出一個人來,叫道:「郎君,你好至誠也!」 子春聽見有人說話,抬起頭來看時,卻正是那老者,又驚又喜,向前叩頭道:「師父,想殺我也!弟子到此盼望三年,怎的再不能一面?」老者笑道:「我與你朝夕不離,怎說三年不見?」子春道:「師父既在此間,弟子緣何從不看見?」 老者道:「你且看座上神像,比我如何?」子春連忙走近老君神像之前,定睛細看,果然與老者全無分別。乃知向來所遇,即是太上老君,便伏地請罪。謝道:「弟子肉眼怎生認得?只望我師哀憐弟子,早傳大道!」 老君笑道:「我因怕汝處世日久,塵根不一,故假攝七種情緣,歷歷試汝。今汝心下已皆清淨,又何言哉!我想漢時淮南王劉安,專好神仙,直感得八公下界,與他修合丹藥。煉成之日,合宅同升,連那雞兒、狗兒,餂了鼎中藥末,也得相隨而去,至今雞鳴天上,犬吠雲間。既是你已做神仙,豈有妻子偏不得道。我這有神丹三丸,特相授汝,可留其一,持歸與韋氏服之。教他免墮紅塵,早登紫府。」 子春再拜,受了神丹,卻又稟道:「我弟子貧窮時節,投奔長安親眷,都道我是敗子,並無一個慈悲我的。如今弟子要同妻韋氏,再往長安,將城南祖居舍為太上仙祠,祠中禱造丈六金身,供奉香火。待眾親眷聚集,曉喻一番,也好打破他們這重魔障。不知我師可容許我弟子否?」老君贊道:「善哉!善哉!汝既有此心,待金像鑄成之日,吾當顯示神通,挈汝升天,未為晚也!」正是: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人間敗子名。 話分兩頭。卻說韋氏自子春去後,卻也一心修道,屏去繁華,將所遺家私盡行佈施,只在一個女道士觀中,投齋度日。滿揚州人見他夫妻雲遊的雲遊,乞丐的乞丐,做出這般行徑,都莫知其故。忽一日子春回來,遇著韋氏,兩個俱是得道之人,自然不言而喻。便把老君所授神丹,付與韋氏服了,只做抄化模樣,徑赴長安去投見那眾親眷。呈上一個疏簿,說把城南祖居,舍作太上老君神廟,特募黃金十萬兩,鑄造丈六金身,供奉殿上。要勸那眾親眷,共結善緣。 其時親眷都笑道:「他兩次得了橫財,盡皆廢敗,這不必說了。後次又得一大注,做了人家。如何三年之後,白白的送與人去?只他丈夫也罷了,怎麼韋氏平時既不諫阻,又把分撥與他用度的,亦皆散舍?豈不夫妻兩個都是薄福之人,消受不起,致有今日?眼見得這座祖宅,還值萬數銀子,怎麼又要舍作道院,別來募化黃金,興鑄仙像!這等癡人,便是募得些些,左右也被人騙去,我們禮他則甚!」盡都閉了大門,推辭不管閒事。 子春夫妻含笑而歸。那親眷們都量定杜子春夫妻,斷然鑄不起金像的,故此不肯上疏。豈知半月之後,子春卻又上門,遞進一個請帖兒,寫著道:「子春不自量力,謹舍黃金六千斤,鑄造老君仙像。仰仗眾緣,法相完成,擬於明日奉像升座。特備小齋,啟請大德,同觀勝事,幸勿他辭!」 那親眷們看見,無不驚訝,歎道:「怎麼就出得這許多金子?又怎麼鑄造得這等神速?」連忙差人前去打聽,只見眾親眷門上,和滿都城士庶人家,都是同日,有一個杜子春親送請帖,也不知杜子春有多少身子。都道:「這事有些蹺蹊!」 到次日,沒一個不來。到得城南,只見人山人海,填街塞巷,合城男女,都來隨喜。早望見門樓已都改造過了,造得十分雄壯,上頭寫著栲栳大金字,是「太上行宮」四個字。進了門樓,只見殿宇廊廡,一剗的金碧輝煌,耀睛奪目,儼如天宮一般。再到殿上看時,真個黃金鑄就的丈六金身,莊嚴無比。 眾親眷看了,無不搖首咋舌道:「真個他弄起恁樣大事業!但不知這些金子是何處來的?」又見神座前,擺下一大盤蔬菜,一卮子酒,暗暗想道:「這定是他辦的齋了。縱便精潔,無過有一兩器,不消一個人,便一口吃完了。怎麼下個請帖,要遍齋許多人眾?你道好不古怪!」只見子春夫婦,但遇著一個到金像前瞻禮的,便捧過齋來請他吃些,沒個不吃,沒個不贊道甘美! 那親眷們正在驚歎之際,忽見金像頂上,透了一道神光,化做三朵白雲,中間的坐了老君,左邊坐了杜子春,右邊坐了韋氏,從殿上出來,升到空裡,約莫離地十余丈高,只見子春舉手與人眾作別,說道:「橫眼凡民,只知愛惜錢財,焉知大道!但恐三災橫至,四大崩摧,積下家私,拋於何處?可不省哉!可不惜哉!」曉喻方畢,只聽得一片笙簫仙樂,響振虛空,旌節導前,幡蓋擁後,冉冉升天而去!滿城士庶,無不望空合掌頂禮。有詩為證: 千金散盡貧何惜,一念皈依死不移。 慷慨丈夫終得道,白雲朵朵上天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