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范成大 > 吳郡志 | 上頁 下頁
人物(10)


  戴頤,字仲若。父逵,隱遁有高名。顒以父不仕,複修其業。自桐廬徙居吳,吳下士人,共為築室。聚石引泉,植林開澗。少時繁密,有若自然。乃述莊周大旨,著《逍遙論》、《禮記·中庸篇》。三吳守將及郡內衣冠,要其同遊野澤,堪行便去,不為矯介。宋國初建,辟召,並不就。文帝每欲見之,嘗謂黃門侍郎張敷曰:「吾東巡之日,當宴戴公山下也。」

  *

  陳遺,郡人,宋初為郡吏。母好食鐺底飯,遺在役,常帶一囊。每煮食,輒剝其焦以貽母。後孫恩亂,聚得數鬥,恒帶自隨。及敗逃竄,多有餓死,遺因此得活。母晝夜泣涕,目為失明,耳無所聞。遺還,入戶再拜號咽,母豁然即明。【《南史》】

  *

  何求,字子有,其先廬江人。何氏過江,自司空充並葬吳西山,為吳人。求除中書郎,不拜。隱居波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宋明帝崩,出奔國哀,除永嘉太守。求時寄住南澗寺,不肯詣台。乞於寺拜受,見許。一夕,忽乘小船逃歸吳,隱武丘山。齊拜大中大夫,又不就。【弟點,仕梁。】

  *

  杜京產,郡人。少恬靜,閉〔無〕意榮宦。郡命主簿,州辟從事,皆稱疾去。除奉朝請,亦不就。永明十年,孔稚圭、陸澄、虞驚、沈約等表薦之曰:「竊見吳郡杜京產,潔靜為心,謙虛成性。通和發於天挺,敏達表于自然。學遍玄儒,博通史子。流連文藝,沉吟道奧。奉初之朝〔朝請〕,掛冠辭世,遁舍家業,隱于太平葺宇窮岩,采芝幽澗。耦耕自足,薪歌有餘。確爾不群,淡然寡欲。麻衣藿食,二十餘載。雖古之志士,何以加之?謂宜釋巾幽谷,結組登朝。則岩穀含歡,薜蘿起抃矣。」不報。建武初,征為員外散騎侍郎,京產曰:「莊生持釣。豈為白璧所回。」辭疾不就。

  *

  陳景尚,吳人。善講誦,道釋中皆不可及。制《靈書經》,大行於世。梁邵陵王甚重之。【《抱樸子》】

  *

  何點,字子皙,求之弟。居喪,幾至滅性,真素通美,博通群書。善談論,無所與屈。世以點為孝隱士,弟嗣為小隱士,士大夫多慕從之。兄求,卒于武丘。點菜食,不飲酒。三年,腰帶滅半。宋、齊之間,累詔不就。嘗患渴,累歲不愈。後在吳中石佛寺講所晝寢,夢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夢中服之,自此而差,時人以為淳德所感。弟嗣〔胤〕。【本名,犯太祖廟諱。】

  *

  何嗣〔胤〕,字子季,仕齊為中書令,領臨海巴陵王師。拜表解職,不待報,輒去。二兄求、點,並棲隱,求無卒。至是嗣〔胤〕又隱世,號點為大山,嗣〔胤〕為小山,亦曰東山兄弟。號何氏三高。嗣〔胤〕家世少壽,惟祖尚之至七十二,嗣〔胤〕年登祖壽以上。世皆葬吳西山,乃移還吳。至吳,居武丘山西寺,講經論學,僧複隨之東境。守宰經途者,莫不畢至。戒殺,有虞人逐鹿,鹿徑來趨嗣〔胤〕。伏而不動。又有異鳥如鶴,紅色,集講堂,馴如家禽。年八十六。

  *

  孫修道,吳人,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子場,仕陳。

  *

  皇侃,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孫。少好學,師事賀場。精力專門,盡通其業,尤明三《禮》、《孝經》、《論語》。仕梁國子助教,召入壽光殿說《禮記》義,武帝善之,加員外散騎侍郎。侃性至孝,日誦《孝經》二十遍。丁母憂,還鄉,卒。聽撰《論語》、《禮記》義我,見重於世。

  *

  孫瑒,字德璉,吳人,父修道。瑒倜儻好謀略,博涉經史。仕梁,以車功封富陽侯。陳初,王琳立蕭莊於郢,召場都督郢州刺史。周將乘虛攻之,場兵不滿千人,乘城拒守,遂盡有中流之地。奉表歸陳,封襄縣侯,召為領軍將軍。文帝謂曰:「昔朱買臣願為本郡卿。豈有意乎」?改吳郡太守,給鼓吹一部,改鎮公安。為鄰境所憚,累遷五兵尚書。卒議曰桓。瑒事親以孝聞,于諸弟甚篤睦。通性泰,有財散之親友。家庭穿築,極林泉之致。歌鐘舞女,當世罕儔。嘗於山齋設講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資奉之。處己率易,不以名位驕物。巧思過人,為起部尚書。軍國器械,多所創立。後主數幸其宅,賦詩述勳德。及卒尚書令。江總為之銘志,後主又題銘後四十字,遣左戶尚書蔡征就宅,宣敕鐫之。略曰:「天長路遠,歲久靈多。功名未勒,此意如何。」時以為榮。瑒二十子,次子訓,頗知名。仕至高唐太守。

  *

  杜之偉,郡人。陳武帝命以經授衡陽獻王昌。

  *

  孫超之、全景文,皆郡人。微時,嘗與沈攸之共乘小船出都。有人止而相之曰:「君三人皆當至方伯,不驗,便是相書誤耳。」後超之果為廣州刺史。景文字弘達,齊永明中,卒于光祿大夫。

  *

  潘徽,字伯彥,郡人。性聰敏,受《禮》于鄭灼,受《毛詩》于施公,受《書》于張沖,講《莊》、《老》于張譏。並通大義,尤精三史。善屬文,能持論。秦孝王俊,令徽於馬上為賦,行一驛而成。複令為萬字文。煬帝時為京兆郡博士。

  *

  褚輝,字高明,郡人。以禮學稱於江南。煬帝微天下儒士,集內史省講論。輝博辯,無能屈者。擢太學博士。撰《禮疏》百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