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范成大 > 吳郡志 | 上頁 下頁
祠廟(1)


  至德廟,即泰伯廟。東漢永興二年,郡守麋豹建於閭門外。《辨疑志》載:吳閶門外有泰伯廟,廟東又有一宅,祀泰伯長子三郎,吳越錢武肅王始徙之城中。《纂異記》又雲:吳泰伯廟在閶門西。皮日休詩雲:「一廟爭祠兩讓君。」蓋並祠仲雍,舊矣。今廟在閶門內,東行半裡餘,門有大橋,號至德橋。乾道元年,郡守沈度重建。

  *

  《修廟記》雲:

  在禮祭法,聖王之制。祭祀其法五,其人之應法者十有四,皆古大聖賢有大功烈於民者。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夫以大聖賢有大功烈,而祀之固宜。然祀有祈焉,其施於民又厚,厚施不報,神其不吐之乎?報之之道,不獨牲牢酒醴而已。千里之邦,必有祠所。社稷則有壇,先哲則有廟。後世于廟,尤極其尊嚴。崇像設,儼侍衛。見之者,凜如也。水潦必祈,旱歎必祈,皆長吏之常事。應而有報,亦事之常。儻人其門,陟其堂,神所馮依,曾不足以障風雨,區區樽罍籃簋,何施之厚,而報之薄歟?吳門巨藩,神祠之載祀典者十數,而泰伯廟為雄甚。東漢永興二年,郡守麋豹肇建於閶門。吳越武肅王錢氏,始內徙之,國朝元祐間,太守黃履,曆考前政,若梅詢,若范仲淹,若孫覺輩,數公淫潦有祈,靡不響答。列其事於朝,有詔號至德廟。崇寧元祀,守臣吳伯舉請疏王爵,有詔封至德侯。建炎擾攘,鞠為灰燼。厥後草創,殆無以揭虔妥靈。今天子拔沈公于尚書郎,以直秘閣尹是府。至則訪及民利病,以次罷行之。其為政,寬嚴詳簡,允蹈厥中。治人事神,罔不祗肅。隆興二歲,天作淫雨,害於穡事,民不莫居。乾道改元春二月,公飭躬齋祓,走祠下而祈焉。神顧饗之,是歲麥以有秋。府從事請具牢醴以謝,公曰:「不敢廢也,然曷足以報萬分一。」於是邦人合詞而進曰:「侯之施甚厚,而廟貌不治之日久,大懼。神或怨恫,詳慶弗下。願采材而改造之。」公曰:「是吾心也。」涓日協辰,得夏五月庚戌吉。乃致昭告,乃鳩良工。斥少府之餘,閣私橐之助。環材堅甓,櫛比墉崇。宏舊基,植高楝,抗修梁。藩垣階,盡革而一新之。觀〔塑〕繪之容,若欣欣然有喜色。民無老稚,相扶攜以觀厥成。皆以手加額曰:「美哉輪焉,誠足以塞民望,而報神施矣。」風霽雨休,禾則大熟。秋九月甲子落成。幾就養府下,目睹祈應為不誣。公屬幾紀其實,既牢辭,弗獲命。若虛公之辱,是終無以揚休事而告後人也。於是乎書。

  左通議大夫、充敷文閻待制致仕曾幾記。

  *

  皮日休:一廟爭祠兩讓君,幾千年後轉清芬。當時盡解稱高義,誰敢教他莽草紛。

  陸龜蒙:故國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濕中堂。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張詠:至德本無名,宣尼以此評。能將天下讓,知有聖人生。南國奔方遠,西山道始亨。英靈豈不在,千古暮〔碧〕江橫。

  蔣堂:泰伯何為者,不以身為身。遜避天下位,奔走句吳濱。隱德照〔昭〕來世,遺祀傳斯民。籲此廉讓國,閣生廉讓人。

  *

  龔頤正作《迎享送神辭三章》雲:

  翼翼兮新宮,蘭栭兮枅桂。祥氛總總兮,高靈下隊。
  君視八弦兮。昔何殊於棄屣。今複何有兮,一席之握。惠我吳人兮,曷日(以)弭。
  於(嗟)君來兮,我心則喜。君來不來兮,我忘食事。[迎神]。

  登歌兮堂上,屢舞兮堂下。
  君來享兮清酤,溪毛陸離兮筐宮。
  蓴鯽芳鮮兮,亦有肥獰。君不來兮,使我心苦。[享神。]

  車兮載旃,舟兮揚帆。
  鼓咽咽兮君當還,君肯來兮尚盤桓。
  我心榮榮兮其無端,君不我留兮,下土囂煩。
  福我吳人兮,無疾與患。千秋萬歲兮,歌至德以何言。[送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