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董仲舒 > 董仲舒集 | 上頁 下頁
春秋陰陽


  桓公十四年八月壬申,禦廩災。

  先是,四國共伐魯,大破之于龍門。百姓傷者未瘳,怨咎未複,而君臣未惰,內怠政事,外侮四鄰,非能保守宗廟終其天年者也,故天災禦廩以戒之。

  釐公二十年五月乙已,西宮災。

  釐娶于楚,而齊媵之,脅公使立以為夫人。西宮者,小寢,夫人之居也。若曰妾何為此宮?誅去之意也。以天災之,故大之曰西宮也。

  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

  十五年,王劄子殺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誅。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禮樂為而臧之?」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宮災。

  成居喪亡哀戚心,數興兵戰代,故天災其父廟,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廟也。

  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災。

  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節三十餘年,又憂傷國家之患禍,積陰生陽,故火生災也。

  昭公九年夏四月,陳火。

  陳夏征舒殺君,楚嚴王托欲為陳討賊,陳國辟門而待之,至因滅陳。陳臣子尤毒恨甚。極陰生陽,故致火災。

  昭公十八年五月壬午,宋、衛、陳、鄭災。

  象王室將亂,天下莫救,故災四國,言亡四方也。又宋、衛、陳、鄭之君,皆荒滛于樂,不恤國政,與周室同行。陽失節則火災出,是以同日災也。

  定公二年五月,雉門及兩觀災。

  此皆奢僭過度者也。先是,季氏逐昭公,昭公死於外。定公即位,既不能誅季氏,又用其邪說,滛于女樂,而退孔子。天戒若曰:去高顯而奢僭者。

  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桓釐宮災。

  此二宮不當立,違《禮》者也。哀公又以季氏之故,不用孔子。孔子在陳聞魯災,曰:其桓、釐之宮乎!以為桓,季氏之所出;釐,使季氏世卿者也。

  哀公四年六月辛醜,亳社災。

  亡國之社,所以為戒也。天戒若曰,國將危亡,不用戒矣。《春秋》火災,屢於定、哀之間,不用聖人而縱驕臣,將以亡國,不明甚也。

  嚴公二十八年冬,大水亡麥禾。

  夫人哀姜滛亂,逆陰氣,故大水也。

  桓公元年秋,大水。

  桓弑兄隱公,民臣痛隱而賤桓。後宋督弑其君,諸侯會,將討之,桓受宋賂而歸,又背宋。諸侯由是伐魯,仍交兵結讎,伏屍流血,百姓愈怨,故十三年夏複大水。

  嚴公七年秋,大水亡麥苗。

  嚴母文姜與兄齊襄滛,共殺桓公。嚴釋父讎,複娶齊女。未入,先與之滛,一年再出,會於道逆亂,臣下賤之之應也。

  嚴公十一年秋,宋大水。

  時魯、宋比年為乘丘、鄑之戰,百姓愁怨,陰氣盛,故二國俱水。

  嚴公二十四年,大水。

  夫人哀姜滛亂不婦,陰氣盛也。

  宣公十年秋,大水、饑。

  時比伐邾取邑,亦見報復,兵讎連結,百姓愁怨。

  成公五年秋,大水。

  時成幼弱,政在大夫。前此一年再用師,明年複城鄆以強私家。仲孫蔑、叔孫僑如顓會宋、晉,陰勝陽。

  襄公二十四年秋,大水。

  先是一年,齊伐晉,襄使大夫帥師救晉,後又侵齊,國小兵弱,數敵強大,百姓愁怨,陰氣盛。

  成公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

  鼷鼠食郊牛,皆養牲不謹也。

  釐公二十一年夏,大旱。

  齊桓既死,諸侯從楚,釐尤得楚心。楚來獻捷,釋宋之執。外倚強楚,炕陽失眾。又作南門,勞民興役。諸雩旱不雨,略皆同說。

  桓公十五年春,亡冰。

  象夫人不正,陰失節也。

  成公元年二月,無冰。

  方有宣公之喪,君臣無悲哀之心,而炕陽,作丘甲。

  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實。

  李梅實,臣下強也。記曰:「不當華而華,易大夫;不當實而實,易相室。」冬水王,木相,故象大臣。

  桓公八年十月,雨雪。

  象大夫專恣,陰氣盛也。

  昭公四年正月,大雨雪。

  季孫宿任政,陰氣盛。

  定公元年十月,隕霜殺菽。

  菽,草之強者。天戒若曰,加誅于強臣。言「菽」,以微見季氏之罰也。

  文公三年秋,雨螽于宋。

  宋三世內取,大夫專殺,殺生不中,故螽先死而至。

  宣公十五年冬,蝝生。

  「蝝,螟始生也,一曰螟始生。」是時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宣是時初稅畝。稅畝,就民田畝擇美者稅其什一,亂先王制而為貪利,故應是而蝝生,屬臝蟲之孽。

  釐公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廟。

  夷伯,季氏之孚也。陪臣不當有廟。震者,雷也。晦者,雷擊其廟,明當絕去僭差之類也。

  隱公五年秋,螟。

  時公觀漁於棠,貪利之應也。

  嚴公六年秋,螟。

  先是,衛侯朔出奔齊,齊侯會諸侯納朔,許諸侯賂。齊人歸衛寶,魯受之,貪利應也。

  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其後戎執天子之使,鄭獲魯隱,滅戴,衛、魯、宋鹹殺君。

  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前事已大,後事將至者又大,則既先是魯、宋弑君,魯又成宋亂,易許田,無事天子之心。楚僭稱王,後鄭岠王師,射桓王,又二君相纂

  桓公十七年十月朔,日有蝕之。

  言「朔」不言「日」,惡魯桓且有夫人之禍,將不終日也。

  嚴公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

  「宿在東壁,魯象也。」後公子慶父、叔牙果通于夫人以弑公。

  嚴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宿在畢,主邊兵,夷狄象也。後狄滅邢、衛。

  嚴公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宿在心,心為明堂,文武之道廢,中國不絕,若線之象也。

  嚴公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魯二君弑,夫人誅,兩弟死,狄滅邢,徐取舒,晉殺世子,楚滅弦。

  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先是,齊桓行伯,江、黃自至,南服強楚。其後不內自正,而外執陳大夫,則陳、楚不附,鄭伯逃盟,諸侯將不從桓政,故天見戒。其後晉滅虢,楚圍許,諸侯伐鄭,晉弑二君,狄滅溫,楚伐黃,桓不能救。

  僖公十二年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是時楚滅黃,狄侵衛、鄭,莒滅杞。

  僖公十五年五月,日有食之。

  後秦獲晉侯,齊滅項,楚敗徐于婁林。

  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先是,大夫始執國政,公子遂如京師。後楚世子商臣殺父,齊公子商人弑君,皆自立,宋子哀出奔,晉滅江,楚滅六,大夫公孫敖、叔彭生並專會盟。

  文公十五年六月辛醜朔,日有食之。

  後宋、齊、莒、晉、鄭,八年之間,五君殺死,楚滅舒蓼。

  宣公八年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先是,楚商臣弑父而立,至於嚴王遂強。諸夏大國惟有齊、晉,齊、晉新有簒弑之禍,內皆未安,故楚乘弱橫行,八年之間,六侵伐而一滅國。伐陸渾戎,觀兵周室。後又入鄭,鄭伯肉袒謝罪。北敗晉師於泌,流血色水。圍宋九月,析骸而炊之。

  宣公十年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後陳夏征舒弑其君,楚滅蕭。晉滅二國,王劄子殺召伯、毛伯。

  宣公十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後邾支解鄫子,晉敗王師於貿戎,敗齊於鞌。

  成公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後晉敗楚、鄭于鄢陵,執魯侯。

  成公十七年十二月丁已朔,日有食之。

  後楚滅舒庸,晉弑其君,宋魚石因楚奪君邑,莒滅鄫,齊滅萊,鄭伯弑死。

  襄公十四年二月朔,日有食之。

  後衛大夫孫、甯共逐獻公,立孫剽。

  襄公十五年八月丁已,日有食之。

  先是晉為雞澤之會,諸侯盟,又大夫盟。後為湨梁之會,諸侯在而大夫獨相與盟,君若綴斿,不得舉手。

  襄公二十年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陳慶虎、慶寅蔽君之明,邾庶其有叛心。後庶其以漆、閭丘來奔,陳殺二慶。

  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晉欒盈將犯君,後入于曲沃。

  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宿在軫、角,楚大國象也。後楚屈氏譖殺公子追舒,齊慶封脅君亂國。

  襄公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後衛侯入陳儀,寧喜弑其君剽。

  襄公二十四年八月癸已朔,日有食之。

  比食又既,象陽將絕,夷狄主上國之象也。後六君弑,楚子果從諸侯伐鄭,滅舒鳩,魯往朝之,卒主中國伐吳,封慶封。

  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蔡侯通於世子之妻,莒不早立嗣,後閽戕吳子,蔡世子般弑其父,莒人亦弑君,而庶子爭。

  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先是,楚靈王弑君而立,會諸侯,執徐子,滅賴。後陳公子招殺世子楚而滅之,又滅蔡。後靈王亦弑死。

  昭公十七年六月甲戍朔,日有食之。

  時宿在畢,晉國象也。

  昭公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周景王老,劉子、單子專權,蔡侯朱驕,君臣不悅之象也。後蔡侯朱果出奔,劉子、單子立王猛。

  昭公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宿在心,天子之象也。後尹氏立王子朝,天王居於狄泉。

  昭公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宿在胃,魯象也。後昭公為季氏所逐。

  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宿在心,天子象也。時京師微弱,後諸侯果相率而城周,宋中幾亡尊天子之心,而不衰城。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後鄭滅許,魯陽虎作亂,竊寶玉大弓。季桓子退仲尼,宋三臣以邑叛。

  定公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後晉三大夫以邑叛,薛弑其君,楚滅頓、胡,越敗吳,衛逐世子。

  定公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宿在柳,周室大壞,夷狄主諸夏之象也。明年,中國諸侯果累累從楚而圍蔡,蔡恐,遷於州來。晉人執戎蠻子歸於楚京師是也。

  嚴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中星隕如雨。

  常星二十八宿者,人君之象也。眾星,萬民之類也。列宿不見,象諸侯微也。眾星隕墜,民失其所也。夜中者,為中國也。不及地而複,象齊桓起而救存之也。鄉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國其良絕矣。

  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孛者,惡氣之所生也。謂之孛者,言其孛孛有所妨蔽,闇亂不明之亂也。北斗,大國象。後齊、宋、魯、莒、晉皆弑君。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

  大辰,心也。心為明堂,天子之象。後王室大亂,三王分爭,此其效也。

  哀公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孛於東方。

  不言宿名者,不加宿也。以辰乘日而出,亂氣蔽君明也。明年,春秋事終。

  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鶂退飛過宋都。

  象宋襄公欲行伯道,將自敗之戒也。石,陰類,五,陽類,自上而隕,此陰而陽行,欲高反下也。石與金同類,色以白為主,近白祥也。鶂,水鳥,六陰數,退飛,欲進反退也。其色青,青鳥也,屬￿貎之不恭。天戒若曰,德薄國小,勿持炕陽,欲長諸侯,與強大爭,必受其害。襄公不寤,明年,齊桓死,伐齊喪,執滕子,圍曺,為盂之會,與楚爭盟,卒為所執。後得反國,不悔過自責,復會諸侯伐鄭,與楚戰於泓,軍敗身傷,為諸侯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