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段成式 > 酉陽雜俎 | 上頁 下頁
物異(1)


  秦鏡,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餘,照人五藏,秦皇世號為照骨寶。在無勞縣境山。

  風聲木,東方朔西那汗國回,得風聲木枝,帝以賜大臣。人有疾則枝汗,將死則折,應「人生年未半枝不汗」。

  漢高祖入咸陽宮,寶中尤異者有青玉燈。檠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則鱗甲皆動,炳煥若列星。

  珊瑚,漢積翠池中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是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為烽火樹。夜有光影,常似欲燃。

  石墨,無勞縣山出石墨,爨之彌年不消。

  異字,境山西有石壁,壁間千餘字,色黃,不似鐫刻,狀如科鬥,莫有識者。

  田公泉,華陽雷平山有田公泉。飲之除腸中三蟲。用以浣衣,勝灰汁。

  螢火芝,良常山有螢火芝,其葉似草,實大如豆,紫花,夜視有光。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竅洞徹,可以夜書。

  石人,尋陽山上有石人,高丈餘。虎至此,輒倒石人前。

  冬瓜,晉高衡為魏郡太守,戍石頭。其孫雅之在廄中,有神來降,自稱白頭公,所拄杖光照一室。又有一物如冬瓜,眼遍其上也。

  豫章船,昆明池漢時有豫章船一艘,載一千人。

  銅駝,漢元帝竟甯元年,長陵銅駝生毛,毛端開花。

  篊,晉時錢塘有人作篊,年收魚億計,號為萬匠篊。

  碑龜,臨邑縣北有華公墓,碑尋失,唯趺龜存焉。石趙世,此龜夜常負碑入水,至曉方出,其上常有萍藻。有伺之者,果見龜將入水,因叫呼,龜乃走,墜折碑焉。

  陸鹽,昆吾陸鹽周十餘裡,無水,自生天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則全盡。潁陽碑,魏曹丕受禪處,後六字生金。司馬氏金行,明六世遷魏也。

  泉,元街縣有泉,泉眼中水交旋如盤龍。或試撓破之,尋手成龍狀。驢馬飲之,皆驚走。

  石漆,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

  麝袱,晉時有徐景,于宣陽門外得一錦麝袱。至家開視,有蟲如蟬,五色,後兩足各綴一五銖錢。

  玉龍,梁大同八年,戍主楊光欣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腹中容鬥餘,頸亦空曲。置水中,令水滿,倒之,水從口出,水聲如琴瑟。水盡乃止。

  木字,齊永明九年,秣陵安明寺有古樹,伐以為薪,木自然有「法大德」三字。

  木簡,齊建元初,延陵季子廟舊有湧井,井北忽有金石聲,掘深二尺,得湧泉。泉中得木簡,長一尺,廣一寸二分,隱起字曰「盧山道士張陵再拜謁」。木堅而白,字色黃。赤木,宗廟地中生赤木,人君禮名得其宜也。

  紅沫,練丹砂為黃金,碎以染筆,書入石中,削去逾明,名曰紅沫。

  鏡石,濟南郡有方山,相傳有奐生得仙於此。山南有明鏡崖,石方三丈,魑魅行伏,了了然在鏡中。南燕時,鏡上遂使漆焉。俗言山神惡其照物,故漆之。

  承受石,築陽縣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時有見此石根如竹,色黃。見者多凶,俗號承受石。

  錐,中牟縣魏任城王台下池中,有漢時鐵錐,長六尺,入地三尺,頭西南指,不可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