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陳子昂 | 上頁 下頁 |
陳子昂簡介 |
|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遂甯市射洪縣(今四川省射洪市)人。 父陳元敬早年以明經擢第,後隱居射洪東山。陳子昂出生于富有的家庭,早年喜愛跑馬打獵,不好學,慷慨遊俠,「年十八未知書」。後來在學校看到學子刻苦勤學,遂至金華山鄉校,發憤讀書。 唐高宗開耀元年(682年),入京,游於太學,次年應試不第,返鄉。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陳子昂24歲進士及第。此年高宗駕崩於洛陽,他上書闕下將高宗靈駕西歸乾陵。武則天很欣賞他的文才,拜為麟台(秘書省)正字,之後曆官至右拾遺。 通天元年(696年),武攸宜北伐契丹,陳子昂為記室,主撰軍中一切文件。後辭官回家。縣令段簡榨取他家錢財,誣陷入獄,憂憤而死。也有人說是陳子昂得罪了武三思,因而被武三思命段簡將其殺害。(見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但沈亞之已是百年後的人了,說法不一定可靠。) 陳子昂是唐詩革新、古文運動的先驅者。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說道:「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故有「唐詩詩祖」之稱。因其詩「風格激昂,詞意高俊」,有漢魏之風,故也被稱為詩骨。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陳子昂批評六朝南朝齊至南朝梁期間,詩體「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其代表作為《感遇》詩38首,旨在抨擊時弊,抒寫情懷,還有《登幽州台歌》等。他的詩歌創作在唐代頗有影響。他主張漢魏風骨,提倡風雅比興,對唐詩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其詩風高昂清峻,雄渾蒼涼,語言深沈質樸。其友人盧藏用說他「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文一變」。文學理論主張:一為提倡漢魏風骨和風雅寄興。二為反對齊梁詩風。此外陳子昂一說也是古琴曲《平沙落雁》的作者。 明弘治年間楊澄校刻楊春本《陳伯玉文集》10卷。四庫全書收錄有《陳拾遺集》。 陳子昂有子陳光,官至朝議大夫。孫陳易輔及陳簡輔,易輔官至監察禦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