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唐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三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3)


  紹遂自往太原,李氏潛歸鄠縣別墅,散家貲,聚徒眾,適李淵從弟神通,也亡入鄠縣山中,與長安大俠史萬寶等,起兵應淵。李氏即與神通合兵,攻下鄠縣,又令家奴馬三寶,招致關中群盜,如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皆聯絡一氣,略取盩厔武功始平諸縣,有眾七萬。左親衛段綸,曾娶淵妾生女,亦聚徒藍田,得萬餘人,與李氏結為聲援。會聞淵已渡河,即由李氏致書稟淵,曆敘神通合兵,及群盜歸降始末。淵喜出望外,因囑柴紹往迎。紹正憶念得很,驟得這種喜報,不覺神情飛舞,當下一躍出門,招呼數百騎兵,歡迎佳偶去了。

  紹去後,神通及段綸,俱遣使迎淵,就是一班降盜,也都馳表輸誠。淵命神通為光祿大夫,段綸為金紫光祿大夫,又作書慰勞群盜,各授官階,令仍照舊居,聽敦煌公世民調遣。世民趨軍西進,沿途群盜趨附,幾不勝數。及至涇陽,連營數裡,約得九萬人。隰城尉房玄齡,走謁軍門,世民一見如故,署官記室參軍,引為謀主。兩人互談軍事,娓娓忘倦,幾乎相知恨晚。可巧柴紹夫妻,亦引軍到來,世民欣然出迎。但見那姊氏首戴雉尾,身環獸甲,腰佩七星寶劍,足踏三寸蠻靴,端的是將門女子,巾幗英雄。極力誇獎。後面隨著柴紹,及兵士萬余人,望將過去,統是糾糾武夫,無一羸弱,此時也不禁驚喜交集,眉宇生春,隨即向姊拱手道:「阿姊辛苦了!」

  李氏笑答道:「特來幫助兄弟!」

  世民稱謝。又與柴紹握敘數語,乃令來兵左右駐紮,自引二人入帳,詳敘多時,二人複出駐本營。紹居左,李氏居右,各置幕府。當時號李氏營為娘子軍。

  世民複進兵阿城,軍律嚴明,隊伍不亂。一面遣使稟淵,請會師同赴長安。淵已自長春宮出發,至永豐倉,發粟餉軍,進屯馮翊,命劉弘基殷開山等,分兵西略扶風。城中出兵迎戰,為弘基擊敗,向淵告捷。淵喜得捷音,又接到世民軍報,乃複啟節西行。所過離宮園苑,概令撤銷;遣歸宮女,各還親屬。想無尹張二人的美色。及抵長安,世民早已駐軍待著,兩下會師,共得二十余萬。淵命各依壁壘,毋得侵掠民居,並遣使至城下,傳諭守吏,願擁立代王。

  代王侑系煬帝孫,故太子昭季子,太子早卒,遺子三人,長子倓封燕王,侗封越王,侑封代王。越王侗留守東都,代王侑留守西京,西京便是長安,由京兆內史衛文升等,輔侑守城。文升年已衰老,聞淵軍抵城下,憂悸成疾,不能視事。獨左翊衛將軍陰世師,郡丞骨儀,調兵守禦。淵遣人諭意,被他斥回,乃督諸軍攻城,並約將士入城後,毋得犯隋氏七廟及代王宗室,有敢違令,夷及三族!

  將士奉令攻撲,城上矢石交下。孫華冒險越濠,搖旗欲登,被流矢射中要害,竟致隕命。於是淵軍益憤,努力進攻,前仆後繼,連日不退。軍頭雷永吉,左執刀、右持盾,首先登城,餘眾隨上,殺散城頭守卒,逾城開門,迎納淵軍。陰世師骨儀等,尚率眾巷戰,先後為淵軍所擒。衛文升聞城已被陷,立即駭死。代王侑在東宮,當然是嚇做一團,左右逃命要緊,四處奔散。惟侍讀姚思廉,保護代王,從容侍側。淵軍鼓噪入殿,思廉厲聲呵止道:「唐公舉義兵到此,系為匡輔帝室起見,爾等何得無禮?」【此人頗有膽氣。】

  眾聞言,頗為愕然,還立庭下。淵下馬趨入,仍執臣禮見代王,並請代王遷居大興殿后廳。代王年僅十三,能有甚麼主意?且見他兵刃環庭,只是抖個不住。思廉到此,也屬沒法,乃扶代王至閣下,泣拜而去。淵退寓長樂宮,與民約法十二條,悉除隋苛禁,然後牽出陰世師骨儀等十餘人,責他貪婪苛酷,兼拒義兵,喝令斬首。可為妾子智雲復仇。所有囚犯,多令釋放。

  唯馬邑郡丞李靖,也在獄中,由淵問他犯罪情由。靖笑道:「我未嘗犯罪,聞公舉事,無從告變,所以自入囚車,令長官傳送江都,以便密告天子。不料到了長安,偏值公來圍城,城守未知我計,因將我暫行羈住。」

  淵聽這數語,便勃然大怒道:「你敢告發我麼?左右與我推出正法。」

  靖大呼道:「公興義兵,欲平天下暴亂,乃竟以私怨殺壯士麼?」【豪爽。】

  淵不答,左右即上前擁出李靖,至外行刑,忽有一人入阻道:「殺不得!殺不得!」

  正是:

  他日應登名將錄,此時特遣救星來。
  畢竟何人來救李靖,下回再行報明。

  *==*==*

  李氏之旗開得勝,在霍邑一戰,李氏之馬到成功,在長安一役。淵軍初至賈胡堡,天雨連綿,久留不進,老生不能出城掩擊,其無勇可知。一戰而敗,隕首城濠,固其宜也。然李氏得此一勝,而軍心始堅,故本回敘霍邑戰事,有聲有色,較為奪目。長安為李唐根據地,據關中以定天下,勢如建瓴,非經李世民之定計長驅,則屯兵河東,成否尚未可必。故長安一役,為隋唐興亡之大關鍵,敘述自應從詳。中間插入娘子軍一段,格外摹神。蓋巾幗英雄,為歷史中僅見之事,不如此摹寫,未足以顯平陽公主之威名。淵有俠妻,有奇兒,有智女;此其所以終成帝業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