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清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回 舉總統孫文就職 遜帝位清祚告終(2)


  皇族見良弼非常決裂,恰也膽大起來,隨聲附和。會議仍然無效。過了兩三日,袁大臣出東華門,遇著炸彈,未被擊中,恰拿著刺客三名。偏偏這良弼從外歸家,突被炸彈擊斃。拿住刺客,據供是民党彭家珍,也不知是真是假。家珍當時受戮,無從細詢。自是清皇族個個驚慌,逃的逃,躲的躲,哪個還敢來反對遜位?

  在鄂統領段祺瑞,複聯合北方將弁四十二人,電請遜位。隆裕太后不得已,授總理大臣袁世凱特權,電告民國代表伍廷芳,商議優待清室條件。彼此又辯論數日,適值汪兆銘等,釋放回南,參贊和議,于優待清室事,恰主張從厚,才得磋商定局。

  袁總理稟明隆裕太后,且再請皇族議定。隆裕太后含淚道:「他們都已擁資走避了,剩我母子兩人,還有何說?你去擬旨便是。」

  言畢,痛哭一場。【袁大臣卻要暗笑。】還是袁總理勸慰數語,才行退出。隨即擬定三道諭旨,入呈太后瞧閱。太后只得鈐印禦寶,鈐寶時,兩手亂顫,一行一行的淚珠兒,流個不休,隨把諭旨交與袁總理。袁總理也即署名,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華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頒佈天下。

  第一道諭旨雲: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下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第二道諭旨雲: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飭內閣與民軍,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茲據複奏,民軍所開優待條件,於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先皇陵制,如舊妥修各節,均已一律擔承。皇帝但卸政權,不廢尊號,並議定優待皇室八條,待遇滿蒙回藏七條,覽奏尚屬周到。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實有厚望焉!
  欽此。

  (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佈贊成共和政體,中華民國于大清皇帝辭退之後,優待條件如下: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圓,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 德宗陵寢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 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乙)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舊。
  (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家之私權及公權,與國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產,一體保護。
  (四)清皇族免當兵之義務。

  (丙)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

  (一)與漢人平等。
  (二)保護其原有之私產。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
  (四)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
  (五)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
  (六)從前營業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
  (七)滿蒙回藏原有之宗教,聽其自由信仰。

  第三道諭旨雲: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現在新定國體,無非欲先弭大亂,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數之民心,重啟無窮之戰禍,則大局決裂,殘殺相尋,勢必演至種族之慘痛,將至九廟震驚,兆民荼毒,後禍何忍複言?兩害相形,惟取其輕者,正朝廷審時觀變,痌瘝吾民之苦衷。爾京外臣民,務當善體此意,為全域熟權利害,勿得挾虛憍之意氣,逞偏激之空言,致國與民兩受其禍。著民政部步軍統領姜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于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至國家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內列閣府部院,外建督府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為一人一家而設。爾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時艱,慎供職守,應即責成各長官,敦切勸誡,毋曠職守,用副夙昔愛撫庶民之至意!欽此。

  清帝退位,南北統一,臨時大總統孫文,因袁世凱推翻清室,有功民國,【至此點眼。】特把大總統位置,完全讓與。大眾亦多半贊成。於是內閣總理袁大臣,遂任民國第二次臨時大總統。至若副總統位置,當南京會議時,曾推黎都督元洪,不復再選。從此「帝德皇恩」的字樣,一概刪除。【回應首回起筆。】這位隆裕太后,自宣佈共和後,寂居宮禁,抑鬱寡歡,至次年冬間,積成脹疾,奄奄而逝。上諡為孝定景皇后,清室事從此了結。全部《清史通俗演義》,亦就此告終。

  統計清自天命建號,至宣統退位,共二百九十六年,自順治入關,至宣統退位,共二百六十八年。小子於此書告成後,擬再從各省光復起,至袁總統謝世止,把民國歷年大事,演成小說,陸續出版,以供諸君續閱。但現在筆禿墨幹,腦枯力敝,只好休息數天,與諸君期諸他日。諸君少待,還有幾句俚詞,作為全部小說的尾聲:

  清自攝政始,複以攝政終。
  順治推早慧,宣統亦幼聰。
  孝莊與孝定,權位毋乃同。
  得國由吳力,遜位本袁功。
  一往又一複,天道如張弓。
  寄語後起者,為國應效忠!
  努力懲覆轍,毋以私害公!
  皇帝不足貴,何苦效乃翁?

  此詩歸結全書宗旨。

  *==*==*

  民國成立,自南京組織臨時政府始。孫中山以二十載之苦心,始得躬逢其盛,不可謂非有志竟成之舉。惟推倒清室,則實自袁項城成之。袁之才具智術,實出民党諸人上。而慶王弈劻、攝政王載澧,以及滿廷諸皇族,更無一足與袁比。袁固亂世之雄哉!若隆裕太后之決計主和,下詔遜位,雖出於中外之逼迫,不得已而使然,然較諸固執成見,貽害生靈者,殆有間焉。著書人或詳或略,若抑若揚,皆斟酌有當,非漫以鋪敘見長,成名為小說,實侔良史。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鑒,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