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清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九十二回 居大內聞耗哭遺臣 處局外嚴旨守中立(3) |
|
當下與克女士商議,傳述太后的意思,克女士頗能體會,格外遷就,每日臨繪一小時,繪至兩星期才罷。及呈與太后,果然眉目如生。與拍照相似。太后很是喜歡,命賞千金。古人千金買骨,慈禧後獨千金買容。誰知憂喜相尋,一喜之後,又是一憂。宮監報到消息,說是日俄將要開戰,把東三省作交戰場。【東三省是中國幅員,如何被外人作為戰場?】太后又未免焦勞。 這日俄開戰的事情,從何而起?小子先將原因表明。原來拳匪擾亂時,黑龍江將軍壽山,阿附端王,立意排外。適俄兵入黑龍江,欲假道黑龍江省城,至哈爾濱保護鐵路。哈爾濱在省城西南,系滿洲鐵路的中心點,壽山非但不允,反出兵去攻哈爾濱,一面厲兵秣馬,反由受琿城侵入俄境。 【自討苦吃。】 俄人正苦無隙可乘,得了這個好機會,遂磨拳擦掌,分三路進發。東路由琿春,中路由三姓,兩路趨援哈爾濱。西路陷愛琿,擊斃副都統鳳翔,並將中俄交界的屯駐旗人,統驅入黑龍江,進攻齊齊哈爾。【即黑龍江省城。 】 壽將軍束手無策,只有一條死路,還可走得,遂仰藥自盡,俄軍合趨吉林,轉向奉天,所至蹂躪。清兵及官吏,無一敢抗,東三省幾盡歸俄人掌握。奉天將軍增祺,鑒了壽山覆轍,遇著俄兵,事事聽命。俄兵陸續增添,多至十八萬人。等到北京議和後,俄使特別要挾,擬把東三省利權,一概取去。李相不從,俄使多方恫喝,強迫李相簽押。東南督撫及士紳,聯電力爭,英日兩國,也有違言,李相氣憤成病,竟至不起。東三省事,暫從緩議。 至光緒二十八年,始由慶王弈劻,大學士王文韶,與俄使雷薩爾,訂交收東三省條約。東三省的俄兵,限十八個月內,分三期撤退。此約定後,總道俄國如約撤兵,誰知俄國狡猾得很,第一次屆期,只略略減退幾名。第二次屆期,俄兵一個不去,反在吉林增加兵額,中國不敢詰責。 那時虎視東業的日本國,與英國密訂攻守同盟,又聯合了美國,勸清政府急開放滿洲,作為各國通商場,免得俄人壟斷。清政府就將此言照會俄使,俄使百計阻撓,俄兵又遷延未撤。於是日人不肯坐視,自與駐日俄使,直接會商,硬要俄國撤兵。俄使不允所請,竟致兩國決裂,於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宣戰,把遼東作了戰場。 看官!你想這女掌男權,統轄全國的慈禧太后,【女掌男權,統轄全國八字,正是西太后的好頭銜。】焉有不耽憂之理?立召滿漢王大臣入宮,面議這事。當時滿大臣領袖,要算慶親王弈劻,漢大臣領袖,要算孫家鼐、瞿鴻璣。各人談論多時,議定了一個良法,奏聞太后。太后道:「東三省系祖宗陵寢所在,關係甚大。汝等議定這麼計策,可保陵寢無礙麼?」 慶王道:「俄日戰線,想必不惹著陵寢,當可無虞。」 太后道:「且電問各省疆吏,是否贊同?」 慶王遵旨,即命軍機處擬電拍發。隔了一天,各省將軍督撫,多覆電贊成,複由慶王匯稟太后,太后就令擬好諭旨,頒發出去。諭雲: 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軫念彼此均系友邦,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著各省將軍督撫,通飭所屬文武,並曉諭軍民人等,一體欽遵,以篤邦交而維大局,勿得疏誤!特此通諭知之!欽此。 這道諭旨,乃就萬國公法,援引局外中立一條,做了火燒眉毛的擋牌。兩客交鬥於門內,主人反作鼾睡,也是千古奇聞。複諭令駐紮俄日兩國的欽使,諮照他外部,宣佈中立意旨。俄國沒甚答覆,只日本恰聲請中國仍須防守,由駐日楊欽使電聞。 太后遂派馬提督玉昆帶兵十營駐山海關,郭總兵殿輔帶兵四營,駐張家口,複令駐日楊欽使,與日本鄭重交涉,凡東三省的陵寢宮殿,及城池官衙,人命財產,交戰國不得損傷。戰後無論誰勝,東三省的主權,仍應歸中國云云。日本總算應允,然後酌定全國中立章程,及遼東戰地界限規則,頒佈中外。 不到幾日,遼左方面,鼓聲冬冬,炮聲隆隆,日俄兩國的海陸軍,竟開起戰仗來了。太后甚注意日俄戰事,每日飭人採購西報,叫德菱譯呈。開戰的起手,是海軍交綏,仁川的俄艦,統被日軍擊沉。旅順口黃金山下的俄艦,又遭日軍轟沒。嗣後乃是陸軍對壘,日軍入遼東半島,連敗俄兵,九連、鳳凰、牛莊、海城等處,次第被日軍佔據。太后向德菱道:「俄大日小,不意反為日敗。」 德菱道:「行軍全仗心力,不論眾寡。日人此番打仗,上下一心,聞得男子荷械從軍,婦人盡撤簪珥,充作軍餉,所以臨陣無前,屢次獲勝。」 太后點頭,隨又道:「日勝俄敗,遠東尚可保全,我的憂心,到也可消釋一二了。」 【恃人不恃己,何足解憂?】 言未已,外面又遞進西報,由德菱譯出,呈與太后。太后接著,不覺驚異,正是:優勝劣敗,弱肉強食。國運靡常,所視惟力。 欲知太后驚異緣由,試看下回自知。 *==*==* 慈禧後之喜諛好奢,曾見近今印行之《清宮五年記》,原書即德菱女士所著。本回第節錄一二,而慈禧後之性情舉止,已可概見。拳匪之亂,聯軍入京,為慈禧後一大懲創,至回京以後,不思發憤圖強,猶戀戀於珠寶首飾,寶非所寶,不亡何待?榮祿為慈禧一生之忠僕,榮祿死而慈禧失一臂助,恤典特優,固無足怪。惟遺折中有精選官吏,及顧恤民力,培養元氣等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慈禧胡不力行之耶? 至如日俄之戰,禍仍胎自拳亂,清庭不敢袒俄,又不敢袒日,僅守局部中立,坐視關東之橫被兵革,未由保護,天下之痛心疾首,孰逾於此?當時或有以日人仗義,出於抗俄,為中國幸者。夫日本何愛清室?又何愛中國?不過報宿憤,爭權勢。昔俄以索還遼東抗日本,今日本遂亦以迫還關東抗俄,要之皆利我之東三省耳。觀此回不能無恨於拳亂,並不能無憾於慈禧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