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清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六回 御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酋遭擒(1) |
|
卻說孝賢後崩逝後,已是小祥,乾隆帝至梓宮前親奠一回。奠畢,慈甯宮傳到懿旨,宣召乾隆帝進宮。到太后前請過了安,太后道:「現在皇后去世,已滿一年,六宮不可無主,須選立一人方好。」 乾隆帝嘿然不答。【其將誰語?】 太后道:「宮內妃嬪,哪一個最稱你意?」 乾隆帝道:「妃嬪雖多,沒一個能及富察,奈何?」 【富察二字,含糊得妙。】 太后道:「我看嫻貴妃那拉氏,人頗端淑,不妨升她為後。」 乾隆帝沈吟半晌,便道:「但憑聖母主裁!」 太后道:「這也要你自己願意。」 乾隆帝平日頗盡孝道,至此也不欲違逆母命,沒奈何答了一個「願」字。退出慈甯宮,又輾轉思想了一番,【想什麼?】乃於次日下旨,冊封嫻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那拉氏不即立後,乾隆帝之意可知。】直到孝賢皇后二周年,尚未冊立正宮,經太后再三催促,方立那拉氏為皇后。【參商之兆,已萌於此。】 此時鄂爾泰已死,張廷玉亦因老乞歸,鄂、張二人,本受世宗遺旨,身後俱得配享太廟,嗣因鄂、張各存黨見,朝官依附門戶,互相攻訐,事為乾隆帝所聞,心滋不悅。廷玉乞歸時,又堅請身後配享,觸忤龍顏,嚴旨詰責,追繳恩賜物件,革去伯爵,並不令配享。【硬要做滿族奴才,致觸主怒,何苦何苦!】廷玉驚慌得了不得,後來一病身亡,總算乾隆帝優待老成,仍令配享太廟,廷玉好瞑目了。這是後話。 乾隆帝因宮廷中事,都未愜意,不免煩惱,便想到別處閒遊,借作排遣。十五年春季,奉了皇太后,巡幸五臺山,秋季又奉皇太后臨幸嵩嶽,兩處遊玩,仍不見有什麼消遣的地方。他想外省的景致,還不及一圓明園,就時常到圓明園散悶,這日,在園中閒逛,起初是天氣陰沈,不甚覺得炎熱,到了午後,雲開見日,遍地陽光,掌蓋的忘攜禦蓋,被乾隆帝大加申斥,忽隨從中有人說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 乾隆帝便問道:「誰人說話?」 【那人便跪倒磕頭。】 乾隆帝見他唇紅齒白,是一個美貌的少年,隨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稟道:「奴才名和珅,是滿洲官學生,現蒙恩充當鑾儀衛差役,恭奉禦輿。」 乾隆帝道:「你是官學生,充這舁輿的差使,未免委屈,朕拔你充個別樣差使,可好麼?」 和珅感激的了不得,便磕了九聲響頭,朗聲道:「謝萬歲萬萬歲天恩!」 和珅初蒙主知,已極意貢諛,望而知為妄臣。乾隆帝便令他跟住身後,有問必答,句句稱旨,引得龍心大開,回到宮中,竟命他作宮中總管。這和珅驟膺寵眷,打疊精神,伺候顏色,乾隆帝想著什麼,不待聖旨下頒,他已暗中覺察,十成中總管八九成,因此愈加寵任,乾隆帝竟日夜少他不得,後人說他是彌子瑕一流人物,小子無從搜得確據,不敢妄說。 只乾隆帝素愛冶遊,得了和珅以後,越加先意承志,說起南邊風景,很是繁華。 乾隆帝道:「朕亦想去遊幸一次,只慮南北迢遙,要勞動宮民,花費許多金錢,所以未決。」 和珅道:「聖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並沒有多少怨諮,反都稱頌聖祖功德。古來聖君,莫如堯舜。《尚書·舜典》上,也說五載一巡狩,可見巡幸是古今盛典,先聖後聖,道本同揆,難道當今萬歲,反行不得麼?況且國庫充盈,海內殷富,就使費了些金銀,亦屬何妨。」 乾隆帝生平,最喜仿效聖祖,又最喜學著堯舜,聽了和珅一番言語,正中下懷,自來英主多願愛民,後來亦多被小人導壞,漢武、唐玄與清高宗皆此類也。便道:「你真是朕的知己!」 遂降旨預備南巡。和珅討差,督造龍舟,建得窮工奇巧,備極奢華,把康、雍兩朝省下的庫儲,任情揮霍,好象用水一般;和珅從中得了數十萬好處,乾隆帝還獎他辦事幹練,升他做了侍郎。這叫做升官發財。和珅複飛諮各省督撫,趕修行宮,督撫連忙募工修築,又把水陸各道,一律疏通,準備巡幸。 乾隆十六年春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啟鑾,宮中挑選了幾個妃嬪,作為陪侍,皇后獨沒福隨游,伉儷之情可想。外面除留守人等,盡令扈從,儀仗車馬,說不勝說,數不勝數。開路先鋒,便是新任侍郎和珅,御駕所經,督撫以下,盡行跪接,一切供奉,統由和珅監視。和珅說好,乾隆帝定也說好,和珅說不好,乾隆帝定也說不好。督撫大員,都乞和珅代為周旋,因此私下饋遺,以千萬計。 兩宮舍陸登舟,駕著龍船,沿運河南下,由直隸到山東,從前已經遊歷,沒甚可玩,只在濟寧州耽擱一日。由山東到江蘇,六朝金粉,本是有名,乾隆帝為此而來,自然要多留幾天。揚州住了好幾日,蘇州又住了好幾日,所有名勝的地方,無不遊覽。蘇杭水道最便,複自蘇州直達杭州,浙省督撫,料知乾隆帝性愛山水,在西湖建築行宮,格外軒敞。兩宮到了此地,遊遍六橋三竺,果覺得湖山秀美,逾越尋常。 乾隆帝非常喜悅,不是題詩,就是寫碑;有時腦筋笨滯,命左右詞臣捉刀,並召試諸生謝墉等,賞給舉人,授內閣中書。又親祭錢塘江,渡江祭禹陵,複回至觀潮樓閱兵。 忽報海甯陳閣老,遣子接駕,乾隆帝奇異起來,還是太后叫他臨幸一番,太后應已覺著了。遂自杭州至海寧。此時陳閣老聞御駕將到,把安瀾園內,裝潢得華麗萬分,陳府外面的大道,整治得平坦如鏡,隨率領族中有職男子,到埠頭恭候。隔了數時,遙見龍舟徐徐駛至,拍了岸,便排班跪接,奉旨叫免。陳閣老等候兩宮上岸登輿,方謝恩而起,恭引至家。陳老夫人,亦帶了命婦,在大門外跪迎,兩宮又傳旨叫免,乃起導兩宮入安瀾園,下輿升坐。接駕的一班男婦,複先後按次叩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