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明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九回 劉伯溫定計破敵 陳友諒挈眷逃生(1)


  卻說青田名士,迭征乃至。這人為誰?系姓劉名基,字伯溫,就是翊贊朱氏,創成明室的第一位謀臣。【鄭重出之。】先是元至順間,基舉進士,博通經史,兼精象緯學,時人論江左人物,推基為首,以為諸葛孔明,不過爾爾。江浙大吏,屢征不出,至石抹宜孫守處州,經略使李國鳳屢稱基才,請他重用。宜孫僅召為府判,不與兵事,基仍棄官歸青田。時黃岩人方國珍,據溫、台、慶元等路,騷擾浙邊,大吏猶專事羈縻,不加討伐,基屢請嚴剿,不見從,乃歸募同志,部勒成軍,借避寇患。及胡大海下處州,聞名往聘,基仍謝絕。大海乃請命元璋,齎幣往聘,猶不肯起。及元璋命總制孫炎,致書固請,乃慨然道:「我昔遊西湖,見西北有異雲,曾謂是天子氣,十年後當應在金陵。今朱氏創興,禮賢下士,應天順人,我不妨前往,助他一臂,得能有成,也不負我生平志願了。」

  於是束裝就道,徑詣應天。

  元璋聞他來見,忙下階恭迎,賜以上坐,從容與論經史,及諮以時事,基應對如流,暢談要策,共得十八條。元璋喜甚,便道:「我為天下屈先生,先生幸毋棄我!如有指陳,願安受教。」

  【可謂虛己以聽。】

  基乃語元璋道:「明公據有金陵,甚得地勢,但東南有張士誠,西北有陳友諒,屢為公患。為明公計,必須掃除二寇,方可北定中原。」

  元璋蹙額道:「這兩人勢頗不弱,如何可以剿滅?」

  基答道:「禦敵當權緩急,用兵貴有次序,張士誠一自守虜,尚不足慮,陳友諒劫主稱兵,地據上游,無日忘金陵,應先用全力,除了此害。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造成王業,明公曾亦設此想麼?」

  【確是坐言起行之計,不比前文進謁之士,專務泛論,無裨軍謀。】

  元璋道:「先生妙計,很是佩服,此後行軍,全仗先生指導!」

  基始應聲而出。元璋即命有司築禮賢館,使基入居,宋濂、章溢、葉琛三人,亦住館內。嗣命濂任江西等處儒學提舉,並遣世子受經。授章、葉為營田司僉事。惟留基入主軍務,事無大小,一律諮詢。基頗感知遇,遂壹意參贊,知無不言。元璋嘗呼為先生而不名,語人時,每比基為張子房,不愧留侯。真所謂君臣相遇,如魚得水了。

  元璋方簡閱軍馬,準備出師,忽聞陳友諒挾了徐壽輝,艤舟東下,進攻太平,正擬遣將往援,忽由太平逃來潰兵,稟稱太平失陷,花將軍闔門死事,連知府許瑗,院判王鼎,統已殉節了。【敘太平被陷事,恰先述稟報,後及詳情,是倒戟而出之法,與上文各節不同。】

  元璋不禁失驚道:「有這般事麼?我的義兒文遜,怎麼樣了?」

  來兵答道:「想亦盡忠了。」

  元璋失聲大慟,經諸將從旁勸解,尚是流涕不止。原來黑將軍花雲與元璋養子朱文遜,同守太平。及友諒來攻,兩人率兵三千名,鏖戰三日,友諒不能入。會大雨水漲,友諒引巨舟薄城西南,令士卒夜登舟尾,緣梯登堞,遂入城。花雲、文遜,巷戰一夜,力屈遭擒。文遜被殺,雲忽奮臂大呼,激斷繩索,奪了守兵的短刀,左右亂砍,殺死五六人。眾兵一齊殺上,傷他右臂,複被縶住,雲大罵道:「賊奴敢傷害我,我主且至,必砍爾等為肉泥!」

  【有聲有色,雖死不朽。】

  眾兵聞言大怒,竟把他縛住船檣,一陣射死。雲妻郜氏,亦赴水殉節。子煒,方三歲,侍女孫氏,抱煒遠竄,被亂兵掠至九江。元璋常求花氏後裔,苦無所得,至友諒敗歿,才見一皓首龐眉的老人,帶著孫氏,負兒而來。當下接兒在手,置著膝上,撫頂歎道:「虎頭燕頷,不愧將種,黑將軍算不虛死了。」

  言畢,即命賜老人衣。誰知老人倏忽不見,四處找尋,仍無下落,弄得元璋也驚疑起來,【依史而陳,並非虛譔。】隨即問明孫氏,孫氏泣拜道:「奴自逃出太平,為亂軍所擄,軍中恨兒夜啼,由奴拔質簪珥,寄養漁家。嗣奴複潛竊兒出,脫身東走,登舟渡江,江中複遇亂軍,將奴與兒推入江心,幸得斷木附著,飄入蘆渚。七日無食,只取蓮實充饑。巧逢老人到來,救奴及兒同行至此。奴萬死一生,得將此兒保存,伏乞推恩收育,不負小主人一番忠誠。」

  【孫氏可謂義婢。】

  元璋亦流淚道:「主忠僕義,萬古流芳,我不惟保養此兒,連你亦應矜恤。只與你同來的老人,究竟何姓何名?為何不知去向?」

  孫氏道:「他只自稱雷老,不說實名。」

  元璋遲疑半晌,方說了「忠孝格天」四字,應有此理。仍命孫氏撫養花煒,歲給祿糈。至煒年長成,累官指揮僉事,孫氏亦受旌封,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陳友諒既得太平,急謀僭號,遣壯士椎殺壽輝,便假採石五通廟為行宮,自稱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命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一面遣使約張士誠,同攻應天。士城不敢遽允,遣還來使。此劉基所謂自守虜也。不然,東西相應,應天甯不危乎?友諒怒道:「鹽儈不來,我豈不能下金陵麼?」

  【大言不慚。】

  遂大集舟師,自江州直指應天。舳艫蔽空,旌旗掩日,自頭至尾,差不多有數十裡。仿佛曹操八十萬大兵。警報飛達應天,元璋即召眾將會議,眾將紛紛獻計,有說友諒兵盛,宜出城迎降的,有說應走據鐘山,徐圖規複的,獨劉基瞋目無言。胸有成竹。元璋退入,召基問話,基答道:「說降說走,都可斬首,斬了他方可破賊。」

  【我亦雲然。】

  元璋道:「依先生高見,計將安出?」

  基答道:「天道後舉者勝,我以逸待勞,何患不克?」

  元璋稱善。基複密語良久,下文統暗括在內。元璋益喜,複出廳升座。眾將又上來獻議,或請遣兵先複太平,或請主帥親自出征,又換了一派議論,想是斬首之言,已被聞知。統被元璋駁去,只命參謀范常,貽書胡大海,命他出搗信州,牽制友諒後路。范常應聲而出,自去照行。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內,與語道:「聞汝與友諒相知,能否通詐降書麼?」

  茂才道:「願如尊命!且家有老閽,曾事友諒,遣使齎書,必信無疑。」

  元璋喜道:「既如此,快修書出發!」

  茂才應令,立寫就詐降書,並密囑司閽數語,令乘一小舟,徑投友諒軍前。友諒得書,便問道:「康公何在?」

  司閽答道:「現守江東木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