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明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六回 取集慶朱公開府 陷常州徐帥立功(2) |
|
金陵已破,諸將奉元璋入城,揭榜安民,一面召集官吏父老,溫言慰諭道:「元朝失政,生民塗炭,我率眾至此,無非為百姓除害,汝等各守舊業,勿生疑懼!賢人君子,能相從立功,我當重用。舊政不善,汝等可一一直陳,我當立除。官吏毋得貪暴,虐我良民!」 大眾聞言,拜謝而出,互相慶慰。各處義兵,次第來降,康茂才等亦聞風欽服,共得士卒五十萬人,乃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置天興建康翼元帥府,以廖永安為統軍元帥,禮聘儒士夏煜、孫炎、楊憲等十餘人,一律錄用。複以福壽為元殉節,斂屍禮葬,闔城大定。乃命徐達為大將,率諸將浮江東下,攻克鎮江,又分兵下金壇、丹陽等縣,以湯和為統軍元帥,駐守鎮江,再命鄧愈、邵成、華高、華雲龍等,率兵攻克廣德路,改名為廣興府,即以鄧愈為統軍元帥,駐守廣興 。 諸將以元璋威名日著,勸進爵為王,元璋不允,只自稱吳國公,置江南等處行中書省,親督省事,授李善長、宋思賢為參議,陶安、李夢庚等為左右司郎中員外郎都事等官,複置江南行樞密院,以徐達、湯和同僉樞密院事,置帳前親軍,以馮國用為總制都指揮使,設前後左右中五翼元帥府,及五部都先鋒,設官分職,井井有條。一面遣將至和州,迎接眷屬,護送至府,即就元禦史台居住。骨肉歡聚,喜氣重重,大明二百數十年的基業,便自此創始了。【點清本旨,暫作一束。】 先是徐達、湯和等下鎮江,收降盜目陳保二,及徐達兵歸,湯和複入僉樞密院事,保二心變,竟誘執詹、李二守將,奔投張士誠。士誠此時,正迭陷平江、松江、湖州、常州等處,又收得蠻子海牙的遺眾,聲勢甚盛,至保二歸降,自然收留,並將詹、李二將拘住。警報達應天府,元璋以二將被拘,恐遭毒手,只得先與通好,以便索還二將。遂修書一緘,命楊憲齎送士誠。楊憲馳至平江,入見士誠,士誠遂展閱道: 昔隗囂據天水以稱雄,今足下據姑蘇以自王,吾深為足下喜。吾與足下,東西境也,睦鄰守圉,保境息民,古人所貴,吾甚慕焉。自今以後,通使往來,毋惑於交構之言,以生邊釁。 士誠閱至此,即把書擲下道:「元璋欲比我為隗囂麼?」 【恐你且不若隗囂。】 喝令左右將楊憲拘禁,立發水師攻鎮江。元璋即遣徐達往禦,到了龍潭,把士誠兵一鼓擊退,總道士誠氣沮,不敢再來,遂收兵駐鎮江城。誰料士誠不得鎮江,卻移兵潛襲宜興,守將耿君用不及防備,城陷身亡。 元璋聞報大驚,忙遣使馳諭徐達道:「士誠起自鹽梟,詭計多端,今來寇鎮江,已與我為敵;且襲據宜興,志不在小,將軍宜速出毗陵,先機進取,毋墮狡謀。」 【此亦一襲魏救趙之計。】 徐達得令,即向常州進發。 常州即古毗陵地,徐達軍至常州,築壘圍攻,士誠遣張、湯二將來援,達即退軍十八裡,設伏以待,自率老弱殘兵,前去誘敵。張、湯二將,出營交戰,望見徐達部下,器械不整,七長八短,不禁大笑起來,互相告語道:「人說朱元璋用兵如神,為什麼這般羸弱,看來是不值一掃呢!」 【你既聞他威名,如何不加疑慮。】 當下麾兵出戰,直前相搏。徐達不及遮攔,且戰且行;一走一追,忽達十餘裡,突然間閃出鐵騎數千,橫沖而來。當先一員大將,鐵盔鐵甲,好生威武,手提方天畫戟,直刺張、湯二將。看官道是何人?乃是徐達部下,行軍總管趙均用。張、湯二將,見均用殺至,料是遇伏,慌忙用槍招架。兩人敵住一人,還覺得有些費力,怎禁得徐達翻身殺來,與均用雙戰二將。二將見不是路,撥馬返奔,走不多遠,又聽得一聲呼哨,伏兵複起,嚇得張、湯二將,魂飛九霄,連坐騎都不由駕馭,沿路四竄。想也被嚇慌了。豁喇一響,二將都馬失前蹄,身隨馬蹶。巧值均用殺到,喝令擒縛,兩個中捉住一雙。【此段從《士誠本傳》,不從《紀事本末》。】餘眾潰走,還報士誠。 士誠惶恐,乃奉書求和,遣裨將孫君壽,齎至應天,願歲輸軍糧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元璋複書,責他開釁召兵,罪有所歸,既願乞和,應釋歸使人將校,每歲輸糧應增至五十萬石。當令孫君壽持書去訖。轉瞬旬餘,士誠並無複音。又越數日,得徐達軍報,略稱:「鎮江新附軍,被士誠所誘,謀變牛塘,達幾為所困,幸常遇春、廖永安、胡大海等來援,方得脫險。並擒住士誠部將張德」云云。 元璋勃然大憤,覆命耿炳文率兵萬人,進攻長興,俞通海、張德勝等率舟師略太湖,張鑒、何文正,募淮軍攻泰興,趙繼祖、郭天祿、吳良等,合師攻江陰。先後並舉,環擊士誠。一面促徐達速下常州,不得遲誤。接連敘下,如火如荼。士誠聞常州圍急,遣呂珍赴援,別命趙打虎馳救長興,炳文馳至長興城下,守將李福安、答失蠻等,登陴守禦。兩下正相持未決,適值趙打虎到來,喘息未定,被炳文兜頭痛擊,立營不住,只好退走,奔至城西門。不意城門緊閉,屢呼不開,後面追兵又到,只得向湖州遁去。【名曰打虎,實是沒用。】原來趙打虎系著名悍目,自投士誠部下,屢立奇功,此次來援宜興,城守李福安等,總料他唾手卻敵,不想一到便敗,方知耿軍難敵,有意獻城,待打虎被拒而去,遂出城投降。 炳文收了兩人,並得戰船三百餘艘,立即報捷。元璋命置永興翼元帥府,以耿炳文任元帥職,統兵居守。士誠又遣左丞潘原明,元帥嚴再興,來寇長興。距城數裡,猝遇炳文偏將費聚,從旁突擊,殺獲數百人,原明等遁去。只常州尚相持未下,常遇春分兵四出,斷他餉道,城中兵士乏食,免不得惶急起來。呂珍屢出城相爭,統被徐達擊退。俄而城中食盡,只有數千餓卒,哪裡還支持得住?那時呂珍也顧不得城池,夤夜開門,沖圍自走。城中無主,當然失陷,徐達遂引兵入城。自至正十六年九月,圍攻常州,至十七年三月乃下,也算是一番勁敵。小子有詩贊徐達道: 輟耕隴上喜從龍,迭戰江東挫敵鋒。 不是濠梁應募去,誰知鄉曲有奇農。【達世業農。】 常州告捷,徐達又奉元璋命令,移師甯國。欲知甯國戰事,容待下回續詳。 *==*==* 本回前半截以攻集慶為主,後半截以攻常州為主,集慶下則踞江而守,可進可退,常州下則屏蔽有資,可東可西,此朱氏王業之所由創,抑徐達首功之所由建也。若縱埜先,遣天敘、天祐,飭諸將蹙士誠,無在非元璋之智謀,一經作者揭出,便如燃犀燭渚,無處不顯。而全神貫注,則總在集慶與常州。元璋之注意在此,作者之注目亦在此。即如後之閱者,可借此以知當日之軍事,並可以知是書之文法。否則勢如散沙,毫無紀律,便不成妙事妙文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