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民國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四回 殉故主留遺絕命書 結同盟抵制新政府(2)


  國務院段國務卿各部總長公鑒:魚電奉悉。袁大總統既已薨逝,陝西獨立,應即宣佈取消。樹藩謹舉陝西全境,奉還中央,一切悉聽中央處分。維持秩序,自是樹藩專責,斷不敢稍存諉卸,貽政府西顧之憂。抑樹藩更有請者,獨立雖得九省,而袁大總統之薨逝,實在未退位以前,依其職位,究屬中華共戴之尊,溯其勳勞,尤為民國不祧之祖。何前倨而後恭?所有飾終典禮,擬請格外從豐,並議訂優待家屬條件,以慰袁總統不能明言之隱,以表我國民猶有未盡之思。此外關於大局一應善後事宜,懇隨時電示遵行,至深感禱!陝西都督兼民政長陳樹藩叩。

  次日,四川都督陳宦,亦取消獨立,有電到京雲:

  國務院轉呈黎大總統鈞鑒:川省前因退位問題,與項城宣告斷絕關係,現在鈞座既經就職,宦謹遵照獨立時宣言,應即日取消獨立,嗣後川省一切事宜,謹服從中央命令,除通告各省外,伏乞訓示祗遵!陳宦叩。

  還有廣東都督龍濟光,於十三日電達中央,內稱粵東獨立,已於六月九日取消,其文雲:

  北京國務院段相國鈞鑒:我公總秉國鈞,再造共和,旋乾轉坤,重光日月。濟光已於青日,率屬開會慶祝,上下臚驩,軍民一致,即日取消獨立,服從中央命令,惟粵省黨派紛歧,諸多困難,俟部署周妥,再電馳陳。龍濟光叩。

  政府連接各電,甚為欣慰,特授陳樹藩為漢武將軍,督理陝西軍務,兼署巡按使,並優獎龍濟光,說他:「具有世界眼光,急謀統一,熱誠愛國,深堪嘉慰,該省善後事宜,統由該上將悉心籌畫,妥為辦理」等語。

  看官聽著!這三省獨立,原非本意,不過楚歌四逼,未便久持,沒奈何暫時獨立。此時袁死黎繼,段氏執政,所以立即取銷,討好政府,但也由段氏素有威權,所以得此效果。

  惟帝制派尚蟠據國都,南方各省,仍處反對地位,一時未能統一。外面如張勳、倪嗣沖等,始終服從袁氏,正擬即日聯合私黨,自請出兵十萬,開赴前敵,適因政局已變,方才改圖。當由張辮帥深謀遠慮,自思黎、段當國,定有一番變革,為自己地位計,不得不預先防患,綢繆未雨,乃即想出一法,把江寧會議的各省代表,截住歸路,邀他暫留徐州,特開會議。【這真叫作當道。】可惜川、鄂、湘、贛、魯、閩等處代表,從別路歸省,無從攔阻,惟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河南、山西數省,以及京兆、熱河、察哈爾等代表,被他邀住,另有徐州鎮守使張文生、徐海道尹李慶璋、安徽軍署參謀長萬繩栻三人,也同在會。六月九日,便在徐州軍署會議,當由張勳主席,朗聲宣言道:「現在政局新更,黃陂繼任,中央政見,或因或革,未可預知。但世事糾紛,尚無定局,我輩身總師幹,不能坐視,所望同心協力,共保治安。南北不可不統一,中央不可不擁護,就是前清皇室,及袁大總統身後一切,均宜請新政府實心優待,不得侮慢。愚見如此,諸君以為何如?」

  各代表齊聲贊成。

  張勳又道:「既承列位贊同,不可不開列大綱,與眾共守。」

  各代表又共答道:「即求指教。」

  張勳隨命秘書員,草錄十大綱,傳示眾覽。看官!你道是什麼十大綱,請看小子抄寫出來:

  (一)尊重優待前清皇室各條件。【念茲在茲,不愧清室忠臣。】
  (二)保全袁總統之家屬生命財產,及身後一切榮譽。【袁氏小站練兵,張曾為其部屬,此條顧全袁族,亦不失為信義。】
  (三)要求政府,依據正當手續,速行組織國會,施行完全憲政。【名目甚大。】
  (四)催促獨立各省,取消獨立,倘若固執成見,仍以武力解決。【始終以武力嚇人。】
  (五)絕對抵制迭次倡亂一般暴烈分子,參預政權。【無非排除異己。】
  (六)嚴整兵備,保衛各本省區地方治安。【意與第四條相同。】
  (七)抱持正當宗旨,維持國家秩序,設有用兵之處,軍旅餉項,通力合籌。【結黨自固。】
  (八)嗣後中央設有弊政,並為民害者,務當合電力爭,以盡忠告。【干涉政治之動機。】
  (九)固結團體,遇事籌商,對於國家前途,務取同一態度。【補前二條之不足。】
  (十)俟國事稍定,聯名電請中央減政,罷除苛細雜捐,以蘇民困。【此與第三條所述,同一取悅人心,實非會議本旨。】

  各代表等本無成見,樂得隨聲附和,共表贊成。張勳大喜道:「諸君統熱心為國,見諒鄙忱,鄙人當感佩不置,此次回省,應請轉達貴將軍貴都統,互守此約,幸勿背盟!」

  各代表又喏喏連聲。散會後,由張勳盛筵餞行,並分贈贐儀,歡然送別,各代表鼓舞而去。【醉酒飽飯,自然快意。】此次會議,時人稱為七省同盟,就是直、皖、晉、豫及關東三省,稱作七省。所有特別區域,不計在內。張勳因會議告成,樂不可支,亟通電各省,詳述會議情形,及錄示十大綱,要求同意,【這便是武人干政的濫觴。】從此軍閥風潮,播及全國,稍有變動,即關大局,北京的大總統,好似傀儡一般,不似那袁總統得勢時,一呼百諾,遠近風從了。小子有詩歎道:

  武夫當道勢洶洶,一國三公誰適從。
  盡說晚唐藩鎮禍,誰知今日又重逢。

  是時有一位大員,匍匐奔喪,比張辮帥的情誼,還要加添數倍。看官!道是誰人?且至下回再說。

  *==*==*

  閔姨自甘殉節,雖其中有特別苦衷,不得已而出此策,然烈婦殉夫,古今傳為美談,袁氏何修而得此妾乎?然閔姨生長高麗,有此烈性,以視吾國人之朝秦暮楚,反復無常者,殊不可同日語,揭而出之,所以風世也。(絕命書見近刊《秘史》,未知是否的筆。即如上回之隸氏遺囑,亦從《秘史》中采來,著書人有見必錄。是真是偽,待諸確查。)張勳不忘清室,並不忘袁氏,小忠小義,亦覺可風,但觀其擁兵定衛,挾黨聯盟,啟武夫干政之風,攘家國統治之柄,毋乃所謂跋扈將軍耶?民國中有是人,欲其安定也難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