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曹操 > 曹操詩集 | 上頁 下頁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⑴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麼。

  ⑹澹澹(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⑻蕭瑟:樹葉被秋風吹的聲音。 [3]

  ⑼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倖。

  ⒁甚:非常。

  ⒂至:極點。

  ⒃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樂府歌結束用語,不影響全詩內容與感情。意為太值得慶倖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