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唐順宗永貞元年(2) |
|
秋七月丙子,加李師古檢校侍中。 王叔文既有母喪,韋執誼益不用其語。叔文怒,與其黨日夜謀起複,必先斬執誼而盡誅不附己者,聞者忷懼。自叔文歸第,王伾失據,日詣宦官及杜佑請起叔文為相,且總北軍;既不獲,則請以為威遠軍使、平章事,又不得。其黨皆憂悸不自保。是日,伾坐翰林中,疏三上,不報,知事不濟,行且臥,至夜,忽叫曰:「伾中風矣!」明日,遂輿歸不出。己醜,以倉部郎中、判度支案陳諫為河中少尹。伾、叔文之党至是始去。 癸巳,橫海軍節度使程懷信薨,以其子副使執恭為留後。 乙未,制以「積疢未複,其軍國政事,權令皇太子純句當。」時內外共疾王叔文党與專恣,上亦惡之。俱文珍等屢啟上請令太子監國,上固厭倦萬機,遂許之。又以太常卿杜黃裳為門下侍郎,左金吾大將軍袁滋為中書侍郎,並同平章事。俱文珍等以其舊臣,故引用之。又以鄭珣瑜為吏部尚書,高郢為刑部尚書,並罷政事。太子見百官於東朝堂,百官拜賀。太子涕泣,不答拜。 八月庚子,制「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制敕稱誥。」辛醜,太上皇徙居興慶宮,誥改元永貞,立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後。後,憲宗之母也。 壬寅,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戶。伾尋病死貶所。明年,賜叔文死。 乙巳,憲宗即位于宣政殿。 丙午,升平公主獻女口五十。上曰:「上皇不受獻,朕何敢違!」遂卻之。庚戌,荊南獻毛龜二,上曰:「聯所寶惟賢。嘉禾、神芝,皆虛美耳,所以《春秋》不書祥瑞。自今凡有嘉瑞,但准令申有司,勿複以聞。及珍禽奇獸,皆毋得獻。」 癸醜,西川節度使南康忠武王韋皋薨。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賦斂,豐貢獻以結主恩,厚給賜以撫士卒。士卒婚嫁死喪,皆供其資費,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樂為之用,服南詔,摧吐蕃。幕僚歲久官崇者則為刺史,已複還幕府,終不使還朝,恐泄其所為故也。府庫既實,時寬其民,三年一複租賦,蜀人服其智謀而畏其威,至今畫像以為土神,家家祀之。支度副使劉辟自為留後。 郎州武陵、龍陽江漲,流萬餘家。 壬午,奉義節度使伊慎入朝。 辛卯,夏綏節度使韓全義入明。全義敗于溵水而還,不朝覲而去,上在籓邸,聞其事而惡之。全義懼,乃請入朝。 劉辟使諸將表求節鉞,朝廷不許。己未,以袁滋為劍南東、西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 度支秦裴延齡所置別庫,皆減正庫之物別貯之。請並歸正庫,從之。 辛酉,遣度支、鹽鐵轉運副使潘孟陽宣慰江、淮,行視租賦、榷稅利害,因察官史否臧,百姓疾苦。 癸亥,以尚書左丞鄭餘慶同平章事。 九月戊辰,禮儀使奏:「曾太皇太皇沈氏歲月滋深,迎訪理絕。案晉庾蔚之議,尋求三年之外,俟中壽而服之。伏請以大行皇帝啟攢宮日,皇帝帥百官舉哀,即以其日為忌。」從之。 壬申,監修國史韋執誼奏,始令史官撰《日曆》。 己卯,貶神策行軍司馬韓泰為撫州刺史,司封郎中韓曄為池州刺史,禮部員外郎柳宗元為邵州刺史,屯田員外郎劉禹錫為連州刺史。 冬十月丁酉,右僕射、同平章事賈耽薨。 戊戌,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袁滋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征劉辟為給事中。 舒王誼薨。 太常議曾太皇太后諡曰睿真皇后。 山人羅令則自長安如普潤,矯稱太上皇誥,徵兵于秦州刺史劉澭,且說澭以廢立。澭執送長安,並其黨杖殺之。 己酉,葬神武孝文皇帝于崇陵,廟號德宗。 十一月己巳,祔睿真皇后、德宗皇帝主于太廟。禮儀使杜黃裳等議,以為:「國家法周制,太祖猶後稷,高祖猶文王,太宗猶武王,皆不遷。高宗在三昭三穆之外,請遷主於西夾室。」從之。 壬申,貶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韋執誼為崖州司馬。執誼以嘗與王叔文異同,且杜黃裳婿,故獨後貶。然叔文敗,執誼亦自失形勢,知禍且至,雖尚為相,常不自得,奄奄無氣,聞人行聲,輒惶悸失色,以至於貶。 戊寅,以韓全義為太子少保,致仕。 劉辟不受征,阻兵自守。袁滋畏其強,不敢進。上怒,貶滋為吉州刺史。 複以右庶子武元衡為禦史中丞。 朝議謂王叔文之党或自員外郎出為刺史,貶之太輕。己卯,再貶韓泰為虔州司馬、韓曄為饒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又貶河中少尹陳諫為台州司馬,和州刺史淩准為連州司馬,岳州刺史程異為郴州司馬。 回鶻懷信可汗卒,遣鴻臚少卿孫杲臨吊,冊其嗣為騰裡野合俱錄毘伽可汗。 十二月甲辰,加山南東道節度使于頔同平章事。 以奉義節度使伊慎為右僕射。 己酉,以給事中劉辟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計故也。右諫議大夫韋丹上疏,以為:「今釋辟不誅,則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兩京耳。此外誰不為叛!」上善其言。壬子,以丹為東川節度使。丹,津之五世孫也。 辛酉,百官請上上皇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上尊號曰文武大聖孝德皇帝。上許上上皇尊號而自辭不受。 壬戌,以翰林學士鄭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以刑部郎中杜兼為蘇州刺史。兼辭行,上書稱李錡且反,必奏族臣。上然之,留為吏部郎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