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元史 | 上頁 下頁 |
楊桓傳 |
|
楊桓,字武子,兗州人。幼警悟,讀《論語》至《宰予晝寢章》,慨然有立志,由是終身非疾病未嘗晝寢。弱冠為郡諸生,一時名公鹹稱譽之。中統四年,補濟州教授,後由濟甯路教授召為太史院校書郎,奉敕撰《儀錶銘》《曆日序》,文辭典雅,賜楮幣千五百緡,辭不受。遷秘書監丞。至元三十一年,拜監察禦史。有得玉璽于木華黎曾孫碩德家者,桓辨識其文,曰「受天之命,既壽永昌」,乃頓首言曰:「此歷代傳國璽也,亡之久矣。今宮車晏駕,皇太孫龍飛,而璽複出,天其彰瑞應於今日乎!」即為文述璽始末,奉上於徽仁裕聖皇后。 成宗即位,桓疏上時務二十一事: 一曰郊祀天地; 二曰親享太廟,備四時之祭; 三曰先定首相; 四曰朝見群臣,訪問時政得失; 五曰詔儒臣以時侍講; 六曰設太學及府州儒學,教養生徒; 七曰行誥命以褒善敘勞; 八曰異章服以別貴賤; 九曰正禮儀以肅宮庭; 十曰定官制以省內外冗員; 十一曰講究錢谷以裕國用; 十二曰訪求曉習音律者以協太常雅樂; 十三曰國子監不可隸集賢院,宜正其名; 十四曰試補六部寺監及府州司縣吏; 十五曰增內外官吏俸祿; 十六曰禁父子骨肉、奴婢相告訐者; 十七曰定婚姻聘財; 十八曰罷行用官錢營什一之利; 十九曰複笞杖以別輕重之罪; 二十曰郡縣吏自中統前仕宦者,宜加優異; 二十一曰為治之道宜各從本俗。 疏奏,帝嘉納之。 未幾,升秘書少監,預修《大一統志》。秩滿歸兗州,以貲業悉讓弟楷,鄉里稱焉。 大德三年,以國子司業召,未赴,卒,年六十六。 桓為人寬厚,事親篤孝,博覽群籍,尤精篆籀之學。著《六書統》、《六書溯源》、《書學正韻》,大抵推明許慎之說,而意加深,皆行於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