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長編 | 上頁 下頁
熙寧六年(1073)正月


  春正月乙巳朔,不受朝。

  己酉,管勾監修昭孝禪寺、入內供奉官宋用臣遷一官,鄧守恩減磨勘五年。故事,督工作止加職,上以修奉祖宗陵寺,故特遷官。

  左諫議大夫、天章閣待制、判北留司禦史台郭申錫為給事中致仕。

  中書言:「欲以市易務上、下界,商稅院,翰林圖畫院,雜買務,雜賣場,諸宮觀真儀法從、南郊太廟家事、府司檢校等庫,都亭、懷遠驛,三糧料院,內軍器五庫,隸都大提舉諸司庫務。」上批:「內軍器五庫官物,儲積多在宮禁,及收內降物,兼自有提舉、提點官,可不隸提舉諸司庫務。餘從之。」

  王安石請增三司吏祿,上批:「增祿費多,所減吏又未可遽減,令安石再相度。」安石言祿不可不增,又言不患乏錢之理。安石以為:「初,市易行倉法,用萬八千緡,以故收市例錢九萬緡,方以次修法,市例所收未有紀極,而團並綱運、減省上供所省牙前酬獎,止京東及成都兩路歲收已一百萬緡,即吏祿不患少可知。」上從其請。安石又言,天下吏人當盡為之賦祿,上以為然,曰:「但患役法未就,未有錢應副耳。」朱史載此事於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失先後之序。今依日錄,仍見於此。

  辛亥,詔奉僖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夾室,孟夏祀感生帝,以僖祖配。始從王安石之議也。中書以五年三月八日戊子建議,四月三日壬子降詔令共議,十一月二十三日戊辰既從中書所議,至六年正月七日辛亥始遷二祖。舊紀於六年正月七日辛亥方具載中書所議,即雲奉僖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藏夾室,孟夏祀感生帝,以僖祖配。新紀但書二祖,削中書所議及僖祖配感生帝。實錄亦止書遷二祖。新紀蓋因實錄也。今考究前後別書,仍明著「始從王安石之議也」。

  龍圖閣待制兼樞密都承旨、同群牧使曾孝寬為河北路察訪使,權發遣開封府界提點縣鎮公事、太子中舍趙子幾副之。上初欲用李承之副孝寬,王安石請用子幾,上曰:「子幾性率,不如承之詳密。」安石曰:「承之定兩浙役法如何?或言役錢亦有不均處。」上曰:「諸處大抵如此,恐不免小有不均。」安石曰:「遣承之固善,然子幾亦不見性率,如河東所減役錢十余萬,在府亦無過失。」上曰:「子幾排保甲倉卒,致驚擾。」安石曰:「排保甲,適以陝西事,人或自驚擾,出於意外,豈可歸咎子幾也?」上卒用子幾。

  中書門下言:「閤門看詳禮院所定同天節上壽班,臣等參詳,欲乞自今樞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馬步軍副都指揮已上共作一班,止進酒一盞,其進金器、馬並從宰臣體例進表;其親王、宗室、使相至觀察使、駙馬都尉、管軍觀察使已上,皆進赴紫宸殿,依本班序立上壽,更不赴垂拱殿;餘並依舊制。」從之。先是,管軍觀察使已上及親王、駙馬都尉並於垂拱殿以官序高下,各班上壽酒至八九盞,及禮畢而日已晏,外朝有班者仍詣紫宸,議者以為近瀆,故改之。

  樞密使文彥博言:「臣近言市易司遣官監賣果實,有損國體,斂民怨,乞寢罷,至今涉旬,未聞施行。切慮陛下以事小不恤,而臣愚以所損甚大,決不可為。且京邑翼翼,四方取則,魏闕之下,治象所觀,今令官作賈區,公取牙儈之利,古所謂理財正辭者,豈若是乎?凡衣冠之家罔利於市,搢紳清議尚所不容,豈有堂堂大國皇皇求利,而不為物議所非者乎?斯乃龍斷之事,聚斂小臣希進妄作,侵漁貧下,玷累朝廷,乞賜詳擇。」於是王安石白上曰:「陛下近歲放百姓貸糧至二百萬,支十鬥全糧給軍,一歲增費亦計數十萬緡,以至添選人俸、增吏祿、給押綱使臣所費又有百萬緡,天下愚智孰不共知陛下不殖貨利?豈有所費如此,而乃於果實收數千緡息以規利者?直以細民久困於官中需索,又為兼併所苦,故為立法耳。」彥博所言遂寢不報。朱史取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十三日王安石所言並附此。今並依實錄,見本日。

  丙辰,遂州觀察使承錫卒,贈鎮甯軍節度使、同平章事、陳國公,諡榮僖。

  辛酉,賜荊湖北路轉運使孫構絹三百。構方經制蠻事,舟觸瀨石覆沒,僅以身免,上閔其勞,故賜之。

  癸亥,權發遣廣南東路轉運判官許彥先言:「已牒廣南兩路委諸縣令、佐排定保甲,其舊置槍手、土丁名役乞解放,止立保甲一法。」詔兩路轉運使具槍手、土丁自來如何差置教習以聞。中書因請令廣南東路轉運司密委官吏,就排定保甲,遂根括丁口聚散實數具奏,以憑立法均定丁米,從之。此事乃二十八日,今並書之。當考後來如何均定丁米。

  乙丑,翰林侍讀學士、左諫議大夫、知太平州張瓌為給事中致仕。瓌未受命而卒。

  丁卯,詔在京市易務勾當公事孫迪同兩浙、淮南東路轉運司制置杭州、楚州市易務利害以聞。

  詔北江募人築城寨,令章惇等優給錢米,毋得擾民。

  己巳,輔臣同進呈涿州牒,言雄州不當令容城、歸信縣尉巡曆事。樞密院白上:「朝廷已為北界罷鄉巡弓手,今更如此,意欲占地,轉不遜,恐須亦以不遜答之。」上曰:「只如常應報,不用過當。」王安石曰:「甚善。北界未必有占地意,緣中國亦常言兩屬地合屬中國,中國豈有占地意?我既疑彼占地,彼亦未必不疑我也。」此據日錄一十五日事,當考。

  庚午,職方員外郎、簽書應天府判官趙令鑠言:「臣應換官補外,如在京遇同天節,太皇太后、皇太后生辰及非次朝賀,乞用宗室例,許妻入內。」從之,仍自今袒免宗室婦在京亦聽入內。

  中書言:「禦藥院申:昨有旨,諸路冬夏歲賜藥盡計直,及降方書下轉運司,就合賜之。而故事歲差使臣齎賜緣邊將帥,因得傳宣勞問,今既有法,所差使臣恐合隨罷。禮房以為勞問使臣自當如故事不廢,餘依所定。」上批:「三路緣邊舊差使臣,本以賜夏藥故因勞問,今藥既不賜,獨往撫問,意頗無謂。況所賜藥並題名用寶,恩禮甚重,今若止令轉運司合散,恐失事體。昨秘書丞何琬止以川峽路遠,艱于時至,故乞止賜方書,今三路地裡既非川峽之比,遣使勞賜,可且依舊,余依何琬所請。」

  王安石為上言:「欲興起治道,須變得風俗。今誕謾之俗初不改,恐無由興起治道。」上曰:「人情千變萬化,苦難知。」安石曰:「人情要保其往誠難,若是誕謾已著,不能明示好惡,繼以懲責,風俗如何肯變?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民所以不用情,必是陛下好信不篤故也。」上曰:「前後為誕謾黜逐亦不少,只是卻要審。」安石曰:「此事誠要審,然既審之後,不加誅罰以當其罪,何緣肯變?緣作忠信甚難,作誕謾甚易。作忠信,獨人主所利,於眾人皆不利;若誕謾,即內外更相朋比,人各濟其私欲,是誕謾於眾人為利,於人主乃不利。以其眾人不利,所以作忠信難,以其眾人所利,所以作誕謾易。不然,忠信是美名,誕謾是惡名,人何故不避惡名而舍忠信為誕謾?」上曰:「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沒齒無怨言。若審處而當罪,小人亦自服。」安石曰:「管仲以當理而人不怨,誠可稱,然管仲豈能勝盤庚、周公?盤庚、周公乃不能使人不怨,豈是不能審處而當罪?蓋有使人無怨之道,然而小人妄怨,不害為當理,若為小人妄怨便以為所處不當理,如此,則盤庚、周公亦為有失,不足法。」上曰:「鞠真卿素倔強,及案江西事當罪,便不敢倔強者。」安石曰:「緣陛下切見真卿罪狀,真卿更無人黨助,所以不敢。真卿在先朝所以倔強者,蓋持大臣短長,故大臣驕之至此。陛下若遇奸人人人能如鞠真卿,即誰敢不服?今陛下察人不能皆如察真卿,故未肯退聽耳。小人情狀,以市井事觀之即可見。市井賣百錢物,只著價二三十錢,必忿怒;若著價三五百錢,亦必妄為忿怒,邀厚價;若恰與百錢,即必便肯成交易。為能知其情狀,故服也。今遇小人多不當其情狀,此所以不服,更紛紛也。人情雖難知,然亦有可見之道,在窮理而已。」

  壬申,權樞密副都承旨、西上閤門副使張誠一言:「垂拱殿常朝,先內侍喝都知以下,至宿衛行門等十八班起居,次通事舍人引宰臣、樞密使以下大班入,次親王,次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以下,次宗室使相以下十班入,方引見、辭、謝。或遇百官起居日,自行門後,通事舍人引樞密使以下,次親王、使相以下至刺史十班入,方奏兩巡使起居。立定,方引兩省官入,次閤門使引宰臣以下大班入。起居畢,候百官出絕,兩省班出,次兩巡使出,中書、樞密院方奏事,已是日晏;況大班本不分別丞郎、給諫、台省及常參官。乞遇垂拱殿百官起居,合親王以下十班為四班,親王為一班,馬步軍都指揮使為一班,宗室使相至刺史為一班,使相至刺史為一班。其垂拱殿常朝、紫宸起居日,親王、使相已下班並依舊。」從之。

  賜許州民賈士明錢五十萬。先是,修諸宮觀,皆用黃丹燒磂璃瓦。士明獻瓦法,代以黑錫,頗省費,故賞之。

  察訪章惇言懿、洽州蠻殺招諭侍禁李資,詔遣入內供奉官馮宗道往荊湖南、北路勾當公事,及體量蠻殺李資因依以聞。後宗道言資泊舟河側,蠻輒圍掩殺之,乃詔除元造意並下手人許人捕殺,與補近上班行,仍第行賞,餘並釋不問。資,辰州流人,與張翹同獻策,故惇遣資將輕兵入蠻境招諭,資褊宕無謀,褻謾夷獠,故為所殺。李資事,用魏泰東軒錄刪修。泰錄具去年十二月。

  是月,置潭州安化縣,升七星寨為鎮。武經邊防雲:七星寨控梅山洞口,太平興國中置。魏泰雲:章惇以潭之梅山、邵之飛山為蘇方、楊光僭所據,遂乘兵勢進克梅山,建安化縣;又令李浩將兵取光僭,師至飛山,扼險不能度而還。神宗史南江傳,六年正月章惇言:辰州南江溪洞盡以內屬,其新歸地自西以北,環數千里,依險團族甚眾,遣官於懿、峽、富、錦、黔州分建城寨。是月,石鑒言:峽、富等十七州首領舒光秀等與蠻一千五百餘人納器甲歸朝,已勞遣還其地。惇又言:辰州南江知州管內軍衙首領等,各乞納土為王民。詔補向永修為西頭供奉官,餘補官有差。實錄但書安化縣七星鎮,與南江傳不同,當考。是年二月癸巳、五月癸醜、六月丁醜及七年正月丁巳並應合參照。

  翰林學士曾布權知貢舉,知制誥呂惠卿、天章閣待制鄧綰、直舍人院鄧潤甫並權同知貢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