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徐毅傳


  徐毅,字伯宏,平陽趙城人。祖玉,河東南路常平倉提舉。父德舉,重然諾,負氣尚俠。李璮叛,平陽路總管李毅受其偽檄,坐誅。幼子青童徒遼東,德舉哀之,率其家僮訟行樞密院,得釋歸。世祖遣使者諭大理。為所殺,以蠻口數十人賞使者之子,為郡豪所冒領已三十年。德舉白其事于提刑按察司,坐豪罔上受恩,官吏見知藏匿皆罪黜。二事尤為人所推服。

  毅,幼穎異,從許衡受業於太學。辟通政院掾,調同知檀州事。時阿合馬當國,征斂苛急,州縣惴惴奉令恐後,毅獨不阿其意,為政務尚寬大。世祖聞其名,擢監察禦史。疏言:「江南新附未久,宜隱恤流亡,以固民心。京師天下根本,宜蠲除地稅,以厚民力。檢核災傷,宜以時發倉稟之儲,捐山澤之利,申明酒禁,以修荒政。鰥寡孤獨宜有養。宜遣使問民所疾苦。」又言:「憲司監治官吏,不可因人之誣告,遽行降黜。行樞密院、行大司農、行通政院及尚書省理算受賞進官者,皆可罷。」又以日食、地震,乞罷諸行省官,其妄啟邊釁以邀功生事者,宜勿聽。軍官承襲,皆膏梁子弟,不知兵,當別議銓授法。增國子之員,重教官之選,以興學校。治宗廟以崇典禮,修國史以存故實。他如擇官吏、減錢糧、理詞訟,馬禁、水利、鹽鈔諸法其弊當救者,前後上七十餘疏,多見施行。

  世祖崩,毅奏封事于太皇太后曰:「四海不可一日無君,大行皇帝奄棄天下已五日矣,苟非早定大策,萬一或啟奸覦,變生不測,實可寒心。皇孫撫軍朔漠,先帝既授以皇太子寶,聖意可知,伏願明諭宗藩大臣,葉謀推戴,遣使奉迎歸正大統,上以副先帝之遣意,下以慰四海萬民之所屬望。」廷議韙之。

  成宗即位,毅疏請早正東朝尊號,以嚴孝養。因言:「陛下方虛心求治,而大臣不肯任事。人主之職在於論相,今宰相員太多,議論不一。伯顏乃先帝舊臣,留以遣陛下者,宜亟相之。為治不必過求高遠,但當遵守舊制,其要有四:親賢、遠佞,信賞必罰而已。」又請建立儲貳,敦睦宗藩,選任台諫,教習親軍,勿事西南夷,而志備北邊,凡十餘事,上皆嘉納焉。擢僉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事,未行,改吏部員外郎。時選曹事多壅滯,毅不避權勢,凡銓量注擬,必准其資歷才品,人皆悅服。奉詔使甘肅給軍需,毅糴買轉輸,規措有法,事辦而民不擾。除僉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事,入為徽政院長史。

  舊例,台察於微政院一無所問,毅謂:「法者,天下公器,宜共遵而行之。台察者執法之司,何獨不預聞徵政之事。」有與毅不合者,力詆之,毅即謝病去。尋除樞密院經歷,再遷右司郎中,出為西台治書侍御史,並以丁父憂不赴。服除,召為左司郎中,遷治書侍御史。時監察禦史郭章劾郎中哈剌哈孫,贓罪具伏,哈剌哈孫密結權要,以枉問誣章。毅力申辯,有沮之者,疏入報聞,毅以言不用,自引去。召還,授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入為刑部尚書,疏言:「有國者必定律令,使有司知所遵守。今承平日久,宜參酌古今,立一代之成法。」允之,仍命毅總其事。未幾,改授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使。複入為刑部尚書、僉樞密院事。

  仁宗在東宮,素知毅。及即位,拜江南行台侍御史,召入參議中書省事。俄拜陝西行台禦史中丞,毅力辭,以疾致仕。

  延祐元年卒於家,年六十一。

  上聞毅卒,嗟悼不已。特贈資政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追封平陽郡公,諡文靖,仍命為贊以褒之。

  子宗義,衡州路總管。

  毅有奏議五卷,詩文集二十六卷。

  ***

  史臣曰:世祖崩,徐毅請立皇孫以杜奸覦,可謂安社稷之言矣。世祖晚年,許文正之門人多獲擢用,如毅者亦其一人也。或謂儒者無益人國,曷觀世祖崇儒之效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