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五代史 | 上頁 下頁
簡介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是唐代設館修史以後唯一的私修正史。歐陽修大約于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的十八年間編成此書。

  全書74卷,包括本紀12卷、列傳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譜11卷、四夷附錄4卷。其中列傳最有特色。它採用類傳的形式,設立《家人傳》、《臣傳》、《死節傳》、《雜傳》等名目。內寓特定涵義,用以貫徹作者的「褒貶」義例。

  《司天考》、《職方考》,分別相當於《舊五代史》的《天文志》、《郡縣誌》。作者認為五代是個名分綱常顛倒的亂世,其典章制度一無可取,所以將《舊五代史》的「志」刪除。這也是為了體現以「禮」修史的原則。

  本書的世家及世家年譜,大致相當於《舊五代史》的《世襲列傳》和《僭偽列傳》,明確將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分為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閩、南平、東漢等十國。各小國的劃分編排,條理清晰,首尾完具,顯然勝於舊史。《四夷附錄》相當於舊史的《外國列傳》。

  《新五代史》的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這是歐陽修在刪繁就簡時,將不少具體資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於他對舊「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為訓。但《新五代史》後出,採用了實錄以外的筆記、小說等多種材料,在刪削的同時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對十國部分的補充 。由於《舊五代史》已非原帙,殘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價值就更不應低估。再從其它角度來著眼,歐陽修撰史,渾然一體,結構嚴謹,選材講究,文字凝煉;思想上不像舊史那樣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創《職方考》,獨樹一幟,提綱挈領,眉清目秀,頗受稱道,都是它的長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