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至元三年


  至元三年丁醜,一三三七年

  春,正月,癸卯,廣州增城縣民朱光卿反,其党石昆山、鐘大明率眾從之,偽稱大金國,改元赤符;命指揮紐薩爾、江西行省左丞錫謗討之。

  辛亥,升祔伊勒哲伯皇帝于太廟,諡曰沖聖嗣孝,廟號甯宗。

  豫王喇特納實裡買池州銅陵產銀地一所,請用私財鍛煉,輸納官課,從之。

  戊午,帝獵于柳林,凡三十五日。監察禦史綽迪、宋紹明進諫,帝嘉納之,賜金幣。綽迪等固辭,帝曰:「昔魏征進諫,唐太宗未嘗不賞,汝其受之。」

  二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棒胡反于汝寧、信陽州。棒胡本陳州人,名閏兒,好使棒,棒長六七尺,進退技擊如神,故稱「棒胡」。至是以燒香惑眾,妄造妖言作亂,破歸德府、鹿邑,焚陳州,屯營於杏岡,命河南行省左丞慶圖以兵討之。

  丙子,立船戶提舉司十處,提領二十處。定船戶科差船一千,料之上者歲納鈔六錠,以下遞減。

  甲申,定服色、器皿、輿馬之制。

  己醜,汝寧獻所獲棒胡彌勒佛、小旗、偽宣敕並紫金印、量天尺。時大臣有忌漢官者,取所獻班地上,問曰:「此欲何為耶?」意漢官諱言反,將以罪中之。侍御史許有壬曰:「此曹建年號,稱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卒以敵官軍,反狀甚明,尚何言!」其語遂塞。

  辛卯,發鈔四十萬錠,賑江浙等處饑民四十萬戶,開所在山場、河泊之禁,聽民樵采。

  廣西猺賊複反,命湖廣行省平章諾海、江西行省平章圖爾密實哈雅總兵捕之。

  庚子,中書參知政事納琳等請立采珠提舉司。先是嘗立提舉司,泰定間以其煩擾罷之,至是複立之,且以蜑戶四萬賜巴延。

  三月,戊午,立鴻吉哩氏為皇后。因雨輟賀。後,武宗宣慈惠聖皇后之侄,毓德王博囉特穆爾之女也。

  夏,四月,癸酉,禁漢人、南人、高麗人不得執持軍器,有馬者拘入官。

  己卯,帝如上都。

  辛卯,合州大足縣民韓法師反,自稱南朝趙王。

  己亥,惠州歸善縣民聶秀卿、譚景山等造軍器,拜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相結為亂,命江西行省左丞錫迪捕之。

  是月,詔:「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部府幕官之長,並用萱古、色目人。禁漢人、南人不得習學蒙古、色目文字。」

  五月,辛醜,民間訛言朝廷拘刷童男、童女,一時嫁娶殆盡。

  戊申,詔:「汝甯棒胡,廣東朱光卿、聶秀卿等,皆系漢人,漢人有官于省、台、院及翰林、集賢者,可講求誅捕之法以聞。」

  甲寅,西番賊起,殺鎮西王子丹巴。立行宣政院,以額森特穆爾為院使,往討之。

  壬戌,命四川行省參政舉理等捕反賊韓法師。

  丁卯,彗見於東北,大如天船星,色白,約長尺餘,彗指西南,至八月庚午始滅,凡六十三日,自昴至房,凡曆十五宿。

  六月,成寅,贈丞相安圖推忠佐運開國元勳、東平忠憲王,于所封城內建立祠廟,官為致祭。

  辛巳,大霖雨,自是日至癸已不止。禦河、黃河、沁河、渾河水皆溢,沒人畜、廬舍甚眾。

  戊子,加封尹子、庚桑子、徐甲、列子、莊子各為真君。

  壬辰,彰德府大水,平地深一丈。

  秋,七月,癸卯,帝出獵。丙午,幸實喇鄂爾多。丁未,幸龍岡,灑馬乳以祭。

  庚戌,河南武陟縣禾將熟,有蝗自東來,縣尹張寬仰天祝曰:「甯殺縣尹,毋傷百姓。」俄有魚鷹群飛啄食之。

  庚申,詔:「除人命重事之外,凡盜賊諸罪,不須候五府官審錄,有司依例決之。」

  是月,紐薩爾、錫諦擒朱光卿,尋追擒石昆山、鐘大明。

  衛輝府自六月淫雨至是月,平地水深二丈餘,漂沒人民房舍,民皆棲于樹木。郡守僧嘉努以舟載飯食之,移老弱居城頭,日給糧餉。月餘,水方退。

  八月,辛巳,京畿賊起。壬午,京師地大震,太廟樑柱裂,各室牆壁皆壞,壓損儀物,文宗神主及禦床盡碎;西湖寺神禦殿壁僕,壓損祭器。自是累震,至丁亥方止,所損人民甚眾。

  癸未,河南地震。

  弛高麗執持軍器之禁。

  是月,帝至自上都。

  九月,己酉,立皮貨所于寧夏,設提領使、副主之。

  立四川、湖廣、江浙行樞密院。

  冬,十月,癸酉,日赤如赭。

  乙亥,命江浙行省丞相綽斯戩提調海運。國用所倚,海運為重。綽斯戩措置有方,所漕米三百餘萬石,悉達京師,無耗折者。

  是月,金華處士許謙卒。當時學者,稱何基、王柏、金履詳及謙為金華四子。

  十一月,丙午,立屯田於雄州。

  是月,太白屢經天。

  十二月,以滿濟勒噶台為太保、分樞密院,鎮北邊。滿濟勒噶台,巴延弟也,時議進爵為王,辭曰:「兄封秦王,弟不宜並受王爵。」故有是命。

  是歲,巴延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帝不從。

  詔賜孝子靳昺碑。昺,絳州曲沃人,兄榮,為奎章閣承制學士,奉母王氏官於朝,母歿,昺與榮護喪還家。至平定,大雷雨,流水驟至,昺伏柩上,榮呼之避水,昺不忍舍去,遂為水所漂沒。後得王氏柩於三裡外,得昺屍於五裡外,故特賜碑以旌之。

  劄實除僉浙西廉訪司事。至,即按問都轉運鹽使、海道都萬戶、行宣政院等官贓罪,由是郡縣無敢為貪墨者。又以諸僧寺私芘猾民,有所謂道人、道民、行童得,類皆瀆倫常,隱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嘉興一路,為數已二千七百。建議請勒歸本族,俾供皇賦,庶少寬民力,朝廷是之,即著為令。

  詔知嶺北行樞密院事奈曼台襲國王,授以金印。繼又以安邊睦鄰之功,賜珠絡半臂並海東名鷹、西域文豹,國制以此為極恩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