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鹹淳十年 |
|
鹹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春,正月,己卯朔,元宮闕告成。元主始禦正殿,受朝賀。 壬午,城鄂州漢口堡。 戊子,福建安撫使江萬里以疾辭職任,詔依舊職奉祠。 庚寅,城鄂州沌口西岸堡。 乙巳,雨土。 丙午,元免於闐采玉。 是月,賈似道母死,似道歸台州治喪。詔以天子鹵簿葬之,起墳擬山陵,百官奉喪事,立大雨中終日,無敢易位者。既葬,詔似道起複,似道遂還朝。 元阿爾哈雅言:「荊、襄自古用武之地,漢水上流已為我有,順流長驅,宋必可平。」阿珠又言:「臣略地江、淮,見宋兵弱於往昔,今不取之,時不能再!」元主趣召史天澤同議,天澤對曰:「此國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圖、巴延,都督諸軍,則四海混同,可計日而待。臣老,猶足為副。」元主曰:「巴延可以任此事。」阿爾哈雅因言:「我師南征,必分為三。舊軍不足,非益兵十萬不可。」遂詔中書省簽軍十萬人。 二月,己酉,趙順孫罷為福建安撫使。 壬申,元造戰船八百艘於汴梁。 元主如上都,聞遼陽行省國王特默格擾民不便,乃起廉希憲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將行,命肩輿入見,賜坐。元主曰:「昔在先朝,卿深識事機,每以帝道啟朕。及鄂漢班師,屢陳天命,朕心不忘。丞相,卿實宜為,顧退托耳。遼沈戶不下數萬,諸王、國婿分地所在,彼皆素知卿能,故命卿往鎮,體朕此意。」 三月,庚寅,元遣鳳州經略使實都、軍民總管洪俊奇等將兵伐日本,戰船凡大小九百般,軍萬五千人。元主以討日本事問趙良弼,良弼曰:「臣居日本歲餘,睹其俗很勇嗜殺,不知有父子之親,上下之禮。其地多山水,無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官田。況舟師渡海,海風無朝,禍害莫測。是謂以有用之民填無窮之巨壑也。臣謂勿擊便。」元主從之。 辛卯,元改荊湖、淮西樞密院為行中書省。巴延、史天澤並為左丞相,阿珠為平章政事,阿爾哈雅為右丞,呂文煥為參知政事,行省于荊湖。哈達為左丞相,劉整為左丞,達春、董文炳並參知政事,行省事於淮西。 癸巳,元獲嘉縣尹常德課最,詔優賞。 元翰林學士王磐,嘗于會議時數言:「前代用人,二十從政,七十致仕,所以資其才力,閔其衰老,養其廉恥之心也。今入仕者不限年,而老病者不肯退,彼既不自知恥,朝廷亦不以為非,甚不可也。」磐先以疾。請斷月俸毋給,至是堅乞致仕,元主遣使諭之曰:「卿年雖老,非任劇務,何以辭為!」仍詔祿之終身,並還所斷月俸。磐不得已複起。 夏,四月,乙卯,封皇子㬎為永國公。 五月,丙申,元以皇女下嫁高麗世子王愖。 壬申,張玨表請城馬鬃、虎頭山,或先築其一以扼險要。 六月,庚申,元主命諸將率兵南伐,且數賈似道負約執郝經之罪。詔曰:「爰自太祖皇帝以來,與宋使介交通。憲宗之世,朕以藩職,奉命南伐,彼賈似道複遣宋京詣我,請罷兵息民。朕即位之後,追憶是言,命郝經等奉書往聘,蓋為生靈計也,而乃執之,以致師出連年,死傷相藉,系累相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襄陽既降之後,冀宋悔禍,或起令圖,而乃執迷,罔有悛心。問罪之師,有不能已。今遣汝等水陸並進,佈告遐邇,使鹹知之。無辜之民,初無預焉,將士毋得妄加殺掠。有去逆效順,別立奇功者,驗等第遷賞。其或固拒不知及逆適者,俘戮何疑!」 元廉希憲知北京,民大悅服。異時遼東多親王使者傳令旨,官吏立聽,希憲革正之。有西域人自稱駙馬,營于城外,系富民,誣其祖父嘗貸息錢,索償甚急。民訴之行省,希憲命收捕之。其人怒,乘馬入省堂,坐榻上,希憲命捽下跪,而問之曰:「法無私獄,汝何人!」惶懼求哀,國王特默格亦為之情,乃稍寬令待對,舉營夜遁。俄詔國王歸國,希憲獨行省事。長公主及國婿入朝,于路縱獵擾民,希憲面諭國婿,欲入奏之。國婿驚愕,入語公主,公主出,飲希憲酒曰:「從者擾民,吾不知也,請以鈔萬五千貫還斂民之直,幸勿遣使者。」自是貴人過者,皆莫敢縱。 秋,七月,癸未,帝崩於嘉福殿,年三十三。嘉國公㬎即皇帝位。 帝自為太子,以好內聞;既立,耽於酒色。故事,嬪妾進禦,晨詣閤門謝恩,主者書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謝恩者三十餘人。及崩,賈似道入宮議所立,眾以建國公昰當立,似道主嫡,乃立嘉國公。時年四歲,皇太后臨朝聽政。 甲申,封皇兄建國公昰為吉正,皇弟永國公昺為信王。 詔賈似道依文彥博故事,獨班起居。 丙戌,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皇。又詔以生日為天瑞節。 初,京湖制置使汪立信移書賈似道曰:「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誠上下交修,以迓續天命之幾,重惜分陰以趨事赴功之日也。而乃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歲愒月,緩急倒施,卿士師師非度,百姓郁怨。欲上當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揮而折衝萬里,不亦難乎?為今之計者,其策有三:夫內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幹以實外禦。算兵帳,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為選兵五十餘萬。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里,若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將,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有要害處,輒三倍以兵,無事則泛舟長淮,往來遊徼;有事則東西齊奮,戰守並用,刁鬥相聞,饋餉不絕,互相應援,以為聯絡之固。選宗親大臣忠良有幹用者,立為統制,分蒞東、西二府。此上策也。久拘聘使,無益於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請禮而歸之,許輸歲幣,以緩師期。不二三年,邊遽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戰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則銜璧輿櫬之禮,請備以俟!」似道得書,大怒,抵之地,詬曰:「瞎賊,狂言敢爾!」蓋立信一目微眇雲。尋中以危法,廢斥之。 辛卯,以朱禩孫為京湖、四川宣撫使兼知江陵府。 乙未,元巴延出師,陛辭,元主諭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不嗜殺,是吾曹彬也!」 八月,丁未,元史天澤言:「今大師方興,荊湖、淮西各置行省,勢位既不相下,號令必不能一,後當敗事。」元主是其言,複改淮西行中書省為行樞密院。天澤又以病,表請專任巴延;乃以巴延領河南等路行中書省,所屬並聽節制。 癸醜,大霖雨,天目山崩,水湧流,安吉、臨安、餘杭民溺死者無算。 元中書省言:「江、漢未下之州,請令呂文煥率其麾下臨城諭之,令彼知我善遇降將,亦策之善者也。」元主從之。 元四川總帥汪惟正上言曰:「蜀未下者數城耳,宜並力攻臨安根本既拔,此將焉往!願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峽,與巴延會錢塘。」元主優詔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誰托!異日蜀平,功豈在巴延下耶!」 甲寅,元弛河南軍器之禁。 是月,元太保劉秉忠薨。秉忠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食,終日澹然。扈從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築精舍居之,至是無疾端坐而逝。元主驚悼,謂左右曰:「秉忠事朕三十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它人不得與聞也。」遣官護其喪還葬大都,諡文貞,後改諡文正。 九月,癸未,元左丞相河南行省巴延會師於襄陽,分軍為三道並進。丙戌,巴延與平章行省阿珠由中道循漢水趣郢州,萬戶武秀為前鋒,遇水濼,霖雨水溢,無舟不能涉。巴延曰:「吾且飛渡大江,而憚此潢潦耶?」使一壯士騎而前導,麾諸軍畢濟。癸巳,次鹽山,距郢州二十裡。 張世傑將兵屯郢,郢在漢北,以石為城,新郢城在漢南,橫鐵縆鎖,戰艦密植,樁木水中,夾以炮弩,凡要津,皆施杙,設守具。元軍襲城,世傑力戰,元軍不能前,遣人招世傑,不聽。阿珠獲俘民,言:「沿漢九郡精銳皆萃於二郢,若舟師出其間,騎兵不能護岸,此危道也。不若取下流黃家灣堡,堡西有溝,南通藤湖,可由其中拖船入湖,轉而下漢僅三裡。」呂文煥亦以為便,諸將曰:「郢城,我之襟喉,不取,恐為歸路患。」巴延曰:「用兵緩急,我則知之,大軍之出,豈為一城哉?」遂舍郢,順流而下,遣總管李庭、劉國傑攻黃家灣堡,拔之。諸軍破竹席地,蕩舟由藤湖入漢,巴延、阿珠殿后,下不滿百騎。 己亥,賜禮部進士王龍澤以下及第、出身。 元主歸自上都。時有言漢人毆傷蒙古人,及太府監盧甲盜剪官布,元主怒,命殺以懲眾。董文忠進曰:「刑曹於罪囚當死者,已有服詞,猶必詳讞,豈可因人一言,遽加之重典!請付有司閱實以俟後命。」乃遣文忠及近臣圖們分核之,皆得其誣狀,遂詔原之。元主因責侍臣曰:「方朕怒時,卿曹皆不敢言,非文忠開悟朕心,則殺二無辜之人,必取議右外矣。」因賜文忠金尊,曰:「用旌卿直。」太子亦語宮臣曰:「方天威之震,董文忠從容諫止,實人臣難能者。」太府監屬奉物詣文忠,泣謝曰:「鄙人賴公複生。」文忠曰:「吾素非知子,所以相救於危急者,蓋為國平刑,豈望子報哉!」卻其物不受。 冬,十月,己酉,元享於太廟。 甲子,詔以明年為德祐元年。 乙丑,以章鑒同知樞密院事,陳宜中簽書樞密院事。 元軍之去郢也,副都統趙文義帥精騎二千追之。巴延、阿珠還軍迎擊之,及泉子湖,文義力戰而敗,巴延擒殺之,其士卒死者五百人,餘眾皆潰。 元軍進至沙洋,遣俘持黃榜檄文人城,守將王虎臣、王大用斬俘焚榜。巴延覆命呂文煥至城下招之,亦不應。丙寅,日暮,風大起,巴延命順風掣金汁炮,焚其廬舍,煙焰張天,城遂破,生擒虎臣、大用,餘悉屠之。 進薄新城,都統制邊居誼力戰,文煥列沙洋所馘於城下,縛虎臣等至壁,使招降,居誼不答。明日,又至,居誼曰:「吾欲與呂參政語耳。」文煥以為降己,馳馬至;伏弩亂髮,中文煥右臂,並中其馬,馬僕,幾鉤得之,眾挾文煥以它馬奔還。會總制黃順、副總制任寧相繼出降,其部曲多欲縋城出者,居誼悉驅入,當門斬之,文煥乃麾兵攻城,居誼以火具卻之。己巳,元總管李庭攻破外堡,諸軍蟻附而上,居誼度力不支,拔劍自殺,不殊,赴火死。所部三千人猶力戰,悉死焉,居誼舉家自焚。巴延壯居誼,購其屍觀之,遂殺虎臣、大用。居誼,隨人,初事李庭芝,積戰功擢都統制,至是死節。事聞,詔立廟死所。 閩中地震。 十一月,浙東安撫使馬廷鸞力辭去任;戊寅,詔依舊職奉祠。 詔為趙文義與其兄文亮共立廟揚州,賜額曰傳忠。 初,李庭芝帥淮南,聞進士鹽城陸秀夫名,辟置幕下,主管機宜文字。秀夫性沉靜,不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歡,秀夫獨無一語,或時宴集府中,矜莊終日,未常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雖改官,不使去己。時稱得士多者,淮南第一,號小朝廷。及是以秀夫為淮東制置司參議。 丙戌,以王爚為左丞相,章鑒為右丞相,並兼樞密使,從賈似道請也。 元東川元帥楊文安自達州進趨雲安軍,至馬湖江,與南師遇,大破之,遂拔雲安、羅拱、高陽城堡。 元安圖奏:「阿哈瑪特蠹國害民,凡官屬所用非人,請別加選擇。其營作宮殿,夤緣為奸,亦宜詰問。」元主命窮治,然阿哈瑪特委任如故。 元巴延軍逼複州,知州翟貴以城降。諸將請點視其倉庫軍籍,巴延不聽,諭諸將不得入城,違者以軍法論。阿珠使阿爾哈雅來言渡江之期,巴延不答,明日又來,又不答,阿珠乃自來。巴延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餘人知之乎?」潛刻期而去。乙未,軍次蔡店。丁酉,往視漢口形勢。 時淮西制置使夏貴,以戰艦萬艘分據要害,都統制王達守陽邏堡,京湖宣撫使朱禩孫,以遊擊軍扼中流,元軍不得進。阿珠部將馬福,言自淪河走湖中,可從陽邏堡西沙蕪口入江,巴延使覘沙蕪口,夏貴亦以精兵守之。乃進圍漢陽,聲言取漢口渡江,貴果移兵援漢陽。十二月,丙午,巴延乘間遣阿喇罕將奇兵倍道龔沙蕪口,奪之。辛亥,自漢口開壩引船入淪河,轉沙蕪口以達江。壬子,戰艦萬計相踵而至,以數千艘泊淪河灣口,屯布蒙古漢軍數十萬騎於江北。 癸醜,巴延遣人招諭陽邏堡,守將王達等曰:「我輩受宋厚恩,戮力死戰,此其時也,安有叛逆歸降之理!備吾甲兵決之。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爾!」巴延麾諸將以白鷂子千艘攻之,三日不克。巴延密謀于阿珠曰:「彼謂我必拔此堡,方能渡江。此堡甚堅,攻之徒勞。汝夜以鐵騎三千泛舟直趨上流,為搗虛之計,明日渡江,襲江南岸,已過則亟遣人報我。」阿珠亦曰:「攻城,下策也。若分軍船之半,循岸西上,泊青山磯下,伺隙而動,可以如志。」 巴延計定,乙卯,遣阿爾哈雅督萬戶張弘范等進薄陽邏堡,夏貴率眾援之。阿珠即以昏時率四翼軍,溯流四十裡至青山磯。是夜,雪大作,黎明,阿珠遙見南岸多露沙洲,即登舟,指示諸將令徑渡,載馬後隨。萬戶史格一軍先渡,為荊鄂都統程鵬飛所敗,格中三創,喪其師三百,阿珠引兵繼之。大戰中流,格中流矢,戰益力,鵬飛亦卻,阿珠遂登沙洲,攀岸步鬥,散而複合者數四,出馬於岸,力戰,追至鄂東門,鵬飛被七創,走。阿珠獲其船千餘艘,遂起浮橋,成列而渡,乃遣人還報。巴延大喜,揮諸將急攻陽邏堡。夏貴聞阿珠渡江,大驚,引麾下三百艘先遁,沿流東下,縱火焚西南岸,大掠,還廬州,陽邏堡遂破,王達領所部八千人及定海水軍統制劉成俱戰死。元諸將請追貴,巴延曰:「陽邏之捷,吾欲遣使前告宋人。今貴走,是代吾使也。」遂渡江與阿珠會。 元諸將議師所向,或欲先取蘄、黃。阿珠曰:「若赴下流,退無所據。上取鄂、漢,雖遲旬日,可以萬全。」巴延遂趣鄂州。己未,焚戰艦三千艘,煙焰漲天,城中大恐。時朱禩孫帥師援鄂,道聞陽邏之敗,夜,奔還江陵。庚申,知漢陽軍王儀以城叛降元。 鄂恃漢陽為蔽,及禩孫既遁,漢陽複失,鄂勢遂孤。呂文煥列兵城下曰:「汝國所恃,江、淮而已。今大軍渡江、淮如蹈平地,汝輩不降何待!」權守張晏然度不能守,遂以州降,程鵬飛亦以其軍降。幕僚張山翁獨不屈,元諸將請殺之,巴延曰:「義士也。」釋之。因檄下信陽諸郡,以鵬飛為荊湖宣撫使,撤守兵分隸諸將,取壽昌糧四十萬斛以充軍餉。命阿爾哈雅以四萬人守鄂,而自率大眾與阿珠東下趣臨安。阿爾哈雅戍鄂,禁將士毋得侵掠,其下無敢取民一萊者,民大悅。 癸亥,詔賈似道都督諸路軍馬。 時鄂州既破,朝廷大懼。三學生及群臣上疏,以為非師相親出不可。似道不得已,始平都督府于臨安,以孫虎臣總統諸軍,以黃萬石等參贊軍事。所辟官屬,皆先命後奏,仍于封樁庫撥金十萬兩,銀五十萬兩,關子一千萬貫,充都督府公用。 詔天下勤王。 元賜太乙真人第一區,仍賜額曰太一廣福萬壽宮。 乙丑,以高達為湖北制置使。 詔:「邊費浩繁,吾民重困。貴戚、釋道,田連阡陌,安居暇食,有司核其租稅,收之。」 庚午,元巴延遣程鵬飛至黃州招諭陳奕,奕使人過江請降,且求名爵。巴延曰:「汝既率眾來歸,何必慮及名爵!」以沿江大都督許之,奕大喜,遂以城降,仍以書招知蘄州管景模。時沿江諸郡,皆呂氏舊部曲,望風款附。 李庭芝遣兵入援。 是歲,元諸路蟲災凡九所,發米七萬五千石、粟四萬石以賑之。 元主謂秦蜀行省平章賽音諤德齊曰:「雲南,朕常親臨。比因委任失宜,使遠人不安。欲選謹厚者撫治之,無如卿者。」賽音諤德齊受命,即訪求知雲南地理者,畫其山川、城郭、驛舍、軍屯夷險遠近,為圖以進。帝大悅,遂拜平章政事、行省雲南,賜鈔五十萬緡,金寶無算。 時宗王托果嚕方鎮雲南,惑於左右之言,以賽音諤德齊至,必奪其權,具甲兵為備。賽音諤德齊聞之,乃遣其子尼雅斯拉鼎先至其所,請曰:「天子以雲南守者非人,致諸國背叛,故命臣來安集之,且戒以至境即加撫循。今未敢專,願王遣一人來共議。」王聞,遽罵其下曰:「吾幾為汝輩所誤!」明日,遣親臣撒滿位哈乃等至。賽音諤德齊問以何禮見,對曰:「吾等與尼雅斯拉鼎偕來,視猶兄弟也。請以子禮見。」皆以名馬為贄,拜跪甚恭,觀者大駭。乃設宴,陳所賜金寶飲器,酒罷,盡以與之,二人大喜過望。明日,來謝,語之曰:「二君雖為宗王親臣,未有名爵,不可以議國事。欲各授君行省斷事官,以未見王,未敢擅授。」令一人先還稟王,王大悅。由是政令一聽賽音諤德齊所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