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至和二年(3) |
|
九月,戊午,遼告哀使至,帝為發哀,成服於內東門幕次,遣使祭奠吊慰及賀即位。 遼主詔所幸圍場外毋禁。庚申,詔:「除護衛士,餘不得佩刀入宮,非勳戚後及承應諸執事人不得冠巾。」 癸亥,詔學士、舍人院:「自今召試,未有科名人,複試三題。」 乙丑,遼賜內外臣僚爵賞有差。庚午,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丙子,尊皇后為皇太后。宴菆塗殿。以上京留守宿國王陳留為南京留守。 冬,十月,丁亥,遼有司請以遼福生日為天安節,從之。以吳王耶律仁先同知南京留守事。 己醜,詔京畿毋領輔郡,罷京畿轉運使、提點刑獄。 乙未,出內藏庫錢百萬下河北市糴軍儲。 丙申,以主客員外郎吳中複為殿中侍御史裡行。 戊戌,監修南京鴻慶宮內臣請于本宮隙地建皇帝本命殿,帝曰:「建宮觀,所以為民祈福,豈可勞民自為邪?其遇本命道場日,止令設板位祠之。」 己亥,以開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俞希孟為言事禦史。禦史中丞張昪等言:「希孟自入台以來,論事私邪,動多迎合。前年內臣王守忠請節度使俸給,諫官韓絳力言不可,希孟輒上言稱恩命已行,只乞後不得為例。又,中書劄子下禦史台同刑法寺定百官行馬失序事,同時聚議,皆雲臣子對君失儀,尚蒙矜恕,豈為偶近兩府,行馬趨朝,既已贖銅,又作過犯!希孟承望大臣風旨,不肯同署奏狀,而乃獨入文字,乞理為過犯。此皆奸邪,跡狀明白。後因全臺上殿奏事,陛下面責希孟,不逾兩月,除開封府判官,中外咸謂公明。今卻自府判複除言事台官,伏乞別與一差遣。」壬寅,改希孟為祠部員外郎、荊湖南路轉運使。 癸卯,侍御史梁蒨言:「近制,兩府大臣遇假休日,方許一見賓客,非所以廣朝廷聰明,其開禁使接士如故。」從之。 乙巳,禮部貢院上《刪字貢舉條制》十二卷。 庚戌,翰林學士、刊修《唐書》歐陽修言:「自武宗以下,並無《實錄》,以傳記、別說考正虛實,尚慮闕略。聞西京內中省寺、留司禦史台及鑾和諸庫有唐朝至五代以來奏牘、案簿尚存,欲差編修官呂夏卿詣彼檢討。」從之。夏卿,晉江人。 癸醜,下溪州蠻彭仕羲入寇。 下溪州自彭允林至仕羲,相繼為刺史者五世矣,至是,仕羲子師寶怨父取其妻,來奔辰州訴仕羲嘗殺誓下十三州,將奪其印符而並其地,自號如意大王,補置官屬,將起為亂。知辰州宋守信聞之,乃以師寶為鄉導,帥兵數千深入討之。仕羲遁入地洞,不可得,俘其孥,而官軍戰死者十六七。守信等皆坐貶。自是蠻獠數入寇掠,邊吏不能制矣。 十一月,丙辰,出內藏庫絹三十萬,下並州市糴軍儲。 初,虞部郎中薛向言河北糴法之弊,以為:「被邊十四州,悉仰食度支,歲費錢五十萬緡,得粟百六十萬斛,其實才直二百萬緡耳,而歲常虛費三百萬緡,入於商賈蓄販之家。今既用見錢實價,革去三百萬虛估之弊矣,然必有以佐之,則其法可行。故邊穀貴,則糴澶、魏粟,漕黃、禦河以給邊;新陳未交,則散糶減價以救民乏;軍食有餘,則坐倉收糴以待不足。使見錢行而三利舉,則河北之穀不可勝食矣。」於是詔置河北都大提舉便糴糧草及催遣黃、禦河綱運公事。己未,以向為之,行並邊見錢和糴法。 甲子,遼葬興宗于慶陵,名其山曰定興。 丙寅,北府宰相、西平郡王蕭阿喇進封韓王。 己巳,交趾來告其王李德政卒。詔贈侍中、南越王,以其子日尊為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交趾郡王。 壬申,遼主次懷州,有事于太宗、穆宗廟。甲戌,謁祖陵。戊寅,冬至,有事于太祖、景宗、興宗廟,不受群臣賀。 十二月,丙戌,遼主詔內外百官秩滿各言一事,仍轉諭所部,無貴賤老幼,皆得直言無諱。 丁亥,修六塔河。先是河決大名、館陶,殿中丞李仲昌請自澶州商胡河穿六塔渠入橫隴故道,以披其勢,富弼是其策。詔發三十萬丁修六塔河以回河道,以仲昌提舉河渠。仲昌,垂子也。 翰林學士歐陽修,以嘗奉使河北,知河決根本,複上疏言:「河水重濁,理無不淤,淤從下流;下流既淤,上流必決;水性避高,決必趨下。以近事驗之,決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複,但勢不能久,必決於上流耳。橫隴功大難成,雖成必有複決之患。六塔狹小,不能容受大河,以全河注之,濱、棣、德、博必被其害。不若因水所趨,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之入海,則河無決溢散漫之憂,數十年之利也。」帝不聽。 戊子,遼以應聖節上太皇太后壽,宴群臣、命婦。冊妃蕭氏為皇后。後,樞密使惠之女也。進封皇弟和囉噶為魯國王,阿璉為陳國王。 辛卯,遼詔部署院:「事有機密即奏,其投謗訕書輒受及讀者,並棄市。」 甲午,遼以樞密副使姚景行為參知政事,翰林學士吳湛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韓紹文為上京留守。 知制誥劉敞使於遼,素習知山川道徑,遼人道之行,自古北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誇示險遠。敞質譯人曰:「自松亭趨柳河,甚逕且易,不數日可抵中京,何為故道此?」譯相顧駭愧,曰:「實然,但通好以來,置驛如是,不敢變也。」 丁酉,詔:「武臣有贓濫者毋得轉橫行,其立戰功者許之。」 戊戌,遼主命設學養士,頒《五經》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 庚子,遼遣使致興宗遺留物及謝弔祭。 遼以知涿州楊績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 庚戌,太白晝見。 遼以聖宗在時生辰,赦上京囚。 壬子,新修醴泉觀成,即祥源觀也,因火更其名。 是歲,遼主禦清涼殿,策進士張孝傑等四十四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