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魏書 | 上頁 下頁 |
于栗磾傳(1) |
|
于栗磾,代人也。能左右馳射,武藝過人。登國中,拜冠軍將軍,假新安子。後與甯朔將軍公孫蘭領步騎二萬,潛自太原從韓信故道開井陘路,襲慕容寶於中山。既而車駕後至,見道路修理,大悅,即賜其名馬。及趙魏平定,太祖置酒高會,謂栗磾曰:「卿即吾之黥彭。」 大賜金帛,進假新安公。太祖田于白登山,見熊將數子,顧謂栗磾曰:「卿勇幹如此,寧能搏之乎?」 對曰:「天地之性,人為貴。若搏之不勝,豈不虛斃一壯士。自可驅致御前,坐而制之。」 尋皆擒獲。太祖顧而謝之。永興中,關東群盜大起,西河反叛。栗磾受命征伐,所向皆平,即以本號留鎮平陽。轉鎮遠將軍,河內鎮將,賜爵新城男。栗磾撫導新邦,甚有威惠。 劉裕之伐姚泓也,栗磾慮其北擾,遂築壘於河上,親自守焉。禁防嚴密,斥侯不通。裕甚憚之,不敢前進。裕遺栗磾書,遠引孫權求討關羽之事,假道西上,題書曰:「黑矛公麾下。」 栗磾以狀表聞,太宗許之,因授黑矛將軍。栗磾好持黑矛以自標,裕望而異之,故有是語。奚斤之征虎牢也,栗磾別率眾所部攻德宗河南太守王涓之于金墉,涓之棄城遁走。遷豫州刺史,將軍如故,進爵新安侯。洛陽雖歷代所都,久為邊裔,城闕蕭條,野無煙火。栗磾刊辟榛荒,勞來安集。德刑既設,甚得百姓之心。太宗南幸盟津,謂栗磾曰:「河可橋乎?」 栗磾曰:「杜預造橋,遺事可想。」 乃編次大船,構橋於冶阪。六軍既濟,太宗深歎美之。 世祖之征赫連昌,敕栗磾與宋兵將軍、交趾侯周幾襲陝城。昌弘農太守曹達不戰而走。乘勝長驅,仍至三輔。進爵為公,加安南將軍。平統萬,遷蒲阪鎮將。時弘農、河內、上黨三郡賊起,栗磾討之。轉虎牢鎮大將,加督河內軍。尋遷使持節,都督兗相二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枋頭都將。又為外都大官,平刑折獄,甚有聲稱。卒,年七十五。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贈太尉公。栗磾自少治戎,迄于白首,臨事善斷,所向無前。加以謙虛下士,刑罰不濫。世祖甚悼惜之。 子洛拔,襲爵。少以功臣子,拜侍禦中散。有姿容,善應對,恭慎小心。世祖甚加愛寵,因賜名焉。車駕征討,恒在侍衛,擢領監禦曹事。從征涼州,既平,賜奴婢四十口,轉監禦曹令。恭宗之在東宮,厚加禮遇。洛拔以恭宗雖則儲君,不宜逆自結納,恒畏避屏退。左轉領侯宮曹事。頃之,襲爵。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甯東將軍,和龍鎮都大將,營州刺史。以治有能名,進號安東將軍。又為外都大官。會隴西屠各王景文等恃險竊命,私署王侯,高宗詔洛拔與南陽王惠壽督四州之眾討平之,徒其惡党三千余家于趙魏。轉拜侍中,殿中尚書。遷尚書令,侍中如故。在朝祗肅,百僚憚之。太安四年卒,時年四十四。洛拔有六子。 長子烈,善射,少言,有不可犯之色。少拜羽林中郎,遷羽林中郎將。延興初,敕領甯光宮宿衛事。遷屯田給納。 太和初,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長安鎮將陳提等,貪殘不法。烈受詔案驗,鹹獲贓罪,洛侯、目辰等皆致大辟,提坐徙邊。仍以本官行秦雍二州事。遷司衛監,總督禁旅。從幸中山,車駕還次肆州,司空苟頹表沙門法秀玄惑百姓,潛謀不軌,詔烈與吏部尚書囗丞祖馳驛討之。會秀已平,轉左衛將軍,賜爵昌國子。遷殿中尚書,賜帛三千匹。 于時高祖幼沖,文明太后稱制,烈與元歪,陸叡,李沖等各賜金策,許以有罪不死。加散騎常侍,遷前將軍,進爵洛陽侯。尋轉衛尉卿。從駕南征,加鎮南將軍。 及遷洛陽,人情戀本,多有異議。高祖問烈曰:「卿意雲何?」 烈曰:「陛下聖略淵遠,非愚管所測。若隱心而言,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 高祖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代邑。」 敕留台庶政,一相參委。車駕幸代,執烈手曰:「宗廟至重,翼衛不輕,卿當祗奉靈駕,時遷洛邑。朕以此事相托顧,非不重也。」 烈與高陽王雍奉遷神主于洛陽,高祖嘉其勳誠,遷光祿卿。 十九年,大選百僚,烈子登引例求進。烈表曰:「臣上或近臣,下不決引一人,疑而恩出分外,冀荷榮祿。當今聖明之朝,理應謙讓,而臣子登引人求進,是臣素無教訓。請乞黜落。」 高祖曰:「此乃有識之言,不謂烈能辨此?」 乃引見登,詔曰:「朕今創禮新邑,明揚天下,卿父乃行謙讓之表,而有直士之風,故進卿為太子翊軍校尉。」 又加烈散騎常侍,封聊城縣開國子,食邑二百戶。 及穆泰、陸叡謀反舊京,高祖幸代,泰等伏法。賜烈及李沖璽書,述金策之意。語在《陸叡傳》。是逆也,代鄉舊族,同惡者多,唯烈一宗,無所染預。高祖嘉其忠操,益器重之。歎曰:「元儼決斷威恩,深自不惡,然而為臣盡忠猛決,不如烈也。爾日烈在代都,必即斬其五三元首耳。烈之節概,不謝金日磾也。」 詔除領軍將軍。以本官從征荊沔,加鼓吹一部。高祖謂彭城王勰曰:「烈先朝舊德,智勇兼有,軍之大計,宜共參決。」 宛鄧既平,車駕還洛,論功加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二十三年,蕭寶卷遣其太尉陳顯達入寇馬圈,高祖輿疾赴之,執烈手曰:「都邑空虛,維捍宜重,可鎮衛二宮,以輯遠近之望。」 顯達破走,高祖崩于行宮,彭城王勰總一六軍,秘諱而返,稱詔召世宗會駕魯陽。以烈留守之重,密報凶問。烈處分行留,神色無變。 世宗即位,寵任如前。咸陽王禧為宰輔,權重當時,曾遣家僮傳言於烈曰:「須舊羽林虎賁執仗出入,領軍可為差遣。」 烈曰:「天子諒暗,事歸宰輔,領軍但知典掌宿衛,有詔不敢違,理無私給。」 奴惘然而返,傳烈言報禧。禧複遣謂烈曰:「我是天子兒,天子叔,元輔之命,與詔何異?」 烈厲色而答曰:「向者亦不道王非是天子兒、叔。若是詔,應遣官人,所由遣私奴索官家羽林,烈頭可得,羽林不可得!」 禧惡烈剛直,遂議出之,乃授使持節、散騎常侍、征北將軍、恒州刺史。烈不願藩授,頻表乞停。輒優答弗許。烈乃謂彭城王勰曰:「殿下忘先帝南陽之詔乎?而逼老夫乃至於此。」 遂以疾固辭。 世宗以禧等專擅,潛謀廢之。會二年正月初祭,三公並致齋於廟,世宗夜召烈子忠謂曰:「卿父忠允貞固,社稷之臣。明可早入,當有處分。」 忠奉詔而出。質明,烈至,世宗詔曰:「諸父慢怠,漸不可任,今欲使卿以兵召之,卿其行乎?」 烈對曰:「老臣曆奉累朝,頗以幹勇賜職。今日之事,所不敢辭。」 乃將直閣已下六十余人,宣旨召咸陽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祥,衛送至於帝前。諸公各稽首歸政。以烈為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領軍,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並前五百戶。自是長直禁中,機密大事,皆所參焉。 太尉、咸陽王禧謀反也,武興王楊集始馳於北邙以告。時世宗從禽於野,左右分散,直衛無幾,倉卒之際,莫知計之所出。乃敕烈子忠馳覘虛實。烈時留守,已處分有備,因忠奏曰:「臣雖朽邁,心力猶可,此等猖狂,不足為慮。願緩蹕徐還,以安物望。」 世宗聞之,甚以慰悅。及駕還宮,禧已遁逃。詔烈遣直閣叔孫侯將虎賁三百人追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