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宋書 | 上頁 下頁
文九王傳(6)


  晉平剌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也。孝建三年,年十一,封山陽王,食邑二千戶。大明元年,為散騎常侍,領長水校尉,尋遷東揚州刺史。未拜,徙湘州刺史,加號征虜將軍。四年,還為秘書監,領右軍將軍,增邑千戶。遷侍中,又遷左中郎將,都官尚書;又為秘書監,領驍騎將軍。出為使持節、都督豫、司二州、南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景和元年,入朝,進號鎮西大將軍,仍遷散騎常侍、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太宗定亂,以為使持節、都督荊、湘、雍、益、梁、甯、南北秦八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開府、常侍如故。又改都督江、郢、雍、湘五州、江州刺史;又改都督江南豫司州、南豫州刺史,改都督豫、江、司三州、豫州刺史。時豫州刺史殷琰據壽陽反叛,休祐出鎮曆陽,督劉勔等討琰,琰未平,勔築長圍守之。休祐複徙都督荊、湘、雍、益、梁、甯、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持節、常侍、將軍、開府並如故,增封二千戶,受五百戶。以山陽荒敝,改封晉平王。

  休祐素無才能,強梁自用,大明之世,年尚少,未得自專,至是貪淫,好財色。在荊州,裒刻所在,多營財貨。以短錢一百賦民,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徹白,若有破折者,悉刪簡不受。民間糴此米,一升一百。至時又不受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復堪命。泰始六年,征為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加侍中,持節、將軍如故。上以休祐貪虐不可蒞民,留之京邑,遣上佐行府州事。

  休祐狠戾強梁,前後忤上非一。在荊州時,左右苑景達善彈棋,上召之,休祐留不遣。上怒,詰責之曰:「汝剛戾如此,豈為下之義!」積不能平。且慮休祐將來難制,欲方便除之。七年二月,車駕於岩山射雉,有一雉不肯入場,日暮將反,令休祐射之。語雲:「不得雉,勿歸。」休祐時從在黃麾內,左右從者並在部伍後,休祐便馳去,上遣左右數人隨之。上既還,前驅清道,休祐人從悉分散,不復相得,上因遣壽寂之等諸將追之。日已欲暗,與休祐相及,逼令墜馬。休祐素勇壯有氣力,奮拳左右排擊,莫得近。有一人後引陰,因頓地,即共毆拉殺之。乃遣人馳白上,行唱:「驃騎落馬。」上曰:「驃騎體大,落馬殊不易。」即遣御醫絡驛相系。頃之,休祐左右人至,久已絕。去車腳,輿以還第,時年二十七。追贈司空,持節、侍中、都督、刺史如故,給班劍二十人,三望車一乘。

  時巴陵王休若在江陵,其日即馳信報休若曰:「吾與驃騎南山射雉,驃騎馬驚,與直閣夏文秀馬相丱,文秀墮地,驃騎失鞚,馬驚,觸松樹墮地,落刑中,時頓悶,不識人,故馳報弟。」其年五月,追免休祐為庶人。

  長子仕薈,早卒。次子宣翊為世子,為甯朔將軍、湘州刺史,未拜,免廢。次士弘,繼鄱陽哀王休業。襲封,被廢還本。次宣彥,封原豐縣侯,為甯朔將軍、彭城太守,未拜,免廢。次宣諒。次宣曜,出繼南平穆王鑠封,被廢還本。次宣景,次宣梵,次宣覺,次宣受,次宣則,次宣直,次宣季,凡十三子,並徙晉平郡。太宗尋病,見休祐為祟,乃遣前中書舍人劉休至晉平撫慰宣翊等,上遂崩。後廢帝元徽元年,聽宣翊等還都。順帝升明三年,謀反,並賜死。

  鄱陽哀王休業,文帝第十五子也。孝建二年,年十一,封鄱陽王,食邑二千戶。三年,薨,追贈太常。大明六年,以山陽王休祐次子士弘嗣封。被廢還本,國除。

  臨慶沖王休倩,文帝第十六子也。孝建元年,年九歲,疾篤,封東平王,食邑二千戶,未拜,薨。

  大明七年,立第二十七皇子子嗣為東平王,紹休倩後。太宗泰始二年還本,國絕。六年,以第五皇子智井為東平王,繼休倩,未拜,薨。其年,追改休倩為臨慶王,以臨賀郡為臨慶國,立第八皇子躋為臨慶王,食邑二千戶,繼休倩後。明年,還本國。休倩,太祖所愛,故前後屢加紹門嗣。

  新野懷王夷父,文帝第十七子也。元嘉二十九年,薨,時年六歲。太宗泰始五年,追加封諡。

  巴陵哀王休若,文帝第十九子也。孝建三年,年九歲,封巴陵王,食邑二千戶。大明二年,為冠軍將軍、南琅邪、臨淮二郡太守,徙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將軍如故。四年,出為都督徐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將軍如故,增督豫州之梁郡,增邑千戶。明年,征為散騎常侍、左右郎將、吳興太守。複征為散騎常侍、太常。未拜,前廢帝永光元年,遷左衛將軍。

  太宗泰始元年,遷散騎常侍、中書令,領衛尉。未拜,複為左衛將軍,常侍、衛尉如故。又未拜,出為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永嘉、臨海、新安五郡諸軍事、領安東將軍、會稽太守,率眾東討。進督吳、吳興、晉陵三郡。尋加散騎常侍,進號衛將軍,給鼓吹一部。又進督晉安、囗囗二郡諸軍事。二年,遷梁、雍、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甯蠻校尉、雍州刺史,持節、常侍、將軍如故,增邑二千戶,受三百戶。

  前在會稽,錄事參軍陳郡、謝沈以諂佞事休若,多受賄賂。時內外戒嚴,普著袴褶,沈居母喪。被起,聲樂酣飲,不異吉人,衣冠既無殊異,並不知沈居喪,嘗自稱孤子,眾乃駭愕。休若坐與沈褻黷,致有奸私,降號鎮西將軍。又進衛將軍。典簽夏寶期事休若無禮,系獄,啟太宗殺之,慮不被許,啟未報,輒於獄行刑,信反果錮送,而寶期已死。上大怒,與休若書曰:「孝建、大明中,汝敢行此邪?」休若母加杖三百,降號左將軍,貶使持節都督為監,行雍州刺史,使甯蠻校尉,削封五百戶。四年,遷使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行湘州刺史,將軍如故。六年,荊州刺史晉平王休祐入,以休若監荊州事,進號征南將軍、湘州刺史。仍為都督荊、湘、雍、益、梁、甯、南北秦八州諸軍事、征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如故。尋加散騎常侍,又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七年,晉平王休祐被殺,建安王休仁見疑。京邑訛言休若有至貴之表,太宗以言報之,休若內甚憂懼。會被征,代休祐為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持節、常侍、開府如故。休若腹心將佐鹹謂還朝必有大禍,中兵參軍京兆王敬先固陳不宜入,勸割據荊楚以距朝廷,休若偽許之。敬先既出,執錄,馳使白太宗,敬先坐誅死。休若至京口,建安王休仁又見害,益懷危慮。上以休若和善,能諧緝物情,慮將來傾幼主,欲遣使殺之。慮不奉詔,征入朝,又恐猜駭,乃偽遷休若為都督江郢、司、廣、交、豫州之西陽、新蔡、晉熙、湘州之始興四郡諸軍事、車騎大將軍、江州刺史,持節、常侍、開府如故。征還召拜,手書殷勤,使赴七月七日,即於第賜死,時年二十四。贈侍中、司空,持節、都督、刺史如故,給班劍二十人,三望車一乘。

  休若既死,上與驃騎大將軍桂陽王休範書曰:

  外間有一師,姓徐名紹之,狀如狂病,自雲為塗步郎所使。去三月中,忽雲:「神語道巴陵王應作天子,汝使巴陵王密知之。」於是師便訪覓休若左右人,不能得。東宮典書姓何者相識,數去來,師解神語,東宮典書具道神語,東宮典書答雲:「我識巴陵間一左右,當為汝向道。」數日,東宮典書複來語師雲:「我已為汝語巴陵左右,道因達巴陵,巴陵具知,雲莫聲但聽。」

  又頃者史官奏天文占候,頗雲休若應挾異端。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然前後相准,略亦不無仿佛。且帖肆間,自大明以來有「若好」之謠,於今未止。詔若百重章句,皆配以美辭美事,諸不逞之徒,鹹雲必是休若。休若且知道路有異音,裡巷有「若好」之謠,在西已奇懼,致王敬先吐猖狂之言。近休祐、休仁被誅,休若彌不自安,又左右多是不相當負罪之徒,恆說以道路之言叩動之,相與唱雲:「萬民之心,屬在休若」,感激其意。

  尋休若從來心跡,殊有可嫌。劉亮問高次祖,汝一應識此人,當給休若。休若在東縱恣群下無本末,還朝被貶,爵位小退,次祖被亮使歸,過問訊,大泣,語次祖雲:「我東行是一段功,在郡橫為群小輩過失,大被貶降,我實憤怨,不解劉輔國何意不作。」次祖答雲:「劉輔國蒙朝廷生成之恩,豈容有此理。」推此已是有奇意。吾使諸王在蕃,正令優遊而已,本不以武事,而休若在西,廣召弓馬健兒,都不啟聞。又戾道明等,昔親為賊,罪應萬死,休若至西,大信遇之,乃潛將往不啟京。吾知汝意謂休若處奉因事事何如,心跡既不復可測,因其還朝在第與書,事事詰誚于內,許密自引分,狀如暴疾致故,差得於其名位及見子悉得全也。休若既是汝弟,使其狼心得申者,汝得守冶城邊作太尉公邪?非但事關計,亦於汝甚切,汝可密白荀太妃令知。

  廬江王禕,昔在西州,故上雲冶城邊也。休若子沖始襲封。順帝升明三年,薨。會齊受禪,國除。

  史臣曰:《詩》雲「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古人畏亂世也。太宗晚途,疑隙內成,尋斧所加,先自至戚。晉剌以獷暴摧軀,巴哀由和良鴆體,保身之路,未知攸適。昔之戒子,慎勿為善,將遠有以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