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孔子世家(1)


  〔索隱〕孔子非有諸侯之位,而亦稱系家者,以是聖人為教化之主,又代有賢哲,故稱系家焉。〔正義〕孔子無侯伯之位,而稱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於夫子,可謂至聖,故為世家。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集解〕徐廣曰:「陬音騶。孔安國曰『陬,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索隱〕陬是邑名,昌平,鄉號。孔子居魯之鄒邑昌平鄉之闕裡也。〔正義〕括地志雲:「故鄒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南六十裡。昌平山在泗水縣南六十裡。孔子生昌平鄉,蓋鄉取山為名。故闕裡在泗水縣南五十裡。輿地志雲鄒城西界闕裡有尼丘山。」按:今尼丘山在兗州鄒城,闕裡即此也。括地志雲:「兗州曲阜縣魯城西南三裡有闕裡,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廟。伍緝之從征記雲闕裡背邾面泗,即此也。」按:夫子生在鄒,長徙曲阜,仍號闕裡。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索隱〕家語:「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
  夷。睪
  夷生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正義〕括地志雲:「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縣五十裡尼丘山東趾。地理志雲魯縣有尼丘山,有叔梁紇廟。」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索隱〕家語雲「梁紇娶魯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顏氏徵在,從父命為婚」。其文甚明。今此雲「野合」者,蓋謂梁紇老而徵在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雲野合,謂不合禮儀。故論語雲「野哉由也」,又「先進於禮樂,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禮耳。〔正義〕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婚姻過此者,皆為野合。故家語雲「梁紇娶魯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小女徵在」。據此,婚過六十四矣。
  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索隱〕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為二十二年,蓋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故誤也。後序孔子卒,雲七十二歲,每少一歲也。
  生而首上圩頂,〔索隱〕圩音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正義〕括地志雲:「女陵山在曲阜縣南二十八裡。幹寶三日紀雲『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魯南山之空竇中。無水,當祭時酒掃以告,輒有清泉自石門出,足以周用,祭訖泉枯。今俗名女陵山』。」
  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索隱〕家語雲生三歲而梁紇死。
  葬於防山。〔正義〕括地志雲:「防山在兗州曲阜縣東二十五裡。禮記雲孔子母合葬於防也。」
  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索隱〕謂孔子少孤,不的知父墳處,非謂不知其塋地。徵在笄年適於梁紇,無幾而老死,是少寡,蓋以為嫌,不從送葬,故不知墳處,遂不告耳,非諱之也。
  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正義〕俎豆以木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雲氣,諸侯加象飾足,天子玉飾也。
  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正義〕括地志雲:「五父衢在兗州曲阜縣西南二裡,魯城內衢道也。」
  蓋其慎也。〔集解〕徐廣曰:「魯縣有闕裡,孔子所居也。又有五父之衢也。」〔索隱〕謂孔子不知父墓,乃且殯其母於五父之衢,是其謹慎也。〔正義〕慎謂以紼引棺就殯所也。
  郰人〔正義〕上音鄒。
  輓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孔子要絰,〔索隱〕家語「孔子之母喪,既練而見」,不非之也。今此謂孔子實要絰與饗,為陽虎所絀,亦近誣矣。一作「要經」。要經猶帶經也,故劉氏雲嗜學之意是也。
  季氏饗士,孔子與往。〔正義〕與音預。季氏為饌飲魯文學之士,孔子與迎而往,陽虎以孔子少,故折之也。
  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索隱〕昭公七年左傳雲「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及其將死,召大夫」云云。按:謂病者,不能禮為病,非疾困之謂也。至二十四年僖子卒,賈逵雲「仲尼時年三十五矣」。是此文誤也。
  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集解〕服虔曰:「聖人謂商湯。」
  滅於宋。〔集解〕杜預曰:「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為宋華督所殺,其子奔魯也。」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集解〕杜預曰:「弗父何,孔父嘉之高祖,宋湣公之長子,厲公之兄也。何嫡嗣,當立,以讓厲公也。」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集解〕服虔曰:「正考父,弗父何之曾孫。」
  三命茲益恭,故鼎銘雲:〔集解〕杜預曰:「三命,上卿也。考父廟之鼎。」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集解〕服虔曰:「僂,傴,俯,皆恭敬之貌也。」
  循牆而走,〔集解〕杜預曰:「言不敢安行。」
  亦莫敢餘侮。〔集解〕杜預曰:「其恭如是,人亦不敢侮慢。」
  饘於是,粥於是,以餬餘口。』〔集解〕杜預曰:「於是鼎中為饘粥。饘粥,餬屬。言至儉也。」
  其恭如是。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集解〕王肅曰:「謂若弗父何,殷湯之後,而不繼世為宋君也。」杜預曰:「聖人之後,有明德而不當大位,謂正考父。」
  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索隱左傳及系本,敬叔與懿子皆孟僖子之子,不應更言「魯人」,亦太史公之疏耳。
  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索隱〕有本作「委吏」。按:趙岐曰「委吏,主委積倉庫之吏」。
  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複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索隱〕莊子雲「孔子年五十一,南見老聃」。蓋系家亦依此為說而不究其旨,遂俱誤也。何者?孔子適周,豈訪禮之時即在十七?且孔子見老聃,雲「甚矣道之難行也」,此非十七之人語也,乃既仕之後言耳。
  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雲。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索隱〕莊周「財」作「軒」。
  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集解〕王肅曰:「謙言竊仁者之名。」
  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集解〕王肅曰:「身父母之有。」〔索隱〕家語作「無以有己為人子者」。
  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索隱〕家語作「無以惡己為人臣者」。王肅雲:「言聽則仕,不用則去,保身全行,臣之節也。」
  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彊,陵轢中國;齊大而近於魯。魯小弱,附於楚則晉怒;附於晉則楚來伐;不備於齊,齊師侵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正義〕百里奚也。
  爵之大夫,起累絏之中,〔索隱〕家語無此一句。孟子以為「不然」之言也。
  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正義〕郈音後。括地志雲:「鬥雞台二所,相去十五步,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三裡魯城中。左傳昭二十五年,季氏與郈昭伯鬥雞,季氏芥雞翼,郈氏為金距之處。」
  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齊處昭公乾侯。〔正義〕相州成安縣東南三十裡斥丘故城,本春秋時乾侯之邑。
  其後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集解〕周氏曰:「孔子在齊,聞習韶樂之盛美,故忘於肉味也。」〔索隱〕按論語,子語魯太師樂,非齊太師也。又「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無「學之」文。今此合論語齊、魯兩文而為此言,恐失事實。
  齊人稱之。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集解〕孔安國曰:「當此之時,陳恆制齊,君不君,臣不臣,故以此對也。」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集解〕孔安國曰:「言將危也。陳氏果滅齊。」
  他日又複問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節財。」景公說,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索隱〕此說出晏子及墨子,其文微異。
  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索隱〕息者,生也。言上古大賢生則有禮樂,至周室微而始缺有間也。
  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後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索隱〕劉氏奉音扶用反,非也。今奉音如字,謂奉待孔子如魯季氏之職,故下文雲「以季孟之間待之」也。
  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集解〕孔安國曰:「魯三卿,季氏為上卿,最貴;孟氏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間也。」
  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