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
秦本紀(6) |
|
昭襄王元年,嚴君疾為相。〔正義〕蓋封蜀郡嚴道縣,因號嚴君。疾,名也。 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見。〔正義〕彗,似歲反,又先到反。 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集解〕徐廣曰:「迎婦於楚者。」 悼武王后出歸魏。三年,王冠。與楚王會黃棘,〔正義〕棘,紀力反。蓋在房、襄二州也。 與楚上庸。〔集解〕地理志漢中有上庸縣。〔正義〕括地志雲:「上庸,今房州竹山縣及金州是也。」 四年,取蒲阪。〔正義〕括地志雲:「蒲阪故城在蒲州河東縣南二裡,即堯舜所都也。」 彗星見。五年,魏王來朝應亭,集解徐廣曰:「魏世家雲會臨晉。」〔正義〕應音乙陵反。 複與魏蒲阪。六年,蜀侯煇反,〔索隱〕煇音暉。華陽國志曰:「秦封王子煇為蜀侯。蜀侯祭,歸胙於王,後母疾之,加毒以進,王大怒,使司馬錯賜煇劍。」此煇不同也。 司馬錯定蜀。庶長奐伐楚,斬首二萬。涇陽君〔索隱〕名市。 質於齊。日食,晝晦。七年,拔新城。〔正義〕楚世家雲:「懷王二十九年,秦複伐楚,大破楚軍,楚軍死二萬,殺我將軍景缺。」年表雲:「秦敗我襄城,殺景缺。」括地志雲:「許州襄城縣即古新城縣也。」按世家、年表,則「新」字誤作「襄」字。 醿裡子卒。八年,使將軍羋戎攻楚,取新市。〔集解〕晉地記曰:「江夏有新市縣。」 齊使章子,魏使公孫喜,韓使暴鳶〔索隱〕韓將姓名。 共攻楚方城,取唐眛。趙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齊。魏公子勁、韓公子長為諸侯。〔索隱〕別封之邑,比之諸侯,猶商君、趙長安君然。 九年,孟嘗君薛文來相秦。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快。十年,楚懷王入朝秦,秦留之。薛文以金受免。〔正義〕金受,秦丞相姓名。免,奪其丞相。 樓緩為丞相。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正義〕蓋中山此時屬趙,故雲五國也。 至鹽氏而還。〔集解〕徐廣曰:「鹽,一作『監』。」〔正義〕括地志雲:「鹽故城一名司鹽城,在蒲州安邑縣。」按:掌鹽池之官,因稱氏。 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正義〕年表雲:「秦與魏封陵,與韓武遂以和。」按:河外陝、虢、曲沃等地。封陵在古蒲阪縣西南河曲之中。武遂,近平陽地也。 彗星見。楚懷王走之趙,趙不受,還之秦,即死,歸葬。十二年,樓緩免,穰侯〔正義〕括地志雲:「穰,鄧州所理縣,即古穰侯國。」 魏厓為相。予楚粟五萬石。 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集解〕地理志魏郡有武始縣。〔正義〕括地志雲:「武始故城在洛州武始縣西南十裡。」 左更白起攻新城。〔正義〕白起傳雲:「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括地志雲:「洛州伊闕縣本是漢新城縣,隋文帝改為伊闕,在洛州南七十裡。」 五大夫禮出亡奔魏。任鄙為漢中守。集解漢書百官表曰:「郡守,秦官。」 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正義括地志雲:「伊闕在洛州南十九裡。注水經雲『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曆其間,故謂之伊闕』。」按:今洛南猶謂之龍門也。 斬首二十四萬,虜公孫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正義〕垣音袁。前秦取蒲阪,複以蒲阪與魏,魏以為垣。今又取魏垣,複與之,後秦以為蒲阪皮氏。 複予之。攻楚,取宛。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集解〕地理志河內有軹縣,南陽有鄧縣。〔正義〕括地志雲:「故軹城在懷州濟源縣東南十三裡,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裡,並六國時魏邑也。」按:二城相連,故雲及也。 厓免,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鄧,〔索隱〕悝號高陵君,初封於彭,昭襄王弟也。 魏厓陶,為諸侯。十七年,城陽君〔正義〕括地志雲:「濮州雷澤縣本漢郕陽縣,古郕伯姬姓之國,周武王封弟季載於郕,其後遷城之陽也。」 入朝,及東周君來朝。秦以垣為蒲阪、皮氏。〔索隱〕「為」當為「易」,蓋字訛也。〔正義〕蒲阪,今河東縣也。皮氏故城在絳州龍門縣西一裡八十步。 王之宜陽。十八年,錯攻垣、〔正義〕蓋蒲阪、皮氏又歸魏,魏複以為垣,今重攻取之也。 河雍,決橋取之。〔集解〕徐廣曰:「汲塚紀年雲魏哀王二十四年,改宜陽曰河雍,改向曰高平。向在軹之西。」 十九年,王為西帝,齊為東帝,皆複去之。呂禮來自歸。齊破宋,宋王在魏,死溫。任鄙卒。二十年,〔集解〕徐廣曰:「秦地有父馬生駒。」 王之漢中,又之上郡、北河。二十一年,〔集解〕徐廣曰:「有牡馬生牛而死。」 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涇陽君封宛。二十二年,蒙武伐齊。河東為九縣。與楚王會宛。與趙王會中陽。〔集解〕地理志西河有中陽縣。 二十三年,尉斯離〔索隱〕尉,秦官。斯離,其姓名。〔正義〕尉,都尉。斯離,名也。 與三晉、燕伐齊,破之濟西。王與魏王會宜陽,與韓王會新城。二十四年,與楚王會鄢,〔正義〕鄢,於建反,又音偃。括地志雲:「故偃城在襄州安養縣北三裡,古郾子之國也。」 又會穰。秦取魏安城,集解地理志汝南有安城縣。〔正義〕括地志雲:「安城在豫州汝陽縣東南十七裡。」 至大樑,燕、趙救之,秦軍去。魏厓免相。二十五年,拔趙二城。與韓王會新城,與魏王會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厓複相。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正義〕南陽及上遷之穰,皆今鄧州也。 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正義〕括地志雲:「光狼故城在今澤州高平縣西二十裡。」 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正義〕今黔府也。 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正義〕鄢鄧二城並在襄州。 赦罪人遷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正義〕括地志雲:「郢城在荊州江陵縣東北六裡,楚平王築都之地也。」 楚王走。周君來。王與楚王會襄陵。〔集解〕地理志河東有襄陵縣。〔正義〕括地志雲:「襄陵在晉州臨汾縣東南三十五裡。闞駰十三州志雲襄陵,晉大夫犨邑也。」 白起為武安君。〔正義〕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故城在州武安縣西南五十裡。七國時趙邑,即趙奢救閼與處也。 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正義〕華陽國志張若為蜀中郡守。括地志雲:「巫郡在夔州東百里。」 及江南為黔中郡。〔正義〕括地志雲:「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縣西二十裡。江南,今黔府亦其地也。」 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兩城。楚人反我江南。〔正義〕黔中郡反歸楚。 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樑,破暴鳶,斬首四萬,鳶走,魏入三縣請和。三十三年,客卿胡攻魏卷、〔集解〕地理志河南有卷縣。〔正義〕卷音丘袁反。括地志雲:「故卷城在鄭州原武縣西北七裡,即衡雍也。」 蔡陽、長社,取之。〔集解〕地理志潁川有長社縣。〔正義〕括地志雲:「蔡陽,今豫州上蔡水之陽,古城在豫州北七十裡。長社故城在許州長社縣西一裡。皆魏邑也。」 擊芒卯華陽,破之,〔集解〕司馬彪曰:「華陽,亭名,在密縣。」〔索隱〕芒卯,魏將。譙周雲孟卯也。〔正義〕括地志雲:「故華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裡。國語雲史伯對鄭桓公,虢、鄶十邑,華其一也。華陽即此城也。」按:是時韓、趙聚兵於華陽攻秦,即此矣。 斬首十五萬。魏入南陽以和。〔集解〕徐廣曰:「河內修武,古曰南陽,秦始皇更名河內,屬魏地。荊州之南陽郡,本屬韓地。」〔正義〕括地志雲:「懷獲嘉縣即古之南陽。杜預雲在晉州山南河北,故曰南陽。秦破芒卯軍,斬首十五萬,魏入南陽以和。」 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地為一郡,南陽免臣遷居之。三十五年,佐韓、魏、楚伐燕。初置南陽郡。〔正義〕今鄧州也。前已屬秦,秦置南陽郡,在漢水之北。釋名雲:「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焉。」張衡南都賦雲:「陪京之南,居漢之陽。」 三十六年,客卿灶攻齊,取剛、壽,〔正義〕括地志雲:「故剛城在兗州龔丘縣界。壽,鄆州之縣。」 予穰侯。三十八年,中更胡攻趙閼與,〔集解〕孟康曰:「音焉與,邑名,在上黨涅縣西。」〔正義〕閼,於達反。與音預。閼與聚城一名烏蘇城,在潞州銅鞮縣西北二十裡,趙奢破秦軍處。又儀州和順縣即古閼與城,亦雲趙奢破秦軍處。然儀州與潞州相近,二所未詳。又閼與山在洺州武安縣西南五十裡,趙奢拒秦軍於閼與,即山北也。按:閼與山在武安故城西南,又近武安故城,蓋儀州是所封故地。 不能取。四十年,悼太子死魏,歸葬芷陽。〔集解〕徐廣曰:「今霸陵。」〔正義〕括地志雲:「芷陽在雍州藍田縣西六裡。三秦記雲鹿原東有霸川之西阪,故芷陽也。」 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懷。〔集解〕徐廣曰:「邢丘在平皋。」駰案:韓詩外傳武王伐紂,到于邢丘,勒兵於甯,更名邢丘曰懷,甯曰修武。正義括地志雲:「平皋故城本邢丘邑,漢置平皋縣,在懷州武德縣東南二十裡。故懷城,周之懷邑,在懷州武陟縣西十一裡。」 四十二年,安國君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集解〕徐廣曰:「羋氏。」 葬芷陽酈山。〔正義〕酈,力知反,在雍州新豐縣南十四裡也。 九月,穰侯出之陶。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攻韓南,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賁〔正義〕音奔。五大夫,官。疑賁,名也。 攻韓,取十城。葉陽君〔集解〕一雲「華陽」。〔正義〕葉,書涉反。 悝出之國,未至而死。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党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集解〕司馬彪曰:「河南卷縣有垣雍城。」 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韓上黨。正月,兵罷,複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為蔡尉〔正義〕為,於偽反。蔡,姓;尉,名。 捐弗守,還斬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集解〕如淳曰;「嘗有爵而以罪奪爵,皆稱士伍。」〔正義〕括地志雲:「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即古密須國也。」 張唐攻鄭,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正義〕括地志雲:「臨汾故城在絳州正平縣東北二十五裡,即古臨汾縣城也。」按:汾城即此城是也。 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集解〕徐廣曰:「楚,一作『走』。」〔正義〕按:此時無楚軍,「走」字是也。 攻汾城,即從唐拔寧〔集解〕徐廣曰:「一作『曼』。此趙邑也。」 新中,〔正義〕唐,今晉州平陽,堯都也。括地志雲:「甯新中,七國時魏邑,秦昭襄王拔魏寧新中,更名安陽城,即今相州外城是也。」 寧新中更名安陽。〔集解〕徐廣曰:「魏郡有安陽縣。」〔正義〕今相州外城古安陽城。 初作河橋。〔正義〕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 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正義〕今河南府縣也。負黍亭在陽城縣西南三十五裡,本周邑,亦時屬韓也。 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西周君〔正義〕武公。 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正義〕器謂寶器。禹貢金九牧,鑄鼎於荊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餘八入於秦中。 周初亡。 五十三年,天下來賓。魏後,秦使摎伐魏,取吳城。〔集解〕徐廣曰:「在大陽。」〔正義〕括地志雲:「虞城故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裡虞山之上,亦名吳山,周武王封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吳城,即此城也。」 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於雍。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索隱〕名柱,五十三而立,立一年卒,葬壽陵。子莊襄王。 尊唐八子為唐太后,集解徐廣曰:「八子者,妾媵之號,姓唐。」〔正義〕孝文王之母也。先死,故尊之。晉灼雲:「除皇后,自昭儀以下,秩至百石,凡十四等。」漢書外戚傳雲:「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而合其葬於先王。〔正義〕以其母唐太后與昭王合葬。 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