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英吉利(1)


  英吉利在歐羅巴西北。清康熙三十七年置定海關,英人始來互市,然不能每歲至。雍正三年來粵東,所載皆黑鉛、番錢、羽緞、哆囉、嗶嘰諸物,未幾去。七年,始通市不絕。乾隆七年冬十一月,英巡船遭風,飄至廣東澳門,總督策楞令地方官給貲糧、修船舶遣之。二十年,來寧波互市。時英商船收定海港,運貨寧波,逾年遂增數舶。旋禁不許入浙,並禁絲斤出洋。二十四年,英商喀喇生、通事洪任輝欲赴寧波開港。既不得請,自海道入天津,仍乞通市寧波,並訐粵海關陋弊。七月,命福州將軍來粵按驗,得其與徽商汪聖儀交結狀,治聖儀罪,而下洪任輝於獄。旋釋之。二十七年夏五月,英商啗囒等以禁止絲斤,其貨艱于成造,仍求通市。粵督蘇昌以聞,許之,然仍限每船隻許配買土絲五千斤,二蠶湖絲三千斤,至頭蠶湖絲及綢緞綾匹仍禁。

  五十八年,英國王雅治遣使臣馬戛爾尼等來朝貢,表請派人駐京,及通市浙江寧波、珠山、天津、廣東等地,並求減關稅,不許。六十年,複入貢,表陳「天朝大將軍前年督兵至的密,英國曾發兵應援」。的密即廓爾喀也。奏入,敕書賜賚如例。

  嘉慶七年春三月,英人窺澳門,以兵船六泊雞頸洋,粵督吉慶宣諭回國,至六月始去。十年春三月,英王雅治複遣其臣多林文附商船來粵獻方物。十三年秋九月,複謀襲澳門,以兵船護貨為詞,總督吳熊光屢諭使去,不聽,遂據澳,複以兵船闖入虎門,進泊黃埔。命剿辦絕市,褫熊光職,英人始于十月退師。明年春二月,增築澳門炮臺。夏五月,定廣東互市章程。十九年冬十一月,禁英人傳教。二十年春三月,申鴉片煙禁。

  二十一年夏六月,英國遣其臣加拉威禮來粵東投書,言英太子攝政已曆四年,感念純皇帝聖恩,遣使來獻方物,循乾隆五十八年貢道,由海洋舟山至天津赴都,懇總督先奏。時總督蔣攸銛方入朝,巡撫董教增權督篆,許其晉見,援督撫大吏見暹邏諸國貢使禮,加拉威禮不受,再三議相見儀,教增不得已許之。其日總督及將軍、兩副都統、海關監督畢坐節堂,陳儀衛,加拉威禮上謁,免冠致敬,通事為達意,教增離坐起立相問答,允為入告,加拉威禮徑出。比教增奏入,而貢使羅爾美都、副貢使馬禮遜乘貢舟五,已達天津。帝命戶部尚書和世泰、工部尚書蘇楞額往天津,率長蘆鹽政廣惠伴貢使來京,一日夜馳至圓明園,車路顛簸,又衣裝皆落後。詰朝,帝升殿受朝會,時正使已病,副使言衣車未至,無朝服不能成禮,和世泰懼獲譴,詭奏二貢使皆病,遂卻其貢不納,遣廣惠伴押使臣回粵。初英貢使齎表,帝覽表文,抗若敵體,又理藩院迓接不如儀,帝故疑其慢,絕不與通。羅爾美都等既出都,有以實入告者,帝始知非貢使罪,複降諭錫賚,追及良鄉,酌收貢物,仍賜國王珍玩數事,並敕諭國王歸咎使臣不遵禮節謝宴,英使怏怏去。七月,降革蘇楞額、和世泰、廣惠等有差。

  道光元年,複申鴉片煙禁。七年,廣東巡撫朱桂楨毀英商公局,以其侵佔民地也。十三年,英罷商公司。西洋市廣東者十余國皆散商,惟英有公司。公司與散商交惡,是年遂散公司,聽商自運,而第征其稅。明年,粵督盧坤誤聽洋商言,以英公司雖散,而粵中不可無理洋務之人,遂奏請飭英仍派遣公司大班來粵管理貿易。英王乃遣領事律勞卑來粵。尋代以義律。義律議在粵設審判署,理各洋交涉訟事,其貿易仍聽散商自理。

  十六年,定食鴉片煙罪。初,英自道光元年以後,私設貯煙大舶十餘隻,謂之「躉船」,又省城包買戶,謂之「窯口」。由窯口兌價銀于英館,由英館給票單至躉船取貨。有來往護艇,名曰「快蟹」,炮械畢具。太常寺卿許乃濟見銀輸出歲千余萬,奏請弛煙禁,令英商仍照藥材納稅,入關交行後,只許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以示限制。已報可,旋因疆臣奏請嚴販賣吸食罪名,加重至死,而私販私吸如故。十八年,鴻臚寺卿黃爵滋請嚴吸食罪,行保甲連坐之法,且謂其禍烈於洪水猛獸。疏上,下各督撫議,於是請禁者紛起。

  湖廣總督林則徐奏尤剴切,言:「鴉片不禁絕,則國日貧,民日弱,十餘年後,豈惟無可籌之餉,抑且無可用之兵。」帝深然其言,詔至京面授方略,以兵部尚書頒欽差大臣關防,赴粵東查辦。明年春正月,至粵東,與總督鄧廷楨會申煙禁,頒新律:以一年又六月為限,吸煙罪絞,販煙罪斬。時嚴捕煙犯,洋人泊零丁洋諸躉船將徙避,則徐諮水師提督各營分路扼守,令在洋躉船先繳煙方許開艙。又傳集十三行商人等,令諭各商估煙土存儲實數,並索歷年販煙之查頓、顛地二人,查頓遁走。義律讬故回澳門。及事亟,斷水陸餉道,義律乃使各商繳所存煙土,凡二萬二百八十三箱,則徐命悉焚之,而每箱償以茶葉五斤,複令各商具「永不售賣煙土」結。於是煙商失利,遂生觖望。

  義律恥見挫辱,乃鼓動國人,冀國王出干預。國王謀于上下議院,僉以此類貿易本幹中國例禁,其曲在我。遂有律土丹者,上書求禁,並請禁印度栽種。又有地爾窪,作鴉片罪過論,以為既壞中國風俗,又使中國猜忌英人,反礙商務。然自燒煙之信傳入外洋,茶絲日見翔踴,銀利日長,義律遂以為鴉片興衰,實關民生國計。

  時林則徐令各洋船先停洋面候查,必無攜帶鴉片者,始許入口開艙。各國商俱如命。獨義律抗不遵命,謂必俟其國王命定章程,方許貨船入口,而遞書請許其國貨船泊近澳門,不入黃埔。則徐嚴駁不許,又禁絕薪蔬食物入澳。義律率妻子去澳,寄居尖沙嘴貨船,乃潛招其國兵船二,又取貨船配以炮械,假索食,突攻九龍山。參將賴恩爵炮沈其雙桅船一,餘船留漢仔者亦為水師攻毀。義律求澳人轉圜,原遵新例,惟不肯即交毆斃村民之犯;又上書請毋逐尖沙嘴貨船,且俟其國王之命。水師提督關天培以不交犯,擲還其書。冬十月,天培擊敗英人,義律遁。十一月,罷英人互市,英貨船三十餘艘皆不得入。又搜捕偵探船,日數起。英商人人怨義律,義律不得已,複遣人投書乞恩,請仍回居澳門。林則徐以新奉旨難驟更,複嚴斥與之絕。而英貨船皆泊老萬山外洋不肯去,惟以厚利啗島濱亡命漁舟蜑艇致薪蔬,且以鴉片與之市。是月,廣東增嚴海防。

  二十年春正月,廣東遊擊馬辰焚運煙濟英匪船二十餘。夏五月,林則徐複遣兵逐英人於磨刀洋。時義律先回國請益兵,其國遂命伯麥率兵船十餘及印度兵船二十餘來粵,泊金星門。則徐以火艘乘風潮往攻,英船避去。英人見粵防嚴,謀擾閩,敗於廈門。六月,攻定海,殺知縣姚懷祥等。事聞,特旨命兩江總督伊裡布為欽差大臣,赴浙督師。七月,則徐遣副將陳連升、遊擊馬辰,率船五艘攻英帥士密於磨刀洋。馬辰一艘先至,乘風攻之,炮破其船。

  八月,義律來天津要撫。時大學士琦善任直隸總督,義律以其國巴裡滿衙門照會中國宰相書,遣人詣大沽口上之,多所要索:一,索貨價;二,索廣州、廈門、福州、定海各港口為市埠;三,欲敵體平行;四,索犒軍費;五,不得以外洋販煙之船貽累岸商;六,欲盡裁洋商浮費。琦善力持撫議,旋宴其酋目二十余人,許陳奏。遂入都面陳撫事。乃頒欽差大臣關防,命琦善赴粵東查辦。是月,免浙江巡撫烏爾恭額,以失守海疆,又英人投書不受故也。義律既起椗,過山東,巡撫讬渾布具犒迎送,代義律奏事,謂義律恭順,且感皇上派欽差赴粵查辦恩。罷兩廣總督林則徐,上諭切責,以怡良暫署總督事。會義律南行過蘇,複潛赴鎮海。時伊裡布駐浙,接琦善議撫諮,遣家丁張喜赴英船犒師。英水師統領伯麥踞定海數月,聞撫事定,聽洋艘四出遊弈。至余姚,有土人誘其五桅船入攔淺灘,獲黑白洋人數十。伊裡布聞之,飛檄余姚縣設供張,委員護入粵。

  冬十月,琦善抵廣州,尋授兩廣總督。義律請撤沿海諸防。虎門為廣州水道咽喉,水師提督駐焉。其外大角、沙角二炮臺,燒煙後,益增戍守。師船、火船及蜑艇、扒龍、快蟹,悉列口門內外,密佈橫檔暗椿,至是裁撤殆盡。義律遂日夜增船櫓,造攻具;首索煙價,繼求香港,且行文趣琦善速覆。十二月五日,突攻沙角炮臺,副將陳連升等兵不能支,遂陷,皆死之。英人又以火輪、三板赴三門口,焚我戰船十數艘,水師亦潰。英人乘勝攻大角炮臺,千總黎志安受傷,推炮落水,潰圍出,炮臺陷。英人悉取水中炮,分兵戍守,於是虎門危急。水師提督關天培、總兵李廷鈺、遊擊馬辰等守靖遠、威遠炮臺,僅兵數百,遣弁告急,不應。廷鈺至省泣求增兵,以固省城門戶。琦善恐妨撫議,不許。文武僚屬皆力請,始允遣兵五百。義律仍挾兵力索煙價及香港。二十一年春正月,琦善以香港許英,而未敢入奏,乃歸浙江英俘易定海。義律先遣人赴浙繳還定海,續請獻沙角、大角炮臺以易之。琦善與訂期會於蓮花城。義律出所定貿易章程,並給予香港全島,如澳門故事,皆私許之。

  既而琦善以義律來文入奏,帝怒不許。罷琦善並伊裡布,命宗室奕山為靖逆將軍,尚書隆文、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赴粵剿辦。時義律以香港已經琦善允給,遍諭居民,以香港為英屬埠。又牒大鵬營副將令撤營汛。粵撫怡良聞之,大駭,奏聞。帝大怒,合籍琦善家。遂下詔暴英人罪,促奕山等兼程進,會各路官兵進剿。尋以兩江總督裕謙為欽差大臣,赴浙視師。時定海、鎮海等處英船四出遊弈,裕謙遣兵節次焚剿,並誅其酋目一人。二月,英人犯虎門,水師提督關天培死之;乘勝薄烏湧,省城大震。十三日,參贊楊芳抵粵,各路官兵未集,而虎門內外舟師悉被毀。楊芳議以堵為剿,使總兵段永福率千兵扼守東勝寺,陸路總兵長春率千兵扼鳳凰岡水路。英人率師近逼,雖經鳳凰岡官兵擊退,仍乘潮深入,飛炮火箭並力注攻。會美領事以戰事礙各國商船進口,赴營請進埔開艙,兼為英人說和,謂英人繳還定海,惟求通商如舊,並出義律書,有「惟求照常貿易,如帶違禁物,即將貨船入官」之文。時定海師船亦至粵,楊芳欲藉此緩兵退敵,遂與怡良聯銜奏請。帝以其複踵請撫故轍,嚴旨切責不許。三月,詔林則徐會辦浙江軍務,尋複遣戍新疆。

  四月,奕山以楊芳、隆文等軍分路夜襲英人,不克。英人遂犯廣州城。不得已,仍議款。義律索煙價千二百萬。美商居間,許其半。議既定,奕山奏稱義律乞撫,求許照舊通商,永不售賣鴉片,將所償費六百萬改為追交商欠。撫議既定,英人以撤四方炮臺兵將擾佛山鎮,取道泥城,經蕭關、三元里,裡民憤起,號召各鄉壯勇,四面邀截,英兵死者二百余,殪其渠帥伯麥等。義律馳援,複被圍。亟遣人突出告急于廣州知府余葆純,葆純馳往解散,翼義律出圍登舟免。時三山村民亦擊殺英兵百餘。佛山義勇圍攻英民於龜岡炮臺,殲英兵數十,又擊破應援之杉板船。新安亦以火攻毀其大兵船一,餘船遁。義律牒總督示諭,眾始解散。

  義律受挫,久之,始變計入閩,攻廈門,再陷。複統兵攻定海,總兵葛雲飛等戰沒。裕謙以所部兵赴鎮海,方至,而英人自蛟門島來攻。時鎮海防兵僅四千,提督余步雲與總兵謝朝恩各領其半。步雲違裕謙節制,不戰先走。英遂據招寶山,俯攻鎮海,陷之。裕謙赴水死,謝朝恩亦戰歿。英人乘勝據寧波。八月,英人攻雞籠,為臺灣道姚瑩所敗。九月,命大學士宗室奕經為揚威將軍,侍郎文蔚、副都統特依順為參贊大臣,赴浙,以怡良為欽差大臣,赴閩,會辦軍務。二十二年春正月,大兵進次紹興,將軍、參贊定議同日分襲寧波、鎮海。豫泄師期,及戰,官軍多損失。是月,姚瑩覆敗英人于大安。二月,英人攻慈谿營,金華協副將朱貴及其子武生昭南、督糧官即用知縣顏履敬死之。是月,起用伊裡布。先是伊裡布解任,並逮其家人張喜入都遣戍。至是,浙撫劉韻琦請起用,報可。旋以耆英為杭州將軍,命臺灣設防。

  夏四月,英人犯乍浦,副都統長喜、同知韋逢甲等戰死。時伊裡布已來浙,即命家人張喜見英酋,告以撫事有成,令先退至大洋,即還所俘英人。英人如約,遂以收復乍浦奏聞。英人連陷寶山、上海,江南提督陳化成等死之,遂犯松江,陷鎮江,殺副都統海齡。淮揚鹽商懼甚,賂英師乞免。

  秋七月,犯江寧。英火輪兵船八十余艘溯江上,自觀音門至下關。時耆英方自浙啟行,伊裡布亦奉詔自浙馳至,遣張喜詣英船道意。英人要求各款:一,索煙價、商欠、兵費銀二千一百萬;一,索香港為市埠,並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一,英官與中國官用敵體禮;餘則劃抵關稅、釋放漢奸等款,末請鈐用國寶。會耆英至,按款稍駮詰。英突張紅旗,揚言今日如不定議,詰朝攻城,遂即夜覆書,一如所言。翼日,遣侍衛咸齡、布政司黃恩彤、寧紹台道鹿澤長往告各款已代請,俟批回即定約。奏上,許之。時耆英、伊裡布、牛鑒以將修好,遣張喜等約期相見。馬利遜請以本國平行禮見。耆英等遂詣英舟,與璞鼎查等用舉手加額禮訂約,複親具牛酒犒師,畫諾於靜海寺,是為白門條約。自此煙禁遂大開矣。而英猶以臺灣殺英俘,為總兵達洪阿、兵備道姚瑩罪來詰,不得已,罷之。

  十二月,以伊裡布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督辦通商事。二十三年夏,伊裡布卒,詔耆英往代。先許英廣州通市。初,英粵東互市章程,各國皆就彼掛號始輸稅。法人、美人皆言「我非英屬」,不肯從,遂許法、美二國互市皆如英例。

  二十四年,英人築福州烏石山,英領事官見浙閩總督劉韻珂,請立商埠,欲於會城內外自南台至烏石山造洋樓,阻之。值交還欠款,照江寧約,已付甲辰年銀二百五十萬,應將舟山、鼓浪嶼退還中國。英公使藉不許福州城內建樓事,不與交還。屢經辯論,始允退還鼓浪嶼,然執在彼建屋如故。

  福州既得請,遂冀入居廣州城。廣州民憤阻,揭帖議劫十三洋行,英酋逸去,入城之議遂不行。二十六年秋七月,英人還舟山。十二月,請與西藏定界通商,以非條約所載,不許。二十八年,英酋文翰複請入廣州城互市,總督徐廣縉拒之。越日,英舟闖入省河,廣縉單舸往諭,省河兩岸義勇呼聲震天。文翰請仍修舊好,不復言入城事。

  咸豐元年,文宗嗣位,英人以火輪船駛赴天津,稱來吊大行皇帝喪。直隸總督以聞,命卻之。三年,洪秀全陷江甯,英以輪船駛至江寧,迎入城,與通款,英人言:「不助官,亦不助洪。」四年,劉麗川據上海作亂。初,英人阻官軍進兵,江督怡良等詰之。既而英人欲變通貿易章程,聯法、美二國請于粵督葉名琛,不許,遂赴上海見蘇撫吉爾杭阿。九月,赴天津。帝命長蘆鹽政崇綸等與相見,拒其遣使駐京諸條,久之始去。

  六年秋九月,英人巴夏裡致書葉名琛,請循江寧舊約入城,不省。英人攻粵城,不克逞,複請釋甲入見,亦不許。冬十月,攻虎門橫檔各炮臺,又為廣州義勇所卻,乃馳告其國。於是簡其伯爵額爾金來華,擬由粵入都,先將火輪兵船分泊澳門、香港以俟。額爾金至粵,初謀入城,不可。與水師提督、領事等議款,牒粵中官吏,俟其複書定進止,名琛置不答。七年冬十二月,英人遂合法、美、俄攻城,城陷,執名琛去。因歸罪粵中官吏,上書大學士裕誠求達。裕誠覆書,令赴粵與新命粵督黃宗漢商辦,不省。

  八年夏四月,聯兵犯大沽,連陷前路炮臺。帝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師赴天津防剿,京師戒嚴。帝命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赴天津查辦,複起用耆英偕往。耆英至,往謁英使,不得見,擅自回京,賜自盡。英有裡國太者,嘉應州人也,世仰食外洋,隨英公使額爾金為行營參贊。聞桂良至,即持所定新議五十六條,要桂良允許,桂良辭之。津民憤,與英人鬥,擒裡國太將殺之。桂良、譚廷襄恐誤撫局,亟遣人釋裡國太,送回舟。時廷臣交章請罷撫議,以疆事棘,不得已,始命桂良等與定和約五十六款。六月,遣桂良、花沙納巡視江蘇,籌議諸國通商稅則。冬十月,定通商稅則。時英人以條約許增設長江海口商埠,欲先察看沿江形勢。定約後,即遣水師、領事以輪船入江,溯流至漢口,逾月而返。

  是年,議通商善後事。時各國來天津換約,均因桂良原議,改由北塘海口入。獨英船先抵天津海口,俄人繼之,突背前約,闖入大沽口。直隸總督恒福遣人持約往,令改道,不聽。九年夏五月,英船十餘艘駛至灘心。越日,豎紅旗挑戰,拽倒港口鐵鏁、鐵椿,遂逼炮臺,開炮轟擊。時僧格林沁防海口,開炮應之,沈毀其數船。英人複以步隊接戰,又敗之。十年夏六月,複犯天津海口,直隸提督樂善守北岸炮臺,拒戰,中炮死。時僧格林沁尚守南岸炮臺。詔罷兵議撫,乃自天津退軍張家灣,英遂乘勢陷天津。尋複遣僧格林沁進軍通州。帝仍命大學士桂良往天津議撫。桂良抵津,牒洋人商和局。英公使額爾金、參贊巴夏裡請增軍費及在天津通商,並請各國公使帶兵入京換約。桂良以聞,嚴旨拒絕,仍命僧格林沁等守通州。

  八月,英人犯通州,帝命怡親王載垣赴通議款。時桂良及軍機大臣穆蔭皆在,英使額爾金遣其參贊巴夏裡入城議和,請循天津原議,並約法使會商。翼日,宴於東獄廟。巴夏裡起曰:「今日之約,須面見大皇帝,以昭誠信。」又曰:「遠方慕義,欲觀光上國久矣,請以軍容入。」王憤其語不遜,密商僧格林沁,擒送京師,兵端複作。時帝適秋獮,自行在詔以恭親王奕訢為全權大臣,守京師,並詔南軍入援。時團防大臣、大學士周祖培,尚書陳孚恩等議籌辦團練城守事。恭親王、桂良駐城外,而英師已薄城下,焚圓明園。英人請開安定門入與恭親王面議和,乃約以次日定和議,而釋巴夏裡於獄,遣恒祺送歸。九月,和議成,增償兵費八百萬,並開天津商埠,複以廣東九龍司地與英人。是年,用裡國太幫辦稅務。

  十一年春二月,英人始立漢口、九江市埠,均設洋關。九月,總署因與英使卜魯士議暫訂長江通商章程十二款,納稅章程五款。是月,交還廣東省城。卜魯士始駐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