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樂制(2)


  丹陛清樂,用於宴饗進茶、進酒,臨雍賜茶亦用之。樂器均與中和清樂同。

  導迎樂、鐃歌樂,用於乘輿出入。鑾駕鹵簿則奏導迎樂,騎駕鹵簿則奏鐃歌之行幸樂,法駕鹵簿、大駕鹵簿則導迎樂間以鐃歌樂,惟大祀詣壇、廟則導迎樂、鐃歌樂設而不作。凡三大節進表及進實錄、聖訓、玉牒,又親耕、親蠶、授時、頒詔、殿試、送榜、迎吻,凡前導以禦仗出入者,皆奏導迎樂。鐃歌之樂有鹵簿樂,其部一,曰鐃歌鼓吹。有前部樂,其部一,曰前部大樂。亦曰大罕波。有行幸樂,其部三:曰鳴角,曰鐃歌大樂,曰鐃歌清樂。有凱旋樂,其部二:曰鐃歌,曰凱歌。鹵簿樂與前部大樂並列,亦曰金鼓鐃歌大樂,凡圜丘、祈谷、常雩,用大駕鹵簿,則前部大樂、鐃歌鼓吹、行幸樂三部並陳。方澤,用法駕鹵簿,則陳前部大樂、鐃歌鼓吹。太廟、社稷及各中祀,用法駕鹵簿,則陳鐃歌鼓吹。朝會用法駕鹵簿同。禦樓受俘,用法駕鹵簿,則陳金鼓鐃歌大樂。巡幸及大閱,用騎駕鹵簿,則陳鳴角鐃歌大樂、鐃歌清樂。凱旋郊勞,則奏鐃歌。回鑾振旅,則奏凱歌。

  導迎樂用戲竹二,管六,笛四,笙二,雲鑼二,導迎鼓一,拍板一。笙、笛同中和韶樂,戲竹、雲鑼、管、板同丹陛大樂。

  導迎鼓,制如大鼓而小,面徑二尺四分八釐,匡高一尺六寸二分。繪五采雲龍,腹施銅膽。旁施金鐶四,系黃絨紃。二人舁行,擊以朱槌。

  鐃歌鼓吹用龍鼓四十八,畫角二十四,大銅角八,小銅角八,金二,鉦四,笛十二,杖鼓四,拍板四。笛同中和韶樂,板同丹陛大樂。

  龍鼓,木匡冒革,面徑一尺五寸三分六釐,匡高六寸四分八釐。面匡繪飾金鐶俱如導迎鼓。鐶系黃絨紃,行則懸于項,陳則置於架。架攢竹三,貫以樞而搘之。

  畫角,木質,中虛腹廣,兩端銳。長五尺四寸六分一釐二豪,上下束以銅,中束以藤五就,髤以漆。以木哨入角端吹之,哨長七寸二分九釐。

  大銅角,一名大號,範銅為之,上下二截,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中為圓球。納上截於下截,用則引而伸之,通長三尺六寸七分二釐。

  小銅角,一名二號,範銅為之,上下二截。上截直,下截哆,各有圓球相銜,引納如大銅角,通長四尺一寸四釐。大角體巨聲下,小角體細聲高,不以長短論。

  金,範銅為之。面平,徑一尺四寸五分八釐,深二寸二分七釐五豪。旁穿二孔,結黃絨紃貫於木柄,提而擊之。

  鉦,範銅為之,形如槃。面平,口徑八寸六分四釐,深一寸二分九釐八豪,邊闊八分六釐四豪。穿六孔,兩兩相比,周以木匡,亦穿孔,以黃絨紃聯屬之。左右銅鐶二,系黃絨紃,懸于項而擊之。

  杖鼓,同丹陛大樂,惟面繪流雲,中為太極。

  前部大樂,用大銅角四,小銅角四,金口角四。大銅角、小銅角制同鐃歌鼓吹。

  金口角,舊名瑣㳠,木管,兩端金口,上弇下哆。管長九寸八分九釐。管上金口長二寸一分六釐,為壺盧形,加小銅槃二。管下金口長四寸八分六釐,刻管如竹節相間,前七孔,後一孔,以蘆哨入管端吹之。

  鐃歌大樂,用金口角八,銅鼓二,銅點一,金一,鈸一,行鼓一。金口角同前部大樂,金同鐃歌鼓吹。

  銅鼓,範銅為之,形如金,面徑九寸七分二釐,中隆起八分一釐,徑二寸六分七釐三豪。邊穿孔二,以黃絨紃懸而擊之。

  銅點,制如銅鼓而小。

  鈸,範銅為之,面徑六寸四分八釐,中隆起一寸二分九釐六豪,徑三寸二分四釐。穿孔貫紃,左右合擊以和樂。

  行鼓,一名紘羅鼓。木匡冒革,上大下小,面匡繪飾如龍鼓。金鐶四,貫以黃絨紃。行則跨于馬上,陳則置於架。

  鐃歌清樂,用雲鑼二,笛二,平笛二,管二,笙二,金一,鈸一,銅點一,行鼓一。笛、笙同中和韶樂,雲鑼、管同丹陛大樂,金同鐃歌鼓吹,鈸、銅點、行鼓同鐃歌大樂。

  平笛,同中和韶樂,惟不加龍首尾。

  行幸樂,合鐃歌大樂、鐃歌清樂之數,益以大銅角八,小銅角八,蒙古角二。大銅角、小銅角同鐃歌鼓吹。

  蒙古角,一名蒙古號,木質,中虛末哆,上下二截。角有雌雄二制,雄角上口內徑三分四釐五豪,雌角上口內徑二分八釐五豪,皆于管端施銅口,以角哨納入吹之。雄者聲濁,雌者聲清。

  鐃歌用大銅角四,小銅角四,金口角八,金四,鑼二,銅鼓二,鐃四,鈸四,小和鈸二,花匡鼓四,得勝鼓四,海笛四,雲鑼四,簫六,笛六,管六,篪六,笙六。大銅角、小銅角、金同鐃歌鼓吹,金口角同前部大樂,銅鼓、鈸同鐃歌大樂,簫、笛、篪、笙同中和韶樂,雲鑼、管同丹陛大樂。

  鑼,制同銅鼓而厚,聲較銅鼓低小。

  鐃,範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小和鈸,制與鈸同,面徑七寸九分。中隆起,穿孔貫紃,均與鈸同。

  花匡鼓,即腰鼓,木匡冒革,面徑一尺五寸二分,匡高一尺六寸,繪花文。座以檀,四柱交趺,以銅鐶懸鼓而擊之。

  得勝鼓,木匡冒革,面徑一尺六寸一分,匡高五寸八分,繪雲龍。座為四柱,懸鼓於上而擊之。

  海笛,制如金口角而小,通長九寸五分。

  凱歌用雲鑼四,方響八,鈸二,大和鈸二,星二,銅點二,鐋二,簫四,笛四,管十二,笙四,杖鼓二,拍板二。簫、笛、笙同中和韶樂,雲鑼、管、杖鼓同丹陛大樂,鈸、銅點同鐃歌大樂。

  方響,制同丹陛大樂,分用其八,人各一枚,擎而擊之。

  大和鈸,制與鈸同,面徑一尺一寸八分。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星,範銅為之,口徑一寸八分,深一寸。中隆起,各穿圓孔,貫以紃,左右合擊。

  鐋,範銅為之,面徑二寸七分,口徑三寸一分五釐,深六分。穿孔貫紃,擊以木片。

  拍板三片,束其二,以一拍之。

  禾辭桑歌樂,親耕、親桑用之。親耕用金六,鼓六,簫六,笛六,笙六,拍板六。親桑用金二,鼓二,簫、笛、笙各六,拍板二。簫、笛、笙同中和韶樂,板同丹陛大樂。

  金制同鐃歌鼓吹而微小。槌用黃韋,瓜形,柄髤朱。

  鼓,制如龍鼓而微小,懸于項擊之。

  慶神歡樂,凡群祀用之。其器雲鑼二,管二,笛二,笙一,鼓一,拍板一,惟祀先蠶及關帝、文昌則加隆焉。笛、笙、鼓同中和韶樂,雲鑼、管、板同丹陛大樂。

  宴樂凡九:一曰隊舞樂,一曰瓦爾喀部樂,一曰朝鮮樂,一曰蒙古樂,一曰回部樂,一曰番子樂,一曰廓爾喀部樂,一曰緬甸國樂,一曰安南國樂。

  隊舞有三:一曰慶隆舞,凡殿廷朝會宮中慶賀宴饗皆用之;一曰世德舞,宴宗室用之;一曰德勝舞,凱旋筵宴用之。三舞同制,皆舞而節以樂。其器用箏一,奚琴一,琵琶三,三弦三,節十六,拍十六。

  箏,似瑟而小,刳桐為質,通長四尺七寸三分八釐五豪。十四弦,弦皆五十四綸,各隨宮調設柱。底孔二。前方,後上圓下平,通體髤金,四邊繪金夔龍。梁及尾邊用紫檀,弦孔以象牙為飾。

  奚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長與柄等。背圓中凹,覆以板。槽端設圓柱,施皮扣以結弦。龍頭下唇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軋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