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塔什幹傳


  塔什幹,在喀什噶爾西北一千三百里。漢為康居、大宛地,唐之石國也。居平原,有城郭。人民奉回教。與哈薩克同以三和卓分轄其眾:曰莫爾多薩木什,曰沙達,曰吐爾占。舊為準噶爾羈屬。莫爾多薩木什者,哈薩克所置和卓也。吐爾占逐之,與哈薩克構兵。乾隆二十三年,參贊大臣富德追捕哈薩克沙喇至其地,遣使往撫,軍於莽格特城外待之。時吐爾占方與哈薩克戰河上,因諭以睦鄰守土之義,皆感悟釋兵,和好如初。乃遣其屬默尼雅斯奉表求內屬,曰:「臣莫爾多薩木什恭奉諭音,若開瞽昧。蠢茲邊末,敢備外藩,罔或有二心。謹以准孽額什木劄布獻之闕下。外臣草莽,冀瞻聖容,躬服彝訓,同歸怙冒,永永無極。」額什木劄布者,阿睦爾撒納兄子也。帝宥而遣之。吐爾占亦貢馬稱臣,遣子入覲。塔什幹至是自通於中國,列藩臣焉。嘉慶中,塔什幹附浩罕,為浩罕八城之一。同治三年,俄人以伐浩罕之師奪塔什幹,開錫爾達利亞省,於是塔什幹部遂亡。塔什幹居納林河流域之中樞,扼中亞細亞通道。納林河今又名錫爾河,西北流入鹹海。由塔什幹西南行,逾錫爾河至薩馬爾罕,又逾阿母河,分入印度、波斯。北出屙倫不爾厄,越烏拉山脈達歐俄,而東行可至伊犁河以通中國,故俄人置土耳其斯坦總督駐之。塔什幹山泉暢流,其乞爾乞河、卡拉蘇河、安噶連河皆發源雪山,灌溉農田,地宜五穀,故人民常有餘糧。樹木叢雜,多果木。宜蠶桑,而棉花產額尤钜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